仙授外傷見血主方

XIAN SHOU WAI SHANG JIAN XUE ZHU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熱 (1.2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脾經 19%
心經 17%
肺經 9%
胃經 9%
腎經 8%
心包經 5%
膀胱經 2%
膽經 2%
大腸經 2%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心包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仙授外傷見血主方中包含當歸尾,主要是為了活血止血、消腫生肌。

當歸尾為當歸的根部,藥性偏於溫燥,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生肌之效。外傷見血,多因血瘀凝滯,氣血運行不暢。當歸尾可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並能止血收斂,加速傷口癒合。此外,當歸尾還有消腫生肌的作用,可促進傷口組織再生,減輕疼痛。

因此,仙授外傷見血主方中加入當歸尾,能有效治療外傷出血,促進傷口癒合。

仙授外傷見血主方中加入川芎,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止血之效。外傷見血,往往伴隨疼痛,川芎能有效緩解疼痛,促進血液循環,幫助傷口癒合。
  2. 消腫散瘀: 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利於消腫散瘀,減輕外傷引起的腫脹和瘀血。

總之,川芎在仙授外傷見血主方中,發揮活血止痛、消腫散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外傷出血、疼痛等症狀。

《仙授外傷見血主方》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清熱涼血止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生津、止血的功效。對於外傷出血,尤其是熱毒蘊結、血熱妄行引起的出血,生地黃可起到清熱涼血、止血的作用,緩解症狀,促進創口癒合。
  2. 滋陰養血: 生地黃還能滋陰養血,補益血虛,對於外傷導致的失血過多,或伴隨氣血虧虛者,生地黃能起到補充氣血、增強體質的作用,有利於傷口的恢復。

仙授外傷見血主方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其兩方面的功效:

  1. 止血生肌: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其具有收斂止血、養血柔肝的作用。對於外傷出血,白芍能有效收斂止血,促進創口癒合,加速組織再生。
  2. 活血化瘀:白芍還能活血化瘀,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外傷症狀,能起到緩解疼痛、消腫止痛的作用。同時,活血化瘀也能促進創口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白芍在仙授外傷見血主方中,發揮着止血生肌、活血化瘀的雙重功效,對於治療外傷出血有顯著的效果。

仙授外傷見血主方中加入益母草,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活血止血: 益母草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消腫的功效。外傷見血,多因氣血瘀滯,脈絡破損,益母草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血腫消散,達到止血的目的。
  2. 消腫止痛: 益母草除了活血止血,還具有一定的消腫止痛作用。外傷後,局部組織往往會出現腫痛,益母草可消散瘀血,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疼痛。

綜上所述,益母草在仙授外傷見血主方中,發揮著活血止血、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外傷的快速恢復。

仙授外傷見血主方中包含藁本,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止血功效: 藁本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具有活血止血之效。其揮發油中的藁本內酯能促進血液凝固,有效止住外傷出血。
  2. 消腫止痛: 藁本亦有消腫止痛之功,可緩解外傷引起的腫痛症狀,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藁本在仙授外傷見血主方中發揮着重要的止血、消腫止痛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外傷出血的功效。

仙授外傷見血主方中包含乳香,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乳香性溫,味辛,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清除瘀血,加速傷口癒合。
  2. 消腫止痛:乳香能抑制炎症反應,減輕傷口腫脹和疼痛,並具有抗菌作用,可防止傷口感染。

因此,乳香在仙授外傷見血主方中,發揮著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治療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等症。

仙授外傷見血主方中包含沒藥,主要原因有二:

一、活血止血:沒藥性溫,味苦,歸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生肌的功效。對於外傷出血,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凝血,達到止血的目的。

二、消腫生肌:沒藥亦可消腫生肌,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外傷引起的紅腫、疼痛等症狀,可起到緩解作用,加速傷口修復。

總而言之,沒藥在仙授外傷見血主方中,以其活血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成為治療外傷出血的重要藥物。

仙授外傷見血主方中包含續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續斷具有活血止血、接骨續筋之功效。 方劑主治外傷出血,續斷能促進血液凝固,並有助於傷口癒合,起到止血消腫的作用。
  2. 續斷可改善骨折、筋骨損傷的癒合。 方劑中包含多味藥材,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等外傷,續斷能促進骨骼生長,修復受損的筋骨組織,加速傷口癒合。

綜上所述,續斷在仙授外傷見血主方中,扮演著活血止血、接骨續筋的角色,符合方劑整體的治療目標。

仙授外傷見血主方中包含蘇木,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活血化瘀: 蘇木味甘、酸,性涼,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對於外傷導致的瘀血腫痛,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
  2. 止血生肌: 蘇木亦具有止血生肌的功效,可收斂止血,促進傷口癒合。在治療外傷出血時,蘇木可輔助止血,並促進傷口組織再生,加快傷口恢復。

仙授外傷見血主方中包含白芷,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個作用:

  1. 活血止痛:白芷性溫,味辛,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外傷導致的皮肉損傷、瘀血腫痛,白芷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2. 生肌斂瘡:白芷亦具生肌斂瘡的作用,可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在治療外傷見血時,白芷能幫助傷口快速癒合,防止感染,加速康復。

