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平肝湯

QING RE PING GA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眼科臨症筆記》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0%
肝經 18%
脾經 17%
膀胱經 9%
肺經 9%
心經 7%
膽經 7%
腎經 4%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胃經
肝經
脾經
膀胱經
肺經
心經
膽經
腎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清熱平肝湯中加入葛花,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暑:葛花性涼,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之效。對於因熱邪上擾所致的頭昏腦脹、口渴煩躁等症狀,葛花能起到清熱降火、緩解不適的作用。
  2. 平肝熄風:葛花還具有平肝熄風的作用,能有效緩解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肢體麻木等症狀。清熱平肝湯中加入葛花,可以協同其他藥物,更好地達到清熱平肝、熄風止痙的效果。

清熱平肝湯中加入黃芩,主要是基於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黃芩味苦寒,入肺、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的作用。對於肝火上炎引起的頭暈目眩、煩躁不安、口苦咽乾、失眠多夢等症狀,黃芩能清熱瀉火,平肝熄風,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此外,黃芩還能清熱解毒,對於因肝火上炎引起的皮膚濕疹、瘡瘍等症狀也有幫助。因此,清熱平肝湯中加入黃芩,可有效地清熱平肝,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清熱平肝湯中加入梔子,是利用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梔子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可清泄肝膽實火,降肝火,平肝陽。

當肝火上炎,導致頭暈目眩、口苦咽乾、煩躁易怒、失眠多夢等症狀時,梔子可清熱降火,平息肝陽,緩解這些症狀。此外,梔子亦可涼血解毒,對於肝火引起的皮膚紅腫、瘡瘍等,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清熱平肝湯」方劑中加入麥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健脾,和胃降逆: 麥芽味甘,性涼,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和胃、降逆止嘔之功。肝火上炎常伴隨消化不良、胃氣上逆等症狀,麥芽可促進消化,緩解胃部不適,為清熱平肝提供良好的基礎。
  2. 疏肝解鬱,調和肝脾: 麥芽還能起到疏肝解鬱的作用,有助於緩解肝氣鬱結,促進肝氣疏泄,從而達到平肝的效果。同時,麥芽可調和肝脾,使肝脾協調運作,更好地發揮清熱平肝的功效。

清熱平肝湯中加入車前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利水滲濕,清熱解毒:車前子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之功效。對於肝火上炎引發的目赤腫痛、頭昏目眩等症狀,車前子能清熱利濕,促進體內濕熱排出,達到清肝明目之效。
  2. 清熱降火,平肝熄風:車前子兼具清熱降火之效,能緩解肝火亢盛所致的煩躁易怒、失眠多夢等症狀。同時,其平肝熄風作用,可以改善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目眩、肢體麻木等症狀,達到平肝熄風之效。

因此,清熱平肝湯中加入車前子,可以有效地清熱平肝、利水滲濕,達到治療肝火上炎之症的功效。

清熱平肝湯中加入神麴,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增強清熱瀉火之效: 神麴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消食化積、和胃止嘔。與其他清熱藥材配合,可增強清熱瀉火之效,並緩解因熱邪上擾所致的頭暈目眩、口苦咽乾等症狀。
  2. 緩解肝氣鬱結: 神麴可健脾胃,而脾胃健旺則可促進肝氣的疏泄,有助於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煩躁等症狀。此外,神麴還能調節氣機,使氣血運行通暢,進一步達到平肝的作用。

清熱平肝湯中加入鱉甲,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平肝熄風:鱉甲味甘鹹寒,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平肝熄風之效。對於肝經熱盛、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頭痛、耳鳴、失眠等症狀,鱉甲能有效清熱平肝,緩解症狀。
  2. 滋陰軟堅:鱉甲還具有滋陰軟堅的功效,能夠滋養肝陰,軟化肝硬化、肝腫大等病變,輔助治療肝病。

因此,清熱平肝湯中加入鱉甲,可以更好地達到清熱平肝、滋陰軟堅的功效,有效治療肝經熱盛、肝陽上亢等病症。

清熱平肝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養血活血,緩解肝鬱氣滯:當歸具有補血活血、養血潤燥的功效,能改善肝臟氣血運行,緩解肝鬱氣滯引起的頭痛、眩暈、胸悶等症狀。
  2. 滋陰養肝,協調陰陽:當歸性味甘溫,入心、肝、脾經,能滋陰養肝,調節肝陰虛火,與其他清熱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清熱平肝、滋陰養血的功效。

