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花丸

GE HUA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胃經 21%
肺經 16%
肝經 9%
大腸經 9%
膽經 5%
三焦經 5%
腎經 4%
心經 1%
膀胱經 0%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腎經
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葛花丸中包含葛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暑,生津止渴: 葛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之功效,可用於治療暑熱煩渴、口乾舌燥、中暑等症。
  2. 利水消腫,止咳化痰: 葛花還有利水消腫、止咳化痰的功效,可以治療水腫、咳嗽痰多等症。

葛花與其他藥材配伍,可發揮協同作用,加強療效,因此被應用於葛花丸中。

葛花丸中添加砂仁,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理氣健脾,增強藥效: 砂仁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葛花丸以葛花為主,具有解暑降溫、生津止渴的功效,加入砂仁能增強其健脾理氣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
  2. 緩解葛花寒涼之性: 葛花性寒,脾胃虛寒者服用易致腹瀉。砂仁性溫,可緩解葛花的寒涼之性,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大的刺激,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葛花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理氣止痛: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作用。葛花丸中常含有葛花、枳殼等理氣止痛藥物,而木香的加入可以加強理氣止痛的效果,並緩解因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2. 調和脾胃:木香除了理氣止痛外,還能健脾消食,促進消化吸收,對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腹脹便溏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葛花丸的組成中常含有健脾和胃的藥物,木香的加入可以更好地調和脾胃,提高藥效。

葛花丸中加入沉香,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理脾胃,增強藥力: 沉香性溫,入脾胃經,能行氣止痛,溫中散寒。葛花丸中加入沉香,可增強脾胃消化功能,提升藥效吸收,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2. 固本培元,提高療效: 沉香具有補腎納氣之功效,能固本培元,提高人體抵抗力。葛花丸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加入沉香可增強其扶正祛邪的作用,提高整體療效。

葛花丸中加入草荳蔻,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增強健脾化濕之效:葛花丸以葛花為主,善於清熱解暑、生津止渴。草荳蔻性溫,味辛,能溫中散寒、行氣化濕,與葛花相輔相成,更能增強健脾化濕之效,對於暑濕所致的脾胃不適、食慾不振等症狀有較佳療效。
  2. 緩解葛花寒涼之性:葛花性寒,長期服用可能引起脾胃虛寒。加入草荳蔻,其溫性可以中和葛花的寒性,避免其過寒傷脾,使藥性更為平和,更適合長期服用。

葛花丸方中包含蓽澄茄,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1. 溫中止痛: 蓽澄茄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可溫中散寒,止痛止瀉,對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良好療效。
  2. 行氣活血: 蓽澄茄具有行氣活血之效,能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對於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也有一定作用。

因此,葛花丸方中加入蓽澄茄,有助於溫中散寒、行氣活血,進一步提高其治療功效。

葛花丸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解鬱,助葛花升清降濁: 葛花性寒,善於清熱解暑,但其偏於上行,易致氣機鬱滯。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能理氣健脾,疏肝解鬱,與葛花相配,可協調氣機,使葛花清熱解暑之效更佳,避免寒涼之性過度損傷脾胃陽氣。

2. 燥濕化痰,增強療效: 葛花丸多用於治療暑濕傷脾,症狀包括頭昏腦脹、胸悶脘痞、食慾不振等。陳皮性燥,能燥濕化痰,健脾開胃,與葛花一同使用,能更有效地祛除暑濕,緩解脾胃不適,提高藥效。

葛花丸方劑中加入烏梅,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斂肺止咳: 葛花性寒,擅長清熱解毒,但其性偏涼,容易傷及脾胃。烏梅酸斂收澀,可緩解葛花寒涼之性,避免傷及脾胃,同時烏梅亦可斂肺止咳,與葛花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止咳化痰之效。
  2. 固澀止汗: 葛花丸主治熱病煩渴、口燥咽乾、汗出不止等症。烏梅酸斂收澀,能固澀止汗,與葛花共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止汗的效果,使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葛花丸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化痰:葛花丸以葛根、杏仁等清熱解表之品為主,而半夏性辛溫,具有燥濕化痰之功,可與葛根等藥材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清熱解表,並化解因濕邪停滯而引起的痰濕。
  2. 降逆止嘔:半夏善降氣逆,能止嘔吐,配合葛花丸中的其他藥物,可緩解因風寒感冒或外感暑濕引起的胸悶、氣促、噁心、嘔吐等症狀,提高療效。

葛花丸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止嘔:葛花性寒,善解暑熱,但容易導致脾胃虛寒,引起嘔吐。生薑性溫,可溫中散寒,和葛花相配,可中和其寒性,避免寒性過於強烈而引起嘔吐。
  2. 促進藥效:葛花丸主要用於治療暑熱所致的發熱、口渴、煩躁等症狀。生薑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藥力更易於到達病竈,提高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葛花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健脾:葛花丸主治濕熱蘊蒸所致的口渴、煩躁、小便不利等症狀。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可以幫助清除體內濕熱,促進水分代謝,緩解口渴、煩躁等症狀。

2. 協同葛花:葛花性寒,善於清熱解暑、利濕止渴。茯苓性平,能夠中和葛花的寒性,避免過寒傷脾,同時也提升了葛花的利濕效果,使藥效更加平和有效。

綜上所述,茯苓加入葛花丸中,不僅可以幫助利濕健脾,更能協同葛花清熱解暑,使藥效更佳。

葛花丸中加入枳實,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消食導滯:枳實味苦性寒,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消食導滯的功效。葛花丸常用於治療胸悶、腹脹、食積不化等症,枳實的加入可幫助緩解肝氣鬱結,促進脾胃消化功能,達到理氣消食的作用。

