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生肌丁香膏中包含丁香,主要是利用其 溫熱止痛、活血生肌 的功效。
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溫腎壯陽、止痛生肌 的作用。其溫熱之性可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創口癒合;其辛香之味可消腫止痛,減輕傷口疼痛。
因此,丁香在生肌丁香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於加速傷口癒合,並減輕疼痛。
生肌丁香膏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生肌:沒藥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生肌止痛的功效。對於創傷、潰瘍等症狀,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並緩解疼痛。
- 抗菌消炎:沒藥含有抗菌成分,對多種細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對於傷口感染,能有效抑制病菌生長,預防感染加重,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沒藥在生肌丁香膏中能起到促進傷口癒合、抗菌消炎的作用,是方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生肌丁香膏中加入安息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消炎止痛:安息香具有消炎止痛、生肌止血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創傷帶來的疼痛和炎症,促進創面癒合。
二、活血化瘀:安息香的活血化瘀作用,能夠幫助清除創面周圍的瘀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創面癒合。
因此,安息香在生肌丁香膏中起到消炎止痛、活血化瘀、促進創面癒合的重要作用,是該方劑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生肌丁香膏中加入麝香,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麝香性溫通開竅,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創傷引起的瘀血腫痛,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 開竅透骨、止痛生肌:麝香具有開竅透骨的功效,可深入肌膚,促進藥力滲透至傷口深處,加速組織修復,達到止痛生肌的效果。
因此,生肌丁香膏中加入麝香,可有效改善創傷的瘀血腫痛,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組織再生,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生肌丁香膏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一、活血化瘀,促進癒合:當歸具有活血化瘀、養血生肌之功效。其有效成分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創面組織再生,加速傷口癒合。
二、補血養血,增強體質:當歸有補血養血之功,能增強人體抵抗力,對於一些因氣血不足導致的傷口難以癒合,有促進康復的作用。
因此,生肌丁香膏中加入當歸,能有效促進傷口癒合,並增強患者體質,使療效更佳。
生肌丁香膏中加入乳香,主要是利用其活血化瘀和生肌止痛的功效。
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止血等作用。其活血化瘀之效能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傷口癒合。同時,乳香的生肌止痛作用可以緩解傷口疼痛,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乳香的加入可以有效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是生肌丁香膏中不可或缺的組成成分之一。
在中藥方劑「生肌丁香膏」中,附子的應用是因為其具有散寒止痛、溫經通絡的作用。附子性熱味辛,能夠散寒止痛、溫經通絡,適用於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問題。與其他藥材共同使用時,附子能夠增強方劑的溫經散寒作用,對改善寒性疾病非常有益。
生肌丁香膏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1. 促進傷口癒合: 白芷具有消炎、生肌、止痛的功效,能有效促進傷口組織的再生,加速傷口癒合。
2. 抗菌消炎: 白芷富含揮發油,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能抑制細菌感染,防止傷口感染,有利於傷口癒合。
