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斷下丸

DA DUAN XIA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0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8%
心經 15%
腎經 15%
肝經 12%
大腸經 11%
胃經 11%
膽經 7%
肺經 7%
脾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胃經
膽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大斷下丸中加入附子,乃因其性溫熱,具有回陽救逆、溫腎壯陽之功效。

方中以附子溫腎壯陽,驅散寒邪,改善患者因寒邪阻滯經絡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畏寒等症狀,同時也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藥物吸收。

此外,附子與其他藥材配伍,可起到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例如,附子與肉桂、乾薑等藥物合用,可溫陽散寒,通經活絡,溫脾助運,使藥力更為有效。

大斷下丸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散寒邪,助藥力下降: 細辛味辛性溫,具有溫經散寒、通鼻竅的作用。大斷下丸屬於瀉下藥,服用後可能引起寒邪入侵,導致腹痛、腹瀉等症狀。加入細辛可以溫散寒邪,減少這些不良反應,並有助藥力下降,更順利地達到瀉下目的。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細辛與其他藥材配伍,能發揮協同作用。例如,細辛與大黃配伍,可增強大黃瀉下通便的功效,並減少其對腸胃的刺激。此外,細辛還可與其他溫性藥材相互配合,調節藥性,使藥效更加溫和。

大斷下丸中使用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功效。大斷下丸主要用於治療寒凝血瘀導致的痛經、經閉、腹痛等症,乾薑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助藥力: 乾薑能促進藥物吸收,增強藥效。大斷下丸中其他藥材如當歸、川芎等,性偏寒涼,加入乾薑可以起到溫陽助藥的作用,避免藥物寒性過重,導致脾胃受損。

因此,乾薑在[大斷下丸]中發揮着溫中散寒、助藥力的作用,使藥效更佳。

大斷下丸中加入高良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助藥力: 高良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消脹的功效。大斷下丸主要用於治療寒濕凝滯所致的腹痛、泄瀉等症,高良薑可以溫暖脾胃,促進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和發揮作用,增強藥效。
  2. 調和藥性: 大斷下丸中包含一些寒涼藥物,高良薑的溫性可以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性過於強烈,減輕藥物對胃腸的刺激,使藥物更易於服用。

大斷下丸中加入龍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固澀止瀉:龍骨味甘鹹,性平,入心、腎經,具有收斂固澀、止瀉止汗的功效。大斷下丸主治久瀉不止,腹痛便溏等症,龍骨能收斂腸胃,固澀止瀉,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2. 鎮驚安神:龍骨還具備鎮驚安神的作用。部分久瀉患者伴有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龍骨能安神定志,緩解患者的精神焦慮,協同其他藥物共同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

大斷下丸中加入赤石脂,主要原因在於其收斂止瀉的功效。

赤石脂性寒,味甘,入脾、胃經。其具有收斂止瀉、止血、生肌等功效,對於腸道功能紊亂、脾虛泄瀉、久瀉不止等症狀均有改善作用。

在[大斷下丸]中,赤石脂與其他藥材配伍,共同發揮收斂止瀉、消炎止痛的作用,幫助患者快速緩解腹瀉症狀,恢復腸道功能。

大斷下丸中加入石榴皮,主要基於其收斂止瀉、殺蟲止癢的功效。石榴皮味酸澀,性涼,入脾、大腸經,具有收斂止瀉、殺蟲止癢的功效。

當患者出現腹瀉、痢疾等症狀時,石榴皮可以收斂腸道,減少腸蠕動,從而達到止瀉的目的。此外,石榴皮還具有殺蟲止癢的功效,對於因寄生蟲感染引起的腹瀉,也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大斷下丸中加入石榴皮,可以有效地緩解腹瀉等症狀,提高治療效果。

「大斷下丸」中包含肉荳蔻,主要原因有二:

  1. 溫中止瀉: 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瀉止痛之效。對於脾胃虛寒、寒邪客胃所致的腹痛、腹瀉,肉荳蔻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起到止瀉的作用。
  2. 降逆止嘔: 肉荳蔻還具有一定的降逆止嘔作用。對於脾胃氣逆、胃氣上逆所致的嘔吐,肉荳蔻能降逆止嘔,緩解症狀。

因此,肉荳蔻的加入,不僅有助於溫中止瀉,還可降逆止嘔,有助於整體改善腹瀉、嘔吐等症狀。

「大斷下丸」方劑中加入牡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降逆止嘔:牡蠣性寒,味鹹,入肝、胃經,具有鎮肝熄風、軟堅散結、降逆止嘔之效。對於因肝氣上逆、胃氣不降所致的嘔吐,牡蠣能有效緩解。
  2. 清熱解毒:牡蠣還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能清瀉肝火,解毒消腫。對於因熱毒蘊積、肝火上炎所致的嘔吐,牡蠣也能發揮其清熱解毒的作用。

總之,牡蠣在「大斷下丸」中發揮著降逆止嘔、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因肝氣上逆、胃氣不降、熱毒蘊積等原因引起的嘔吐症狀。

主治功效


大斷下丸,中藥方劑,主治拉肚子。

主要成分有:

  •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 高良薑:溫中祛寒,燥濕止痛,溫中止嘔,止嘔,活絡止痛,理氣行氣,降氣,補陽,健脾胃,治瘧,行氣止痛,鎮痛解熱。
  • 龍骨:安神止驚,止瀉,止血,健脾胃,澀精止遺,強筋骨。
  • 赤石脂:固澀收斂,化腐生肌,止瀉,止血,排膿,除煩,生肌斂瘡。
  • 石榴皮:澀腸止瀉,固精止遺,殺蟲,消炎,止血。
  • 肉荳蔻: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
  • 牡蠣:補腎固精,益氣養血,益氣養血,化痰止咳,生津止渴,清熱利濕,滋陰補腎,健脾胃。

大斷下丸,諸藥合用,共奏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之效。用於寒邪內侵所致的腹瀉,症見腹痛,泄瀉,畏寒,肢冷,舌苔白,脈沉遲。

傳統服藥法


附子2兩(炮),細辛1兩半,乾薑(炮)3兩,良薑(炮)3兩,白龍骨3兩,赤石脂3兩,酸石榴皮(醋煮乾為度,焙乾)3兩,肉豆蔻2兩,牡蠣(火煅)2兩。
上為細末,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胰臟炎神經性厭食症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痛腹瀉身體消瘦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食慾不振呼吸氣短言語無力肚臍周圍腹痛

相同名稱方劑


大斷下丸, 出處:《百一》卷六引史防禦方。 組成:附子2兩(炮),細辛1兩半,乾薑(炮)3兩,良薑(炮)3兩,白龍骨3兩,赤石脂3兩,酸石榴皮(醋煮乾爲度,焙乾)3兩,肉豆蔻2兩,牡蠣(火煅)2兩。 主治:滑泄。

大斷下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七。 組成:附子(炮,去皮臍)1兩,細辛(去土葉)7錢半,乾薑(炮)1兩半,高良薑1兩半,肉豆蔻1兩(面裹煨),訶子(煨,去核)1兩,酸石榴皮(去瓤子)1兩半(醋浸1宿,取出炙令焦黃),龍骨1兩半(研),赤石脂1兩半(研),牡蠣(火煅,稱)1兩(研),白礬(枯)1兩。 主治:臟腑停寒,腸胃虛弱,腹痛泄瀉,全不思食;下痢滑數,肌肉消瘦,飲食不入,脈細皮寒,氣少不能言,有時發虛汗,及臟腑停寒,臍腹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