2. 協同葛花,增強療效:葛花性涼,善解酒毒,清熱解暑,而枳實則性寒,可助葛花清熱瀉火,消暑解毒。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解暑、理氣消食的功效,增強藥效,更能有效治療相關病症。

葛花丸方劑中加入葛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暑:葛粉性涼,味甘,具清熱解暑之效。葛花本身亦有清熱解毒之功,與葛粉相輔相成,加強方劑清熱解暑之效,適用於暑熱所致之煩躁、口渴、發熱等症狀。
  2. 健脾和胃:葛粉可健脾和胃,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慾不振、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葛花亦有健脾之效,兩者合用,可增強健脾和胃的效果。

因此,葛花丸方劑中加入葛粉,不僅可以增強清熱解暑之效,還可以兼顧健脾和胃,是十分合理的用藥配伍。

葛花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葛花性寒,而甘草性甘溫,二者搭配可調和藥性,避免寒涼過度,更適合脾胃虛弱者服用。甘草還有緩解葛花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如口乾舌燥等。
  2. 增強藥效:甘草味甘,能補脾益氣,與葛花合用,能更有效地達到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甘草還能促進葛花藥效的吸收和利用,提高療效。

主治功效


葛花丸:中醫經典方劑,清肺熱、利咽喉

葛花丸,是中醫中藥經典方劑之一,具有清肺熱、利咽喉的功效。其組成包括:

  • **葛花:**味甘、微寒,入肺經,具有清肺熱、生津止渴、利咽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肺熱津傷、口乾舌燥、咽喉腫痛、咳嗽等症狀。
  •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濕濁中阻、脘痞不飢、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腹瀉、腹部不適等症狀。
  •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 **沉香:**性溫、味苦,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寒邪犯胃、嘔吐清水、胃寒久呃、虛喘證、寒凝氣滯之胸腹脹痛、以溫中止嘔、治寒凝氣滯之大腸閉不通、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咳嗽、哮喘、胸悶、上熱下寒、氣逆喘息、大腸虛閉、小便氣淋、男子精冷以及脾腎久虛、水飲停積、上乘肺經之咳嗽短氣、腹脅脹滿、小便不利等症狀。
  • **草荳蔻:**具有芳香化濕、溫裡散寒、健脾胃、理氣行氣、降氣、燥濕等功效。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健脾益氣、芳香化濕、行氣止痛之功。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嘔吐腹瀉、脘腹脹滿、呃逆、痰飲、食積等症。
  • **蓽澄茄:**味苦辛、性寒,歸肝、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理氣行氣方面,陳皮能行氣、燥濕、化痰,常用於濕阻氣滯痰凝所致之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止咳化痰方面,陳皮能溫化寒痰,宣肺止咳,常用於濕痰咳嗽,寒痰咳嗽等。健脾胃方面,陳皮能行氣止痛、健脾和中,常用於脾胃氣滯證。消食化積方面,陳皮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常用於食積、消化不良等。燥濕方面,陳皮能燥濕化痰,理氣健脾,常用於胸中痰飲、脘痞腹脹、脾虛食少、嘔吐泄瀉等。活絡止痛方面,陳皮能活絡止痛,常用於脾胃氣滯較甚,脘腹脹痛較劇者。
  • **烏梅:**具有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固澀收斂是指烏梅能收斂腸道,有助於治療腹瀉和便祕;驅蟲殺蟲是指烏梅具有驅蟲殺蟲的功效,常被用於蛔厥腹痛和嘔吐的治療;生津止渴是指烏梅有生津解渴的功效,可改善口渴煩躁的症狀;止咳平喘是指烏梅有斂肺止咳的功效,可治療咳嗽、哮喘等症狀;止血是指烏梅有止血功效,可治療便血、尿血、崩漏等出血症狀;止瀉是指烏梅能收斂腸道,減少腸道運動,有助於治療腹瀉;止嘔是指烏梅能止嘔,可緩解口乾舌燥、喉嚨痛等症狀,亦可減少嘔吐。
  •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同時還可外用於治療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等。
  •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生薑可以單獨煎湯服用,也可以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具有廣泛的臨牀應用。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 **枳實:**性溫味酸苦,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之效。能行氣化痰消痞,破氣除滿止痛,清熱化痰、平喘止咳。富含橙皮苷、鉀、鈣、維生素C等,有收斂、止瀉、解毒、利尿之功。此外,枳實還具有消食化積、補氣功效,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與免疫力。
  • **葛粉:**味甘、性微寒,歸肺經。具有清肺熱利咽之功。肺熱津傷者,葛

傳統服藥法


葛花半兩,砂仁半兩,木香1兩,沈香1分,豆蔻1分,蓽澄茄1分,陳皮(去皮)1兩,烏梅14個,半夏21枚(湯泡7次,汁浸煮,曬乾,切作片,另用薑炒乾用),山果半兩,茯苓1分,枳實(去瓤,麩炒)1兩,葛粉末半兩,甘草(炙)1分。
醒酒,解毒,消痰。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
每服1丸,含化。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葛花丸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氣。

相關疾病


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葛花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五三。 組成: 葛花丸(《普濟方》卷二五三。)出處:《普濟方》卷二五三。組成:葛花半兩,砂仁半兩,木香1兩,沉香1分,豆蔻1分,蓽澄茄1分,陳皮(去皮)1兩,烏梅14個,半夏21枚(湯泡7次,汁浸煮,曬乾,切作片,另用薑炒乾用),山果半兩,茯苓1分,枳實(去瓤,麸炒)1兩,葛粉末半兩,甘草(炙)1分。主治:醒酒,解毒,消痰。 。 主治:醒酒,解毒,消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