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枝湯

ZHUO ZH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四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脾經 24%
心經 19%
肺經 12%
胃經 8%
三焦經 5%
腎經 3%
心包經 0%
膽經 0%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三焦經
腎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濯枝湯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梔子性寒,味苦,入心、肺、三焦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方中若出現熱證,如心煩失眠、口渴咽乾、小便短赤等,梔子可起到清熱瀉火、降心火的作用,緩解症狀。
  2. 利濕退黃: 梔子亦有清利濕熱、退黃疸的功效。若方中涉及黃疸、濕熱等病症,梔子可配合其他藥物,幫助利濕退黃,改善患者的症狀。

總而言之,梔子在濯枝湯中發揮着清熱瀉火、利濕退黃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濯枝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緩解毒性: 濯枝湯多用於治療濕熱、瘡瘍等症,藥性多偏寒涼,甘草性平味甘,能緩解藥物的寒涼之性,避免寒涼過度傷脾胃。同時,甘草亦可解毒,減輕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
  2. 增強藥效,提高療效: 甘草入脾經,能補氣益脾,與其他藥材配合,可增強藥效,提高治療效果。例如,甘草能與黃連等藥材配伍,增強清熱解毒的作用。

濯枝湯中包含白芍,主要原因有二:

  1. 緩解疼痛,平復肝陽: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濯枝湯主治肝陽上亢、血虛生風所致的頭風頭痛,白芍可平肝熄風,緩解頭痛,並滋養肝血,改善血虛狀態。
  2. 調和營衛,固本培元:白芍能養血滋陰,調和營衛,促進氣血運行。濯枝湯中其他藥物如川芎、白芷等,偏於活血化瘀,而白芍則有助於補益氣血,使藥性更加平衡,提高治療效果。

濯枝湯中使用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濯枝湯多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等,而當歸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絡氣血運行,緩解疼痛,故為方中重要藥物。
  2. 補血養血,滋潤肌膚:當歸還具有補血養血的作用,能改善氣血不足導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等症狀。對於一些因氣血不足導致的肌膚問題,當歸也能起到滋養潤澤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膚色,提高肌膚光澤。

「濯枝湯」方劑中含有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之效。在「濯枝湯」中,硃砂可用於清熱解毒,緩解因熱毒上攻所致的各種症狀,例如高熱、神志不清、驚厥等。
  2. 鎮心安神: 硃砂還具有鎮心安神的作用,可以平息心神,改善失眠、多夢、心悸、煩躁等症狀。在「濯枝湯」中,硃砂可與其他藥材配合,起到鎮心安神的作用,緩解患者的不安情緒。

濯枝湯中包含遠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安神定志: 遠志性味苦甘,歸心、肝經,具有疏肝解鬱、安神定志的功效。濯枝湯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而遠志的加入可幫助疏解肝氣鬱結,安定心神,改善睡眠質量,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2. 協同其他藥物作用: 濯枝湯中其他藥物如柴胡、白芍等也具有疏肝解鬱、養血柔肝的作用,遠志與之協同作用,可增強藥物的整體療效,起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濯枝湯中包含柴胡,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疏肝解鬱:柴胡味苦性寒,善於疏肝解鬱,對於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心煩易怒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濯枝湯主要針對肝氣鬱結所致的婦科疾病,柴胡的疏肝解鬱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肝氣鬱滯,緩解症狀。
  2. 升舉陽氣:柴胡亦具有升舉陽氣的作用,可以振奮氣機,改善陽虛所致的症狀。對於一些陽氣不足的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等,柴胡的升舉陽氣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體質,促進其恢復。

濯枝湯中加入半夏,主要是針對其 燥濕化痰止嘔 的功效。

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效。在濯枝湯中,半夏可以 化解濕痰,解除因濕氣阻滯所致的頭暈、胸悶、嘔吐等症狀。同時,半夏還可以 降逆止嘔,緩解因痰阻氣逆引起的噁心、嘔吐等不適。

