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對於[五苓去桂加滑石散]中的肉桂成分,肉桂性味辛熱,具有溫腎壯陽、散寒止痛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腎陽不足、肢體冷痛等症狀。該方加入肉桂旨在增強溫腎散寒的作用。
五苓去桂加滑石散中添加滑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 滑石性滑潤,能利水滲濕,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有助於排除水腫。五苓去桂散本身具有利水滲濕功效,加入滑石更能加強此效用,更有效地解決水濕停滯所致的病症。
- 清熱解暑: 滑石性寒涼,能清熱解暑,對於暑熱所致的水腫、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五苓去桂散中去除桂枝,本身偏於清涼,加入滑石則更能增強其清熱解暑功效,更適合暑濕兼夾的病證。
五苓去桂加滑石散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燥濕: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燥濕、止瀉的功效。方中滑石性寒,利水滲濕,但容易傷脾胃。白朮能補脾胃之氣,防止滑石過度損傷脾陽,並有助於促進水濕的代謝。
- 固攝止瀉:白朮能固攝脾氣,防止水液外泄,與滑石配伍,既能利水滲濕,又能固脾止瀉,更有效地解決濕濁停滯、水瀉不止的症狀。
總而言之,白朮在五苓去桂加滑石散中發揮著健脾燥濕、固攝止瀉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提高方劑的療效。
五苓去桂加滑石散中包含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利水滲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五苓去桂加滑石散主要用於治療水濕停滯所致的證候,茯苓可以幫助利水滲濕,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達到改善水腫、腹脹等症狀的目的。
- 健脾益氣:茯苓還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可以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水濕更容易排出體外。五苓去桂加滑石散中加入茯苓,可以防止利水過度,損傷脾胃,維持脾胃功能的正常運作。
五苓去桂加滑石散方中加入澤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澤瀉性寒,味甘淡,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泄熱除煩的功效。方中去掉了桂枝,去掉了溫陽化氣的作用,因此需要澤瀉來協助利水滲濕,以排除體內水濕,減輕水腫。
- 健脾利濕:澤瀉亦可健脾利濕,對於脾虛濕困、水濕停滯所致的腹脹、小便不利等症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五苓去桂加滑石散的方義是健脾利濕,澤瀉的加入更能加強此功效,幫助脾胃運化水濕,改善水腫。
五苓去桂加滑石散中加入豬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溼: 豬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溼、除熱止渴之功效。方中去桂即去桂枝,意在避免溫陽之性,而豬苓則能協助茯苓、澤瀉等藥材,更好地發揮利水滲溼的作用,緩解水溼停滯所致的腹脹、水腫等症狀。
- 健脾益氣: 豬苓還具有一定的健脾益氣作用,可增強脾胃運化水溼的能力,避免因脾虛所致的水溼停滯。因此,加入豬苓能更全面地解決水溼停滯問題,提高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根據《保命歌括》的記載,我們可以分析「五苓去桂加滑石散」的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如下:
主治功效:
本方主要針對「小便閉,少腹滿有形」之症狀。此症狀明確指出病位在膀胱,表現為小便不暢、閉塞,同時伴隨小腹脹滿,且有可觸摸到的實質感,而非虛脹。
治療原理分析:
病機定位:《保命歌括》明確指出此病在膀胱。膀胱為貯藏和排泄小便的器官,小便不利或閉塞,多與膀胱氣化功能失常,水液運行障礙有關。
方劑組成與藥理作用:
- 五苓散去桂: 五苓散本具有利水滲濕,溫陽化氣之功。但此處去掉了肉桂,目的在於避免肉桂的溫熱之性,可能在此症中並非必要或反而會加重小便不利的情況。五苓散的主要組成:
- 白朮、茯苓: 健脾益氣,以助水液運化,茯苓更可利水滲濕。
- 澤瀉: 利水滲濕,導水下行,為利水之要藥。
- 豬苓: 利水滲濕,可助茯苓、澤瀉加強利水作用。
- 滑石: 利水通淋,清熱解暑,可清泄下焦濕熱,使膀胱氣化功能恢復正常,促進小便排出。
- 五苓散去桂: 五苓散本具有利水滲濕,溫陽化氣之功。但此處去掉了肉桂,目的在於避免肉桂的溫熱之性,可能在此症中並非必要或反而會加重小便不利的情況。五苓散的主要組成:
綜合分析:
- 本方通過五苓散中的白朮、茯苓、澤瀉、豬苓,利水滲濕,以恢復膀胱氣化功能,使水液運行暢通。
- 滑石的加入,一方面增強了利水通淋的效果,另一方面其性寒滑利,能夠清泄膀胱濕熱,有助於小便的順利排出。
- 此方去除了肉桂的溫陽之性,可能考量到病位在膀胱,且症狀為「少腹滿有形」,可能存在濕熱內蘊的情況,溫陽可能會加重濕熱。因此,本方以利水滲濕、清泄濕熱為主要治療原則。
總而言之,「五苓去桂加滑石散」針對小便閉,少腹脹滿有形之證,通過利水滲濕,清泄濕熱,以恢復膀胱氣化功能,促進小便通暢。
傳統服藥法
五苓散去桂(末)1兩,滑石(末)1兩。
上為細末。
每服2錢,用烏柏樹根皮煎湯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五苓去桂加滑石散, 出處:《保命歌括》卷二十四。 組成:五苓散去桂(末)1兩,滑石(末)1兩。 主治:小便閉,少腹脹滿有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