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桂枝去芍藥湯方中包含桂枝,主要因其兩大作用:
- 溫陽散寒:桂枝性溫,味辛,入心、肺、膀胱經,可溫經散寒,助陽氣,適用於寒邪客於陽氣,導致的發熱、惡寒、頭痛、脈浮緊等症狀。
- 調和營衛:桂枝能調和營衛之氣,使氣血運行通暢,促進陽氣恢復,同時亦能解表散寒,緩解寒邪對人體的侵襲。
因此,桂枝在桂枝去芍藥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溫陽散寒,調和營衛,有效緩解寒邪所致的疾病。
桂枝去芍藥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 桂枝性溫,辛散,可發汗解表;去掉了芍藥,寒涼之性減弱,整體藥性偏溫。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之功效,可緩解桂枝的辛散之性,避免過於燥烈,使藥性更加平和。
- 增強療效: 甘草與桂枝同用,可增強桂枝的解表功效,並能緩解桂枝可能造成的口渴、心煩等副作用。同時,甘草還能補脾益氣,增強患者的抵抗力,幫助其更快恢復。
桂枝去芍藥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解表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解表散寒、止嘔的效果。桂枝去芍藥湯主要用於治療太陽經表寒證,生薑能配合桂枝,增強其解表散寒之效,幫助汗出解表,緩解患者發熱、惡寒等症狀。
2. 調和藥性: 藥方中桂枝辛溫,芍藥酸寒,生薑則兼具辛溫與辛涼的特性,能調和藥性,防止藥物過於燥烈或寒涼,避免對患者造成不良影響。同時,生薑也能緩解桂枝可能引起的發汗過度,起到協調作用。
桂枝去芍藥湯中加入大棗,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和解脾胃,緩解藥性:大棗味甘性溫,具有補脾益氣、養血安神之效。桂枝去芍藥湯中,桂枝辛溫,芍藥酸寒,容易損傷脾胃。加入大棗,可以和解藥性,避免藥物過於辛溫燥烈,對脾胃造成負擔。
2. 滋陰養血,增強療效:桂枝去芍藥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表證,但同時也兼顧了血虛的患者。大棗具有補血養血之功效,可以改善血虛症狀,增強藥物治療的效果,使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主治功效
桂枝去芍藥湯
桂枝去芍藥湯在中醫中藥中,屬於祛風解表類藥方,其功效主要為疏散風寒,解表散熱,適用於外感風寒表證,症狀包括發熱、惡寒、頭痛、鼻塞、流涕、咽喉腫痛等。
桂枝去芍藥湯的組成介紹
-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消化不良、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風濕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
- 大棗:性味甘溫,具有益氣補血、健脾養胃、寧心安神、潤肺止咳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氣血不足、貧血、心悸失眠、消化不良、便祕、咳嗽等症狀。
桂枝去芍藥湯的功效與主治
桂枝去芍藥湯具有疏散風寒,解表散熱的功效,主治外感風寒表證,症狀包括發熱、惡寒、頭痛、鼻塞、流涕、咽喉腫痛等。方中桂枝辛溫解表,甘草甘平益氣,生薑辛溫解表,大棗益氣補血,四藥合用,共奏疏散風寒,解表散熱之功。
桂枝去芍藥湯的使用注意事項
- 桂枝去芍藥湯應在中醫師的指導下服用,不宜自行服用。
- 服用桂枝去芍藥湯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寒涼的食物,以免影響藥效。
- 服用桂枝去芍藥湯期間,應注意保暖,避免受風寒。
- 如果服用桂枝去芍藥湯後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師。
總結
桂枝去芍藥湯是中醫中藥中常用的一種祛風解表藥方,具有疏散風寒,解表散熱的功效,主治外感風寒表證,症狀包括發熱、惡寒、頭痛、鼻塞、流涕、咽喉腫痛等。服用桂枝去芍藥湯應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並注意相關注意事項。
傳統服藥法
桂枝3兩(去皮),甘草2兩(炙),生薑3兩(切),大棗12枚(擘)。
解肌祛風,去陰通陽。
以水7升,煮取3升,去滓,溫服1升。
外感咳嗽《臨證指南醫案》:某,44歲,寒熱咳嗽,當以辛溫治之,桂枝湯去芍加杏仁。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桂枝去芍藥湯, 出處:《傷寒論》。 組成:桂枝3兩(去皮),甘草2兩(炙),生薑3兩(切),大棗12枚(擘)。 主治:解肌祛風,去陰通陽。主治: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