葳蕤收陰湯

葳蕤收陰湯

WEI RUI SHOU YI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熱 (1.2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肝經 19%
肺經 16%
心經 16%
胃經 8%
三焦經 5%
心包經 5%
膽經 5%
脾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葳蕤收陰湯中加入玉竹,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燥:玉竹性甘涼,入肺胃經,具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的功效。葳蕤收陰湯主要用於治療肺陰不足、虛熱燥咳、口乾咽燥等症狀,而玉竹的滋陰潤燥之性可以緩解肺陰虧虛,滋潤肺燥,從而達到止咳化痰、清熱生津的效果。
  2. 合藥增效:玉竹與其他藥材如葳蕤、麥冬等配合,能夠起到協同作用,增強藥效。葳蕤善於清肺熱,麥冬能潤肺生津,而玉竹的滋陰潤燥則可以促進其他藥材的效力,更好地達到治療效果。

葳蕤收陰湯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血:葳蕤收陰湯主要針對陰虛內熱、津液虧損的病症。人參性溫,味甘,具有大補元氣、益氣生津、補脾益肺之功效,可補益氣血,改善陰虛導致的體虛乏力、口乾咽燥等症狀。
  2. 扶正固本:葳蕤收陰湯中的其他藥物,如麥冬、生地等,多屬滋陰清熱之品,而人參則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防止滋陰過度而傷陽氣,使藥效更趨平衡,避免出現副作用。

葳蕤收陰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陰虛內熱: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急止痛之效。葳蕤收陰湯旨在收斂陰液,治療陰虛內熱所致的盜汗、口乾舌燥等症狀。白芍能滋陰降火,與葳蕤、麥冬等藥材相輔相成,共奏收斂固攝、滋陰清熱之功。
  2. 調和藥性: 方中其他藥材如黃芪、當歸等性偏溫燥,易於耗傷陰津。白芍能中和藥性,防止溫燥傷陰,使藥力平和,更有利於陰虛內熱的治療。

葳蕤收陰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養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葳蕤收陰湯主要用於治療陰虛發熱、盜汗、心悸、失眠等症,而陰虛往往伴隨血虛,故加入當歸補益氣血,有助於改善症狀。
  2. 潤燥生津:當歸能滋潤血脈,養陰潤燥,並能促進津液生成。葳蕤收陰湯中亦含有麥冬、生地等滋陰潤燥的藥材,當歸的加入可增強滋陰潤燥之力,進一步改善陰虛所致的燥熱、口乾舌燥等症狀。

葳蕤收陰湯中加入柴胡,主要是因為柴胡具有疏肝解鬱、升陽舉陷的功效。

葳蕤收陰湯主要用於治療陰虛發熱、盜汗、心悸、失眠等症狀。而柴胡能疏解肝氣鬱結,使氣機疏暢,達到清熱解毒、升陽舉陷的效果,有助於改善患者因陰虛所導致的發熱、盜汗、心悸等症狀。此外,柴胡還能調和脾胃,促進氣血生化,有助於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狀,進一步增強葳蕤收陰湯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葳蕤收陰湯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婦人產後陰戶內一物垂下,其形如帕,或有角或一歧,屬肝痿者」。此描述符合中醫「產後子宮下垂」或「陰挺」範疇,古稱「肝痿」,指因肝氣虛弱、氣血失攝,導致胞宮或陰道壁脫垂。病因多與產後氣血大虛、肝腎不足,或勞倦傷中、下元不固有關。

組成與方義分析

  1. 葳蕤(玉竹,2兩)

    • 性味甘平,歸肺、胃經,傳統用於滋陰潤燥。此處重用為君藥,取其「養陰益氣」之效,通過滋養肝腎陰液,固攝下焦虛損。《本草綱目》載其能「補中益氣」,間接助收斂下陷之氣。
  2. 人參(1兩)

    • 大補元氣,益脾肺之氣,為臣藥。氣足則能升提,解決產後氣虛下陷之病機,與葳蕤協同提振中氣,固攝脫垂。
  3. 當歸(1兩)

    • 補血活血,歸肝、心、脾經。產後多血虛,當歸養肝血以柔筋脈,助胞宮恢復彈性,符合「治痿獨取陽明」之變通(陽明與衝脈相關,衝脈隸屬肝腎)。
  4. 白芍(3錢)

    • 酸寒入肝,養血斂陰,柔肝止痛。與當歸共調肝血,緩解肝氣橫逆或虛弱導致的筋弛不收(肝主筋,陰挺與筋痿相關)。
  5. 柴胡(5分)

    • 少量用之,取其「升舉陽氣」之功,引藥入肝經,助人參提升下陷之氣,而非疏泄解表。李東垣補中益氣湯即此思路。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以「益氣養陰、昇陽舉陷」為核心:

  • 氣血雙補:人參、當歸補氣血,治產後本虛。
  • 養肝柔筋:白芍、當歸調肝血,葳蕤滋肝陰,改善「肝痿」之筋脈弛緩。
  • 升提固脫:柴胡輕用昇陽,協同人參提振下陷之氣。

全方標本兼顧,既補氣血之虛,又針對肝經失養、氣陷不升的病機,使胞宮得攝、筋脈得柔,符合「甘溫益氣、酸甘化陰」的治法邏輯。

與同類方劑對比

此方與《傅青主女科》「收膜湯」(黃芪、人參、白朮、升麻)皆治陰挺,但葳蕤收陰湯更側重「肝陰不足」證型,適用於產後陰血虧虛為主;若純屬中氣下陷,則升麻、黃芪類方劑更宜。

傳統服藥法


葳蕤2兩,人參1兩,白芍3錢,當歸1兩,柴胡5分。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收斂作用,陰道內有炎症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四肢痿軟無力

相同名稱方劑


葳蕤收陰湯, 出處:《辨證錄》卷十二。 組成:葳蕤2兩,人參1兩,白芍3錢,當歸1兩,柴胡5分。 主治:婦人産後陰戶內一物垂下,其形如帕,或有角或一歧,屬肝痿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