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葵子湯
DONG KUI Z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大生要旨》卷二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寒 (0.67)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冬葵子湯以冬葵子為君藥,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冬葵子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滑腸通便之效。冬葵子湯主治熱結膀胱,小便澀痛,或便祕等症狀,而冬葵子能有效清熱利濕,並潤滑腸道,幫助排泄,故為君藥之選。
其二,冬葵子與其他藥材配伍,相輔相成,發揮更佳療效。如與滑石、車前子等清熱利濕藥材配伍,可增強利尿通淋的效果;與芒硝、大黃等瀉下藥材配伍,可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祕。因此,冬葵子湯以冬葵子為君藥,彰顯其在方劑中的核心作用,並與其他藥材配合,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冬葵子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一些與肝膽相關的疾患,如黃疸等。其組成中包含柴胡這一味藥材,柴胡在中醫裡被廣泛應用於調理肝氣。在冬葵子湯中加入柴胡的主要目的是疏肝解鬱、調暢氣機。根據中醫理論,許多肝膽疾病是由於肝氣鬱結所致,柴胡能夠升發肝氣,促進氣血流通,從而達到治療效果。此外,柴胡還能協調其他藥物的作用,使整個方劑的功效更加協調統一。因此,在冬葵子湯中加入柴胡不僅能夠針對主證施治,還能夠提升整體療效,是一味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冬葵子湯為一方傳統中醫處方,主要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其組成成分多樣,其中包含桑白皮這一藥材。桑白皮性味甘淡、微寒,歸肺、脾經,具有利尿消腫、清熱降氣的功效。在冬葵子湯中加入桑白皮,主要是利用其良好的利水作用,能幫助身體排出多餘水分,減輕水腫現象。此外,桑白皮還能夠調節肺臟功能,增強肺部氣機運行,對改善因肺氣不宣所導致的小便不利有著正面影響。整體而言,桑白皮在冬葵子湯中的應用,不僅強化了該方劑的利水效果,還兼顧了對肺臟健康的調理,從而更全面地達到治療目的。
冬葵子湯為一方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茯神這一味藥材,主要取其安神、利水之功效。茯神乃是由茯苓菌核中心部分製成,色白質堅,性平味甘淡,歸心經與脾經,具有良好的安神作用及一定的利尿效果。在冬葵子湯中加入茯神,不僅能調理心神,減輕因心神不寧所致的失眠、心悸等症狀,亦能輔助其他藥物,增強整體方劑對水濕內停之症的治療能力。此外,茯神還能健脾益氣,對於脾胃虛弱導致的食少便溏等問題亦有一定療效。因此,在冬葵子湯中使用茯神,是為了達到心脾同治的目的,既能安神又能利水,使該方劑更適合用於治療伴有心脾兩虛、水濕內停的複雜病證。
冬葵子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產後排血不暢等症狀。其組成包括冬葵子、當歸等多種中藥材。其中,當歸作為一味重要的補血活血藥物,在方劑中的應用極為關鍵。根據中醫理論,當歸性溫味甘辛,入肝、心、脾經,具有很好的補血調經、活血止痛之效。在冬葵子湯中加入當歸,主要是因為其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排除瘀血,對於產後婦女因失血過多導致的血虛及瘀血問題有良好的療效。同時,當歸還能調節月經週期,減輕月經期間的腹痛等不適感,因此對於婦科疾病的治療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冬葵子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疼痛: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能緩解冬葵子所致的寒涼之性,避免其過於寒涼而損傷脾胃,同時也能緩解因寒凝血瘀所導致的腹痛、腰痛等症狀。
- 調節氣血: 白芍可補血養血,與冬葵子潤燥滑腸的功效相輔相成,能有效改善因血虛所致的便祕、腹脹等症狀,使藥效更為全面,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冬葵子湯主治功效分析
