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風氣散
TOU FENG Q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普濟方》卷一○三引《護命》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透風氣散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辛溫通竅,散寒止痛: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溫經止痛、通竅散寒之效。對於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風寒痺痛、鼻塞流涕、頭痛頭昏等症狀,細辛能溫散寒邪,通利鼻竅,緩解疼痛,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作用。
- 助其他藥物發揮效力: 細辛的辛散之性,可以促進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例如,透風氣散中常配伍羌活、獨活等藥物,細辛可以幫助這些藥物疏風散寒,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總之,細辛在透風氣散中起到了溫散寒邪、通利鼻竅、助其他藥物發揮效力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透風氣散中加入藿香,主要考量其兩大功效:
1. 祛風解表:藿香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之功,可解表散寒,對於風寒襲表所致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化濕解暑:藿香兼具化濕解暑之效,能驅除體內濕氣,並清熱解暑,對於暑濕之邪所致的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亦有改善作用。
綜上所述,藿香在透風氣散中,既能解表散寒,又能化濕解暑,可有效治療因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感冒、暑熱等病症。
透風氣散方中加入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止痛:全蠍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較強的祛風止痛功效。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痺痛、麻木等症狀,全蠍可以有效地驅散風寒濕邪,緩解疼痛。
- 通絡止痙:全蠍具有通經活絡、止痙功效。對於風邪入絡所致的肢體麻木、抽搐等症狀,全蠍可以疏通經絡,緩解痙攣,起到改善症狀的作用。
因此,透風氣散方中加入全蠍,可以更好地發揮其祛風止痛、通絡止痙的功效,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痺痛、麻木等症狀。
透風氣散中包含羌活,乃因其具有疏散風寒、祛風止痛之功效。羌活性溫,味辛,入肝、膀胱經,善於走竄,能驅散體表風寒,並直達經絡,解除風寒阻滯所致的疼痛。
方中以羌活配伍其他藥物,如防風、川芎等,共同發揮疏風解表、止痛止癢之效,適用於風寒襲表、頭痛鼻塞、肢體疼痛等症。
透風氣散中包含白花蛇,主要原因如下:
- 祛風止痛:白花蛇性溫,味甘,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痛、通絡活血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如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消腫解毒:白花蛇還具有消腫解毒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蛇蟲咬傷、跌打損傷等,配合透風氣散中的其他藥物,能有效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白花蛇的藥用價值,使其成為透風氣散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有助於提高藥方的整體療效。
透風氣散中包含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散風寒:獨活味辛性溫,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疏散外感風寒,改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透風氣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而獨活的疏風散寒作用正好可以解決風寒濕邪入侵導致的病症。
2. 通經活絡:獨活可以通經活絡,改善氣血運行,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經絡痺阻,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透風氣散中加入獨活,可以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疏風散寒、通經活絡的功效,達到治療風寒濕痹的效果。
透風氣散中包含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通經活絡: 附子性溫熱,入心、腎、膀胱經,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活絡之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症,附子可溫經散寒,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痺痛。
- 補益腎陽,強壯筋骨: 附子能溫補腎陽,提升陽氣,而腎主骨生髓,陽氣充沛則筋骨強健,更能有效抵禦風寒濕邪的侵襲,緩解痺痛。
因此,透風氣散中加入附子,可有效治療風寒溼邪引起的痺症,並起到強壯筋骨的作用。
透風氣散中包含天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止痙: 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息風、止痙的作用。透風氣散主治風寒濕邪侵襲,導致頭風、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而天麻的祛風止痙功效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起到疏通經絡、恢復氣血流通的作用。
- 補益肝腎: 天麻具有補益肝腎的功效,可改善因肝腎不足導致的頭暈眼花、肢體麻木等症狀。透風氣散中加入天麻,不僅可以祛風止痙,更能起到補益肝腎的作用,從根本上改善患者體質,預防疾病復發。
透風氣散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通經活絡,祛風止痛: 川牛膝性溫,入肝、腎經,具有通經活絡、祛風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川牛膝能有效地疏通經絡,驅散風寒濕邪,緩解疼痛。
- 引藥下行,滲濕利水: 川牛膝的藥性偏於下行,能引導藥力向下滲透,利水消腫。對於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關節腫脹,川牛膝能促進水液代謝,減輕腫脹,改善關節活動度。
透風氣散中包含海桐皮,主要原因在於其疏風止痛、祛風濕的功效。海桐皮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散寒解表、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筋骨痠痛等症狀,海桐皮能有效地驅散風寒濕邪,緩解疼痛,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止痛的效果。
此外,海桐皮還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對於一些伴有發熱、紅腫等症狀的風濕病患者,海桐皮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透風氣散中加入肉桂,主要原因有二:
