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丸

JI L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7%
肺經 18%
胃經 11%
腎經 9%
脾經 9%
膀胱經 8%
膽經 7%
心經 2%
心包經 2%
大腸經 2%
肝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脾經
膀胱經
膽經
心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蒺藜丸」

  • 石決明:平肝息風、清肝明目、利水消腫。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木賊:散風熱、發汗解表、退翳、止血、透疹。
  • 石膏: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
  • 覆盆子:收斂、固澀、補益肝腎。
  • 楮實:利水滲濕、健脾胃、清熱利尿、補氣、強筋骨、滋腎、清肝明目、健脾利水。
  • 蟬蛻:散風熱、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退翳、透疹、去風止痙。
  • 蔓荊子:發汗解表、散風熱、活絡止痛、清肝明目。
  • 車前子: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清肺化痰、降氣止咳、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
  •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 菊花: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
  • 旋覆花: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
  • 密蒙花:祛風除濕、活血化瘀、利尿消腫。
  • 龍膽草:清熱燥濕與清熱瀉火。

主治功效: 障翳:泛指影響視力的眼病,包括角膜混濁、白內障、青光眼等,皆可導致視力下降、視野狹窄、顏色辨識困難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蒺藜丸」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散風熱、發汗解表、退翳、止血、透疹、利水滲濕、健脾胃、清熱利尿、補氣、強筋骨、滋腎、清肝明目、健脾利水等功效。可治療障翳,包括角膜混濁、白內障、青光眼等眼病,有效改善視力。

傳統服藥法


蒺藜子1分,乾地黃1分,鹿茸(炙)10分,白斂8分,磁石10分(研),礬石(煉)10分,鐵精5分,桂心5分,續斷5分,巴戟天8分,芍藥8分,玄參8分,通草8分,升麻8分,牛膝8分,寄生8分,澤瀉7分,射乾8分,蓯蓉10分,海藻8分(如發者)。
上為細末,以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丸,漸增至20-30丸,飲送下,日2次。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石決明、川芎、白芷、防風、木賊、石膏、覆盆子、楮實、蟬蛻、蔓荊子、車前子、細辛、菊花、旋覆花、密蒙花、龍膽草等組成。石決明、川芎、白芷、防風、木賊、石膏、覆盆子、楮實、蟬蛻、蔓荊子、車前子、細辛、菊花、旋覆花、密蒙花均具有清熱明目、散風除翳的功效。龍膽草苦寒,善清肝膽之熱,可加強本方的清熱明目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結膜炎容易流眼淚夜盲失明視神經萎縮視神經炎慢性腎衰竭全身性水腫眼睛紅痛睪丸疼痛腫脹

相同名稱方劑


蒺藜丸, 出處:《急救仙方》卷三。 組成:石決明、川芎、白芷、防風、木賊、石膏、覆盆子、楮實(去殼,用米)、蟬蛻、蔓荊子、青箱子、車前子、細辛、菊花、旋覆花、蜜蒙花、龍膽草各等分。 主治:退諸障膜。主治:障翳。

蒺藜丸, 出處:《千金》卷二十三。 組成:蒺藜子1兩,大黃1兩,敗醬1分,桂心3分,人參3分,附子3分,薏苡仁3分,黃連3分,黃耆3分,雞骨3分,當歸3分,枳實3分,芍藥3分,通草3分。 主治:除熱。主治:婦人乳腫痛。

蒺藜丸, 出處:《聖惠》卷二十四。 組成:白蒺藜1兩(微炒,去刺),秦艽1兩(去苗),羌活半兩,苦參半兩(銼),黃芩半兩,赤茯苓1兩,細辛半兩,枳殼3分(麸炒微黃,去瓤),烏蛇3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主治:風瘙癢,生(疒咅)(疒畾)。

蒺藜丸, 出處:《外台》卷二十六引《古今錄驗》。 組成:蒺藜子1分,乾地黃1分,鹿茸(炙)10分,白斂8分,磁石10分(研),礬石(煉)10分,鐵精5分,桂心5分,續斷5分,巴戟天8分,芍藥8分,玄參8分,通草8分,升麻8分,牛膝8分,寄生8分,澤瀉7分,射乾8分,蓯蓉10分,海藻8分(如發者)。 主治:(疒頹)疝。

蒺藜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吉林、哈爾濱方)。 組成:桔梗7兩,蒺藜7兩,木賊7兩,羌活7兩,蟬蛻7兩,薄荷7兩,防風7兩,草決7兩,覆盆子7兩,當歸7兩,川芎7兩,白芍7兩,生地7兩,白芷7兩。 主治:平肝明目,退翳清熱。主治:肝旺腎虛,目生障翳,視物昏花,迎風流淚,羞明畏光,雀目青盲;瘀火上灼,目赤焮腫,胬肉脹痛,熱淚不止;白膜遮睛,血絲貫瞳,眼泡浮腫,瞳仁散大。

蒺藜丸, 出處:《三因》卷十四。 組成:白蒺藜(微炒,去刺)1兩,海藻(浸洗,去鹹)1兩,澤瀉1兩,茴香(炒)1兩半,桂心2兩,木通2兩,牛膝(銼,酒浸)2兩,五味子2兩,木香(煨)2兩,檳榔2兩,茯神(去木)3兩,人參3兩,遠志(水浸,去心,薑汁炒)3兩,川楝(去皮核,麸炒)4兩,桃仁(去皮尖,炒,别研)4兩,赤芍藥4兩,續斷4兩,山茱萸4兩,蓯蓉(酒浸)4兩,青皮4兩。 主治:囊核堅大,行動艱辛,發作牽連偏墜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