因此,清熱平肝湯中加入當歸,不僅能清熱平肝,更能滋陰養血,改善肝臟功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清熱平肝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肝陽上亢: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柔肝止痛、養血斂陰的作用。肝陽上亢會導致頭痛眩暈、煩躁易怒等症狀,白芍可通過滋陰降火,平抑肝陽,緩解肝陽上亢所致的症狀。
  2. 調和營衛:白芍可養血和營,而清熱平肝湯中其他藥材多屬清熱解毒之品,容易耗損氣血。白芍可起到調和氣血,防止藥性過寒,避免損傷正氣的作用,從而更好地達到清熱平肝的效果。

清熱平肝湯中加入茵陳蒿,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茵陳蒿味苦性寒,善於清熱利濕,可有效降低肝火,緩解因肝火上炎引起的頭暈目眩、口苦咽乾等症狀。
  2. 疏肝解鬱:茵陳蒿具備疏肝解鬱的功效,可調節肝氣鬱結,緩解肝氣不舒所致的胸悶脅痛、心煩易怒等症狀,有助於平肝降火。

總而言之,茵陳蒿的清熱利濕、疏肝解鬱作用,在清熱平肝湯中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清熱平肝、疏肝解鬱的效果。

清熱平肝湯中加入滑石,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利濕,瀉火通淋: 滑石性寒滑利,入膀胱經,能清熱利濕,瀉火通淋,對於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口苦咽乾、尿赤澀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功效: 滑石與清熱平肝湯中其他藥材如柴胡、黃芩、梔子等,共同發揮清熱瀉火、平肝熄風的作用,使藥效更加顯著,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清熱平肝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解毒的功效。清熱平肝湯中常有較為寒涼的藥物,加入甘草可以緩解其寒性,避免傷胃,使藥性更為平和,減少副作用。
  2. 增強療效: 甘草可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與清熱平肝湯中的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更有效地達到清熱平肝的效果。例如,甘草可增強黃芩的清熱解毒作用,以及柴胡的疏肝解鬱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清熱平肝湯」

中藥方劑「清熱平肝湯」,主要成分包括葛花、黃芩、梔子、麥芽、車前子、神麴、鱉甲、當歸、白芍、茵陳蒿、滑石、甘草。此方具有清熱利濕、退黃、清肝明目、滋陰補血、調經止痛等功效,主治黃疸性肝炎眼部症狀。

葛花:味甘、微寒,入肺經,具有清肺熱利咽之功。肺熱津傷者,葛花清肺熱、生津止渴,又能利咽止痛。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梔子: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麥芽:性甘、平,入脾、胃經,具有健脾胃、消食化積、行氣理氣、溫裡溫中、除煩等功效。

車前子:性寒涼,味甘。具有: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止咳化痰、降氣、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等功效。

神麴:性甘溫,入脾、胃二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

鱉甲: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茵陳蒿: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等傳統功效。

滑石:性寒味甘,歸肺經、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消暑的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清熱平肝湯」,主要成分是葛花、黃芩、梔子、麥芽、車前子、神麴、鱉甲、當歸、白芍、茵陳蒿、滑石、甘草,主治功效是黃疸性肝炎眼部症狀。此方具有清熱利濕、退黃、清肝明目、滋陰補血、調經止痛等功效,適用於黃疸性肝炎患者出現眼部症狀,如眼睛不疼痛、不發紅、眼球變黃、視力略微下降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慢性肝炎膽囊炎黃熱病黃疸小便顏色偏黃嘴裡發苦口乾口渴心情煩燥皮膚顏色發黃舌苔白膩

相同名稱方劑


清熱平肝湯, 出處:《眼科臨症筆記》。 組成:葛花5錢,黃芩3錢,梔子4錢,麥芽3錢(炒),車前子3錢(外包),神曲3錢(炒),鱉甲3錢,當歸3錢,白芍3錢,茵陳8錢,西滑石3錢,甘草1錢。 主治:目睛通黃症(黃疸性肝炎眼部症狀)。兩眼不疼不紅,目珠變黃色,視力稍減。

清熱平肝湯, 出處:《中醫原著選讀》引關幼波方。 組成:茵陳5錢,醋柴胡3錢,酒膽草3錢,小薊5錢,赤芍4錢,丹皮4錢,石見穿5錢,白礬1錢,鬱金3錢,澤蘭1錢半。 主治:清熱平肝,涼血解毒。主治:肝膽濕熱型:多見於遷延性慢性肝炎、脂肪肝或合併膽道感染,谷丙轉氨酶長期不降或膽固醇增高者。症見口乾口苦,兩脅持續作痛,小便黃赤,大便乾燥,身體日見增胖,胃腹作脹,有時煩躁,脈弦滑,舌苔白膩或黃厚,舌質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