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豉粥

CONG CHI ZHOU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5%
胃經 28%
心經 7%
小腸經 7%
膀胱經 7%
三焦經 7%
肝經 7%
肺經
胃經
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蔥豉粥中加入淡豆豉,主要源於其解表散寒、利濕化濁的功效,與蔥白相輔相成,增強其治療風寒感冒、胸悶不舒、食慾不振等症狀的效果。

淡豆豉性微寒,味甘辛,入肺、脾經,具有疏散風寒、宣肺解表、利濕化濁的功效。與蔥白同用,可增強其解表散寒的作用,並能緩解風寒所致的胸悶不舒、食慾不振等症狀。此外,淡豆豉還能利濕化濁,有助於排出體內寒濕,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

蔥豉粥中加入蔥白,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解表散寒: 蔥白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因風寒入侵而導致的感冒、發熱、頭痛、鼻塞等症狀,蔥白可起到解表散寒、宣肺通竅的作用,有助於緩解感冒初期症狀。
  2. 調和脾胃: 蔥白亦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對於脾胃虛寒、食慾不振者,蔥白有助於調理脾胃,促進消化吸收,增強抵抗力。

蔥白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解表散寒、調和脾胃的作用,使蔥豉粥具有溫中散寒、解表止咳的功效,對於風寒感冒、脾胃虛寒者有一定的食療效果。

蔥豉粥是一道源遠流長的中醫食療方,主要由蔥白、豆豉與粳米組成,而加入薄荷這一環節,則更添其獨特療效。薄荷,在中醫學上被視為辛涼解表之佳品,性味辛涼,歸肺、肝經,具有疏風清熱、利咽透疹、疏肝解鬱的功效。在蔥豉粥中加入薄荷,不僅能增強發汗解表的作用,促進體內寒氣排出,對於外感風熱所導致的頭痛、咽喉痛及皮膚疹子有良好的緩解效果;同時,薄荷還能調理肝氣,對於因肝氣鬱結所引起的胸脹、噁心等症狀亦有輔助治療作用。此外,薄荷的清新香氣,能開胃醒脾,增加食欲,使整體方劑更適合用於暑熱季節,或是體質偏熱者的保健養生。因此,薄荷在蔥豉粥中的應用,充分展現了中醫辨證施治、藥食同源的智慧。

主治功效


蔥豉粥:養生保健,調養身心的良藥

蔥豉粥,取自中醫經典著作《傷寒論》,是一道兼具藥用和食療價值的粥品。其組成成分包括淡豆豉、蔥白和薄荷,各具獨特功效,相互搭配,發揮協同作用,調理身體,增強免疫力。

淡豆豉:散風熱、降氣、除煩

淡豆豉性微寒,味甘,入肺、脾經,具有散風熱、降氣、除煩、清熱解毒和消食化積的功效。它可以治療感冒、風熱表症、喉嚨腫痛、瘡瘍腫毒、水腫、腳氣等疾病,也可以治療胸悶、腹脹、逆氣、喘吸、便祕等消化不良問題。淡豆豉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易於消化吸收,增強免疫力,緩解各種症狀。

蔥白:發散風寒、解表透疹

蔥白性味辛溫,具有發散風寒、解表透疹、發汗解表、通陽、利尿、解毒、祛風除濕、安胎、驅蟲殺蟲、通經絡、清熱解毒等功效。常於感冒風寒之初發,或於外感表症中配合其它解表藥以助發汗;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惡寒、咳嗽、關節痠痛、風濕痹痛等症狀;富含維生素C和葉酸,可保持胎兒健康。

薄荷:發汗解表、清利咽喉

薄荷性辛涼,入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功效。薄荷發汗解表疏散風邪,清利咽喉透達表邪;止血化瘀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調節血管張力;降氣疏風散寒宣肺利咽清熱解毒使氣機暢通調和氣機平衡;透疹擴張皮膚毛細血管促進汗腺分泌抑制病原微生物;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清涼疏風散熱抑制細菌和病毒生長促進分泌物排出減少泡沫痰形成改善咽喉腫痛等不適。

蔥豉粥:五勞七傷,體熱喘急,四肢煩疼

蔥豉粥可以治療五勞七傷,即過度勞累和七種傷害。它可以緩解體熱喘急,即身體發熱、呼吸急促的症狀。它也可以緩解四肢煩疼,即四肢痠痛、疼痛的症狀。這些症狀通常是由於風邪侵襲、氣血運行不暢所致。蔥豉粥可以發散風寒、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從而緩解這些症狀。

總結

蔥豉粥是一款具有養生保健功效的粥品,由淡豆豉、蔥白和薄荷三味藥組成。它可以治療五勞七傷、體熱喘急、四肢煩疼等症狀。蔥豉粥在中醫臨牀中廣泛應用,具有良好的療效。服用蔥豉粥可以增強免疫力,預防疾病,改善身體健康。

傳統服藥法


豉1合,蔥白1握(去須,切),粳米2合。
上以水2大盞半,煮蔥、豉,取汁1盞半,絞去蔥、豉,入米煮作粥。不拘時候食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涼,體虛、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氣喘肺結核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咳嗽四肢感到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蔥豉粥, 出處:《聖惠》卷九十七。 組成:豉1合,蔥白1握(去須,切),粳米2合。 主治:骨蒸煩熱,咳嗽,四肢疼痛,時發寒熱。

蔥豉粥, 出處:《聖惠》卷九十七。 組成:香豉3合,蔥白(切)半升,羊髓1兩,鹽花半兩,薄荷20莖。 主治:五勞七傷,體熱喘急,四肢煩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