因此,白芷在生肌丁香膏中發揮著促進傷口癒合、抗菌消炎的作用,有利於治療傷口感染,加速傷口癒合。
生肌丁香膏中包含桂枝,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通絡,活血化瘀:桂枝性溫,入心、脾、膀胱經,具有溫經通絡、活血化瘀的功效。膏藥外敷,可溫通經脈,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創口癒合。
2. 祛風止痛,消腫止癢:桂枝還具有祛風止痛、消腫止癢的作用。對於一些因風寒濕邪入侵而導致的創口疼痛、紅腫、瘙癢等症狀,桂枝可以起到緩解作用,促進創口癒合。
生肌丁香膏是一種傳統的中藥外用方劑,主要用於促進傷口癒合和改善皮膚病變。在其組成中包含鉛丹,這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鉛丹,作為一種傳統中藥材,主要成分為氧化鉛,早期被認為具有消腫止痛和幫助創傷癒合的特性。在古代醫學文獻中,鉛丹常用於外敷,以達到抑制感染和加速組織修復的效果。
然而,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鉛類物質對人體有毒性,長期接觸可能導致重金屬中毒。因此,儘管鉛丹在歷史上有其應用價值,現今的醫療實踐中應該謹慎對待其使用。隨著科學進步,許多傳統中藥方劑已經開始取代或改良其成分,以保護患者的健康。在療效與安全性之間,必須找到平衡,讓使用者在享受中醫療效的同時,能夠有效降低對健康的潛在威脅。
生肌丁香膏中添加麻油,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增進藥效: 麻油具備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利於藥物成分滲透,加速傷口癒合。此外,麻油的油脂能滋潤皮膚,減少藥膏刺激,防止傷口乾燥。
2. 改善使用感受: 麻油具有粘稠性,能使藥膏更易塗抹於傷口,且不易脫落。同時,麻油本身具有一定的溫和性,能減輕藥膏的刺激性,提高患者的舒適度。
主治功效
生肌丁香膏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古籍記載
《太平聖惠方》中記載:「夫冷瘻者。亦是謂得風冷久不瘥。因成瘻。膿汁不絕。故為冷瘻也。治冷瘻瘡。及瘰癧瘻疼痛。生肌丁香膏方。」此段文字明確指出,所謂「冷瘻」乃因風冷之邪侵襲,久而不癒,導致瘻管形成,膿液不斷流出。因此,「生肌丁香膏」的主治疾病,便是針對此類冷瘻瘡及瘰癧瘻所產生的疼痛症狀。
方劑組成與治療原理
生肌丁香膏的組成,由多味藥材組成,其治療原理可歸納如下:
溫陽散寒,行氣止痛: 方中丁香、附子、桂枝皆屬溫熱藥,能溫散寒邪,溫通經脈,特別針對「風冷」所致的冷瘻,具有顯著的驅寒效果。丁香更能溫胃散寒,行氣止痛,有助於改善因寒邪凝滯引起的疼痛。附子則能溫陽散寒,補火助陽,從根本上提升機體陽氣,抵禦寒邪。桂枝則能發汗解表,溫通經脈,幫助氣血運行,解除經絡阻滯。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沒藥、乳香、麝香、當歸等藥材,皆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沒藥、乳香能活血散瘀,消腫止痛,針對瘻管局部的瘀血腫痛,能有效緩解。麝香更能開竅醒腦,散瘀止痛,增強止痛效果。當歸則能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改善因氣血不足或瘀滯引起的疼痛。
解表散寒,祛風止痛: 白芷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能幫助機體排出體表的風寒之邪,緩解外邪引起的疼痛。
開竅醒神,止痛散結: 安息香具有開竅醒神,止痛散結的功效,能改善因氣機鬱滯導致的疼痛,並有助於消除局部結塊。
清熱解毒,收斂止血: 鉛丹雖性味複雜,但在本方中取其清熱解毒,收斂止血的功效,可幫助清除局部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潤燥止癢,調和藥性: 麻油作為膏劑的基質,具有潤燥止癢的功效,可保護皮膚,並調和諸藥藥性,使藥力更能滲透入患處。
綜合而言,生肌丁香膏的治療原理,乃是透過溫陽散寒、活血化瘀、解表散寒、開竅醒神等多重作用,以達到驅散風冷、疏通經絡、活血止痛、消腫散結的目的,從而改善冷瘻瘡及瘰癧瘻所引起的疼痛及其他相關症狀。方中諸藥相輔相成,協同作用,共同發揮治療功效。
傳統服藥法
丁香3分, 沒藥3分, 安息香3分, 麝香1分(細研), 當歸3分, 乳香3分(細研), 附子3分(去皮臍), 白芷3分, 桂心3分, 雄雀糞410枚 蕪荑仁3分, 黃丹3分(微炒), 麻油1斤。
上銼細。入油,以慢火煎,候白芷黃焦色,去滓,下黃丹,更微微煎,攪勿住手,膏成,收於不津器中。
頻取貼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孕婦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生肌丁香膏, 出處:《聖惠》卷六十六。 組成:丁香3分,沒藥3分,安息香3分,麝香1分(細研),當歸3分,乳香3分(細研),附子3分(去皮臍),白芷3分,桂心3分,雄雀糞410枚蕪荑仁3分,黃丹3分(微炒),麻油1斤。 主治:冷瘻瘡及瘰癧瘻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