冬葵子湯在古代醫籍中,主要用於治療小便不利、淋症以及霍亂等病症,其組方和主治功效會因為 രോഗ症的不同而有所調整。以下根據古文獻記載,分析冬葵子湯的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
一、治療子淋、小便不利
組成與功效:
- 基本組成:冬葵子
- 加味組成:
- 《類證治裁》:冬葵子、滑石、香薷、木瓜
- 《醫方考》、《蒼生司命》:冬葵子、柴胡、桑白皮、赤茯苓、赤芍藥、當歸
- 《濟陰綱目》、《資生集》:冬葵子、赤芍藥、條芩、赤茯苓、車前子
- 《本草簡要方》:冬葵子、赤茯苓、豬苓、枳實、瞿麥、車前子、木通、黃芩、滑石、甘草、生薑
- 《明醫指掌》:冬葵子、茯苓
- 《聖濟總錄》治療砂石淋:木通、滑石、冬葵子
主治病症:
- 妊娠子淋:小便澀滯不通,小腹脹急,水道灼熱疼痛。
- 小便不利:小便量少,排出困難,甚至完全無法排出。
- 砂石淋:小便中夾雜砂石,排尿困難且疼痛。
治療原理:
- 利尿通淋: 冬葵子為君藥,具有顯著的利尿通淋作用,能促進尿液生成與排出,使積聚於體內的水濕得以疏洩,從而緩解小便不利、淋症等症狀。
- 清熱利濕: 方中常配伍滑石、赤茯苓、豬苓、車前子、木通等藥物,加強清熱利濕之效,以清除體內濕熱,改善因濕熱蘊結所致的小便不利、淋症。
- 活血行氣: 《醫方考》、《蒼生司命》所載方劑中,加入柴胡、當歸、赤芍等藥物,有活血行氣之功,能疏通氣血,改善因氣滯血瘀所致的小便不利。
- 養血柔肝: 部分方劑中加入白芍,能養血柔肝,緩解因肝血不足、肝氣鬱結所致的小便不利。
- 清熱解毒: 方中黃芩、桑白皮等藥物,具有清熱解毒之效,能清除體內熱毒,緩解因熱毒所致的小便不利、淋症。
二、治療霍亂
組成與功效:
- 《聖濟總錄》、《奇效良方》、《証治準繩·類方》、《醫宗必讀》、《濟陽綱目》:冬葵子、滑石、香薷、木瓜
主治病症:
- 乾霍亂:上吐下瀉或二便不通,手足心發熱,心中煩悶不安。
治療原理:
- 利水滲濕: 冬葵子、滑石利水滲濕,使體內過多的水分得以排出,緩解因水濕內停所致的吐瀉或二便不通。
- 芳香化濕: 香薷辛溫,能芳香化濕,闢穢濁,醒脾胃,有助於解除霍亂之邪,恢復脾胃功能。
- 舒筋活絡: 木瓜具有舒筋活絡的作用,可緩解霍亂所致的腹痛、轉筋等症狀。
總結
冬葵子湯以冬葵子為主藥,配伍其他藥物,具有利尿通淋、清熱利濕、活血行氣、養血柔肝、清熱解毒、芳香化濕、舒筋活絡等多重功效。臨牀應用時,需根據具體病症和患者體質,靈活加減藥物,方能取得最佳療效。
傳統服藥法
冬葵子、豬苓、赤苓、枳實、瞿麥、車前、木通、黃芩、滑石、甘草。
加生薑,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的功效,適用於子淋患者。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氣。
-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胃痛等,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冬葵子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七。 組成:冬葵子2兩(微炒),大黃1兩(銼,炒)。 主治:妊娠大小便不通。
冬葵子湯, 出處:《何氏濟生論》卷三。 組成:冬葵子2兩,滑石2兩,香茹2兩,木瓜1枚(去皮)。 主治:乾霍亂,二便不通,煩熱胸悶。
冬葵子湯, 出處:《大生要旨》卷二。 組成:冬葵子2錢(略炒),柴胡5分(炒),桑白皮(炒),白茯神1錢5分,歸身1錢5分,白芍1錢(酒炒)。 主治:子淋。
冬葵子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八。 組成:冬葵子(炒)2兩,牛膝(酒浸,切,焙)2兩,木通(銼)2兩,瞿麥穗1兩,桂(去粗皮)2兩。 主治:妊娠墮胎,胞衣不出。
冬葵子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九。 組成:冬葵子2兩,滑石(碎)2兩,香薷(擇)2兩,乾木瓜(細切,去皮瓤)1枚。 主治:乾霍亂,大小便不通,手足心俱熱,悶亂。
冬葵子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七。 組成:冬葵子3合,黃芩(去黑心)半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芍藥1兩,車前子1兩。 主治:妊娠子淋,小便澀不通,小腹急,水道熱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