仙授外傷見血主方中包含甘草,主要是因為甘草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緩解疼痛和消炎: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清熱解毒、緩解疼痛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外傷所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反應。
  2. 調和藥性:甘草是中藥裡常用的藥引,具有調和藥性、降低毒性的作用,可以與方劑中的其他藥物相互協調,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仙授外傷見血主方中加入甘草,可以起到緩解疼痛、消炎,以及調和藥性的作用,是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仙授外傷見血主方中加入生薑,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1. 解毒止痛:生薑味辛性溫,具有解毒止痛、散寒止嘔的功效。對於外傷引起的疼痛和炎症,生薑可以起到緩解的作用。尤其是在跌打損傷、骨折等情況下,生薑可以幫助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2. 活血化瘀:生薑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傷口癒合。

因此,在仙授外傷見血主方中加入生薑,可以發揮其解毒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進一步促進傷口的癒合。

主治功效


仙授外傷見血主方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組成:

  • 當歸
  • 川芎
  • 生地黃
  • 白芍
  • 益母草
  • 藁本
  • 乳香
  • 沒藥
  • 續斷
  • 蘇木
  • 白芷
  • 甘草
  • 生薑

主治:

外傷見血。根據古文記載,本方適用於各種外傷出血,並可根據不同部位的傷情,靈活加減用藥。

治療原理:

本方以活血化瘀、止血生肌為主要治療原則。

  1. 活血化瘀:
    • 當歸、川芎、蘇木:活血行氣,通絡止痛,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
    • 乳香、沒藥:活血定痛,消腫生肌,加速傷口癒合。
  2. 止血:
    • 益母草:化瘀止血,用於各種出血症。
    • 生地黃:滋陰清熱,涼血止血。
  3. 生肌修復:
    • 續斷:補肝腎,強筋骨,續筋接骨,促進骨折及軟組織損傷的修復。
    • 白芍:養血柔肝,緩急止痛,有助於肌肉組織的修復。
    • 白芷:祛風燥濕,消腫排膿,有助於傷口消炎和生肌。
    • 甘草:調和諸藥,益氣補中,有助於扶正祛邪,促進機體恢復。
    • 生薑:溫中散寒,和胃止嘔,增強藥效。

加減應用分析:

古文詳細記載了不同部位外傷的加減用藥方法,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 **頭部傷:**加升麻、肉桂、白芷、茯苓、白朮、香附、白附子、蒼耳子、牡蠣等,以升陽舉陷、活血通竅、祛風止痛、安神定志為主。
  • **眼部傷:**加木賊草、石決明、菊花、杏仁、地膚子等,以清肝明目、活血消腫為主。
  • **耳鼻頰唇舌傷:**加磁石、辛夷、鱉甲、獨活、細辛、升麻、秦艽、牛膝、石膏、黃芩等,以開竅聰耳、通鼻止痛、清熱解毒為主。
  • **肩喉胸乳脅腹傷:**加青皮、升麻、羌活、獨活、穀精草、桂枝、禹餘糧、川貝、柴胡、枳殼、百合、漏蘆、辰砂、茯神、遠志、金銀箔、覆盆子、木香、木瓜、扁豆、大茴、大黃、砂仁、白芥子、大腹皮、黃耆、鹿茸等,以疏肝理氣、活血止痛、化痰止咳、清心安神、溫中散寒、消食導滯、補氣固脫為主。
  • **背腰臀傷:**加香附、木香、羌活、木鱉子、杜仲、牛蒡子、破故紙、小茴、白芷、大茴、巴戟、白蠟、自然銅、桑白皮等,以溫腎壯陽、強筋壯骨、活血止痛、生肌斂瘡為主。
  • **四肢傷:**加牛膝、木瓜、苡仁、五加皮、檳榔、石斛、蘇梗、乾葛、防風、荊芥、連翹殼、赤芍等,以祛風除濕、活血通絡、舒筋止痛為主。
  • **通用加減:**根據病情需要,可加人參、麥冬、柴胡、丹皮、蘇梗、滑石、蒼朮、白朮、鉤藤、附子、黃耆等,以益氣養血、清熱解毒、利水滲濕、溫陽固脫、補氣扶正為主。

總結:

仙授外傷見血主方是一首針對外傷出血的有效方劑,其組方嚴謹,配伍精妙,以活血化瘀、止血生肌為主要治療原則,並能根據不同傷情靈活加減用藥,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特色。通過對古文的分析,我們可以深入理解其治療原理和臨床應用,為中醫外傷的治療提供有益的參考。

傳統服藥法


歸尾2錢,川芎2錢,地黃2錢,白芍2錢,益母草2錢,藁本2錢,乳香(炙)2錢5分,沒藥2錢5分,川續斷3錢,蘇木1錢5分,白芷1錢,甘草5分,生薑3片。
頭頂傷,加升麻1錢,肉桂2錢;頭骨沈陷,加白芷3錢;腦門腫痛,加茯苓、白朮各2錢;腦髓出,加香附2錢,白附子、蒼耳子、牡蠣各1錢;面青懶食,加柴胡、茯苓各1錢5分,陳皮8分,升麻、半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仙授外傷見血主方, 出處:《梅氏驗方新編、傷科》。 組成:歸尾2錢,川芎2錢,地黃2錢,白芍2錢,益母草2錢,藁本2錢,乳香(炙)2錢5分,沒藥2錢5分,川續斷3錢,蘇木1錢5分,白芷1錢,甘草5分,生薑3片。 主治:外傷見血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