- 溫經散寒,通痺止痛:透風氣散主治風寒濕痹,肢體麻木疼痛,肉桂性溫熱,入肝腎經,能溫經散寒,祛除風寒濕邪,緩解痺痛。
- 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肉桂亦有活血化瘀之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藥物吸收,進一步達到溫經散寒、通痺止痛之效。
故肉桂加入透風氣散,可發揮溫經散寒、通痺止痛、活血化瘀之效,促進疾病康復。
透風氣散中加入草豆蔻,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草豆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透風氣散多用於治療風寒濕痺,而草豆蔻的溫中散寒作用,能驅散寒邪,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痺痛。
- 健脾消食,化濕止瀉: 草豆蔻亦有健脾消食、化濕止瀉的功效。風寒濕痺常伴有脾胃虛弱,濕濁內停,草豆蔻能健脾開胃,化解濕濁,增強機體抵抗力,輔助治療風寒溼痺。
透風氣散中包含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燥濕化痰: 半夏性味辛溫,具有燥濕化痰之效,可祛除體內痰濕,改善風濕痹痛症狀。風濕痹痛常伴隨濕邪阻滯經絡,半夏可燥濕化痰,暢通經絡,有助於緩解疼痛。
- 降逆止嘔: 透風氣散主治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半夏具有一定降逆止嘔的作用,可緩解因風寒濕邪引起的胃氣上逆、嘔吐等不適,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透風氣散中含有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之效。其特殊的香氣可直接作用於大腦,改善神經系統功能,有助於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頭風、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 行氣止痛: 麝香入血分,能促進血液循環,打通經絡,驅散風寒濕邪,解除經絡阻滯,從而起到行氣止痛的作用。對於風濕痺痛、腰腿疼痛等症狀,麝香可以起到明顯的緩解作用。
因此,透風氣散中加入麝香,可發揮其開竅醒神、行氣止痛的功效,進一步增強方劑的治療效果。
透風氣散方中加入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疏風散寒:麻黃性溫,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散寒的功效,能有效驅散風寒之邪,解除肌表之寒凝,緩解風寒所致的鼻塞流涕、咳嗽痰多等症狀。
- 宣通鼻竅:麻黃能宣通肺氣,開泄鼻竅,對於因風寒阻滯鼻竅而引起的鼻塞不通、嗅覺減退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因此,麻黃在透風氣散中起到疏風散寒、宣通鼻竅的關鍵作用,為該方劑治療風寒犯肺、鼻塞不通等症狀提供了重要藥理依據。
透風氣散方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疏風解痙: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疏風解痙之效。對於風邪入絡,經脈痺阻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抽搐等症狀,能起到良好的緩解作用。
- 化痰止咳:白僵蠶亦能化痰止咳,對於風寒襲肺,痰濁壅塞所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亦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透風氣散方中加入白僵蠶,可有效治療風邪所致的痺證及痰濁壅塞之症,有助於改善患者的臨牀症狀。
主治功效
透風氣散
組成:
-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草荳蔻:芳香化濕、溫裡散寒、健脾胃、理氣行氣、降氣、燥濕。
- 牛膝: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
- 獨活: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
-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 海桐皮:驅蟲殺蟲、祛風除濕、溫筋活血、止痛、活血化瘀、化腐生肌、通經絡、散血。
- 藿香: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
- 白僵蠶: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 麝香: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
- 天麻: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
-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 全蠍:平肝息風、去風止痙、祛風除濕。
主治:
寒風侵襲,導致昏厥不省人事;中風時,唾液減少或完全沒有唾液。
功效:
散風寒、溫肺化痰,止咳平喘、祛風除濕、活血化瘀、利水消腫、平肝息風、活絡止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5g,一日3次。
禁忌:
孕婦、兒童、年老體弱者慎用。
注意事項:
- 本藥方含有麻黃,服用時應注意避免過量,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 本藥方含有附子,服用時應注意避免過量,以免引起中毒。
- 本藥方含有麝香,服用時應注意避免過量,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 服用本藥方期間,應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響藥效。
- 服用本藥方期間,應注意避免菸酒,以免影響藥效。
總結:
透風氣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散風寒、溫肺化痰、止咳平喘、祛風除濕、活血化瘀、利水消腫、平肝息風、活絡止痛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寒風侵襲,導致昏厥不省人事;中風時,唾液減少或完全沒有唾液。服用本藥方時,應注意避免過量,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傳統服藥法
細辛1分,藿香1分,乾蠍1分,羌活1分,白花蛇(酒浸一晝夜,非時用酒慢火上炙黃熟,去骨不用,只用肉)1分,獨活1分,附子(炮,去皮)1分,天麻1分,牛膝1分,海桐皮1分,官桂(去皮)1分,豆蔻1分,半夏4銖,麝香1銖,麻黃(去節)半兩,僵蠶3銖(去絲)。
上為細末,入麝香同研令勻。
每服4錢,空心濃煎薑湯調下,蓋衣被,汗出為妙;若無汗,只聞得病處如蟲行亦佳;若常服,每服1錢,薄薑湯調下,候風氣已退,覺上焦有熱,即宜吃調順正氣方。
寒風所中,悶倒不知人事,先吃分涎散取涎了,卻非時進此方。中風時涎少或無涎,只進此方亦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發散作用,孕婦及體質虛弱者慎用。
- 本方含有麻黃,有升高血壓的作用,高血壓患者慎用。
- 本方含有附子,有毒性,用量不宜過大。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透風氣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三引《護命》。 組成:細辛1分,藿香1分,乾蠍1分,羌活1分,白花蛇(酒浸1晝夜,非時用酒慢火上炙黃熟,去骨不用,隻用肉)1分,獨活1分,附子(炮,去皮)1分,天麻1分,牛膝1分,海桐皮1分,官桂(去皮)1分,豆蔻1分,半夏4铢,麝香1铢,麻黃(去節)半兩,僵蠶3铢(去絲)。 主治:寒風所中,悶倒不知人事;中風時,涎少或無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