因此,半夏的加入,可以有效地 改善濕痰阻滯、氣逆不暢 的病症,使藥效更為完善。

主治功效


濯枝湯

總論

濯枝湯為中醫常用方劑,取自《醫宗金鑑》,由梔子、甘草、白芍、當歸、硃砂、遠志、柴胡、半夏八味藥材組成,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等功效,適用於治療溫熱病邪、熱入心包、神昏譫語、心神不寧、煩躁不眠、咽喉腫痛、咽物妨悶、驚悸失眠、心神不安、瘡瘍腫毒、盜汗自汗、砒霜中毒、巴豆中毒、牽牛中毒、洋金花中毒、曼陀羅中毒、烏頭中毒、附子中毒、草烏中毒、川烏中毒、天雄中毒、南星中毒、半夏中毒、皁角中毒、藜蘆中毒等症。

組成

  • 梔子: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溫熱病邪、熱入心包、神昏譫語、心神不寧、煩躁不眠、咽喉腫痛、咽物妨悶、驚悸失眠、心神不安、瘡瘍腫毒、盜汗自汗、砒霜中毒、巴豆中毒、牽牛中毒、洋金花中毒、曼陀羅中毒、烏頭中毒、附子中毒、草烏中毒、川烏中毒、天雄中毒、南星中毒、半夏中毒、皁角中毒、藜蘆中毒等症。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 硃砂: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溫熱病邪、熱入心包、神昏譫語、心神不寧、煩躁不眠、咽喉腫痛、咽物妨悶、驚悸失眠、心神不安、瘡瘍腫毒、盜汗自汗、砒霜中毒、巴豆中毒、牽牛中毒、洋金花中毒、曼陀羅中毒、烏頭中毒、附子中毒、草烏中毒、川烏中毒、天雄中毒、南星中毒、半夏中毒、皁角中毒、藜蘆中毒等症。

  • 遠志:具有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遠志性溫,味辛,歸心腎經,含有遠志酮、酚類化合物和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遠志中的遠志酮可刺激尿液分泌,利尿消腫。遠志中的酚類化合物和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緩解炎症反應,促進水腫消退。遠志中的揮發油和辛味成分可祛痰止咳,可與杏仁、貝母、桔梗同用,治療痰多粘稠、咳吐不爽者。遠志中的苦味成分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與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同用,治療癰疽瘡毒,乳房腫痛等症。

  •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柴胡能改善因風邪入侵人體而引起的氣血不暢、熱毒蘊結所致的症狀。可治療寒熱往來的半表半里之熱,寒熱往來熱象包括弛張熱與間歇熱。柴胡具有較強的鎮咳作用。柴胡能疏散肝鬱之氣,改善肝氣橫逆所致之頭暈目眩,並能益氣清熱、調和血氣,緩解口苦口乾等症狀。柴胡能升陽舉陷,可治陽氣下陷之疾,如久瀉脫肛。柴胡味辛苦,氣微寒,芳香疏泄,尤善於疏散少陽半表半裡之邪,為治療少陽證之要藥。柴胡性微寒,味微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調經止痛之功效。

  •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同時還可外用於治療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等。

主治

肝臟受到邪氣侵犯,精神不安。睡覺時,魂魄飛揚,身體雖然在牀上,但精神卻飄蕩在外。聽到聲音就會驚醒,整晚都無法入睡。

傳統服藥法


炒梔子3錢,甘草1錢,白芍5錢,當歸5錢,炒棗仁5錢,丹砂1錢,遠志8分,柴胡3分,半夏1錢。
水煎服。4劑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肝經受邪所致的神志不安、失眠多夢等症。陰虛火旺、肝陽上亢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濯枝湯, 出處:《辨證錄》卷四。 組成:炒梔子3錢,甘草1錢,白芍5錢,當歸5錢,炒棗仁5錢,丹砂1錢,遠志8分,柴胡3分,半夏1錢。 主治:肝經受邪,神氣不安,卧則魂夢飛揚,身雖在床,而神若遠離,聞聲則驚醒而不寐,通宵不能閉目。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