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解散

SHI JIE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痘疹會通》卷四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7%
心經 15%
肝經 15%
脾經 13%
膽經 8%
胃經 8%
腎經 4%
大腸經 4%
膀胱經 4%
小腸經 2%
三焦經 2%
心包經 2%
肺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膽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小腸經
三焦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十解散方劑中包含黃耆,其原因主要有二:

  1.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之功效。十解散方劑主治表虛自汗,氣虛乏力等症,而黃耆能補益正氣,固護肌表,抵禦外邪入侵,有助於改善患者自汗、乏力等症狀。
  2. 調和藥性: 十解散方劑中其他藥物如麻黃、桂枝等偏於溫熱,而黃耆性溫和,加入後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熱,避免對患者造成負擔。同時,黃耆還能增強其他藥物的功效,使藥物作用更為協調。

十解散方劑中加入當歸尾,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引血下行:當歸尾性溫,味甘辛,入肝、心經,具有活血化瘀、引血下行的功效。十解散方劑主治血瘀阻滯,經絡不通之症,而當歸尾能引血下行至病處,促進瘀血消散,改善血液循環,達到治療目的。
  2. 溫補氣血:當歸尾兼具補血功效,可溫補氣血,改善血虛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等症狀。十解散方劑中加入當歸尾,不僅能活血化瘀,還能補益氣血,使治療效果更全面。

十解散方中包含黃芩,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瀉火: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燥濕之功效。十解散方主要針對熱毒壅盛、濕熱內蘊所致的病症,黃芩能清泄肺熱、心火,並能利濕化熱,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2. 涼血止血: 黃芩亦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可治療熱毒所致的出血症狀。十解散方中,若患者出現因熱毒上炎導致的吐血、衄血等症狀,黃芩能清熱涼血,止血止痛,緩解患者的病症。

總之,黃芩在十解散方中發揮了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雙重功效,與其他藥物配合,共同達到治療熱毒壅盛、濕熱內蘊所致病症的效果。

十解散方中包含川芎,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行氣: 川芎味辛、性溫,具有活血行氣、通經止痛的功效。十解散方以散寒解表為主,而川芎能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寒邪的疏散,緩解因寒邪阻滯所致的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2. 引藥入經: 川芎能引導藥力上行,達頭面部,可加強其他藥物治療頭風、鼻塞等症狀的效果。十解散方中,其他藥物如荊芥、防風等亦有散風解表之效,川芎的加入可以協同作用,使藥效更顯著。

十解散方中包含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通竅止痛: 白芷味辛溫,性微寒,具有疏散風寒、通竅止痛的功效。十解散方用於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鼻塞流涕、頭痛、齒痛等症,白芷可有效疏散風寒,通利鼻竅,緩解疼痛。
  2. 祛風止癢,消腫生肌: 白芷亦具祛風止癢、消腫生肌之效。十解散方中,白芷可配合其他藥物,共同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瘙癢、皮疹等症,並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十解散方中加入白芷,可有效發揮其疏散風寒、通竅止痛、祛風止癢、消腫生肌等功效,有助於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各種病症。

十解散方劑中包含連翹,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熱解毒: 連翹性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十解散主治癰疽發背、無頭瘡、喉痹、乳癰等熱毒壅盛之症,連翹可清解熱毒,促進瘡瘍潰破排膿,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二、疏散風熱: 連翹亦有疏散風熱的作用,對於風熱鬱結所致的咽喉腫痛、齒齦腫痛等症,連翹可清熱解毒,散風止痛,輔助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療效。

十解散方中包含天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平肝熄風,止痙定眩: 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止痙定眩的功效。十解散方中常用於治療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痙攣抽搐等症,天麻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疏通經絡,活血化瘀: 天麻除了平肝熄風之外,亦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十解散方中也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天麻的活血化瘀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總之,天麻在十解散方中發揮着平肝熄風、止痙定眩、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對於治療各種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痙攣抽搐以及跌打損傷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十解散方中包含荊芥,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 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透疹解毒的功效。十解散方主治風熱感冒、麻疹、風疹等病症,荊芥能有效宣散風熱,使邪氣外解,達到治療效果。
  2. 通竅止痛: 荊芥還具通竅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頭痛、鼻塞等症狀。十解散方中,常與其他解表藥物配合使用,可有效緩解病症引起的頭痛、鼻塞等不適。

十解散方劑中包含牛蒡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疏散風熱,宣肺止咳: 牛蒡子性涼,味辛,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宣肺止咳的功效。十解散方劑以疏散風熱,宣肺止咳為主,牛蒡子的加入可增強其清熱解表、止咳化痰的效果。
  2.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牛蒡子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有助於治療因風熱侵襲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

十解散方中加入防風,主要是考慮其疏散風寒止痛的功效。

防風味辛甘,性溫,歸膀胱、肺經。其具有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襲表所致的頭痛、鼻塞、發熱、肢體痠痛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十解散方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痺、筋骨疼痛等病症,而防風的疏散風寒和止痛作用,可以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驅散風寒、舒筋活絡的功效,達到治療的目的。

十解散方劑中包含紫草,主要是利用其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功效。

紫草性寒,味甘,歸心、肝、肺經,能清熱涼血,主治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同時,紫草還具有解毒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癰腫、瘡瘍、燒傷燙傷等。

在十解散方劑中,紫草與其他藥物配合,可以起到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作用,並有助於治療各種熱毒病症。

十解散方劑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一、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十解散方劑中多味藥性偏寒涼或燥烈,甘草可調和各藥性,使藥物協同作用,避免藥性過於偏激,減輕副作用。

二、 補脾益氣:甘草亦有補脾益氣之效,有助於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有利於疾病的康復。十解散方劑多用於治療氣虛、脾虛導致的疾病,甘草的補脾益氣作用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

主治功效


十解散

組成

  • 黃耆
  • 當歸尾
  • 黃芩
  • 川芎
  • 白芷
  • 連翹
  • 天麻
  • 荊芥
  • 牛蒡子
  • 防風
  • 紫草
  • 甘草

主治

  • 痘疹初起,額頭印堂,若蠶絲線,或若貫珠,或若梅花,遍身發熱,頭痛鼻塞。

藥性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托毒。
  • 當歸尾:益氣活血,調經止痛。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止痛。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
  • 連翹: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 天麻:平肝熄風,祛風止痛。
  • 荊芥:散風寒,發汗解表。
  • 牛蒡子:散風熱,清肺熱利咽。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
  • 紫草:清熱涼血,活血解毒。
  • 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

用法

  • 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禁忌

  • 孕婦慎服。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總結

十解散是中醫治療痘疹初起的常用方劑,具有清熱解毒、透疹、活血化瘀的功效。方中黃耆補氣固表,升陽托毒,改善痘疹的正氣不足,提高抗病能力。當歸尾益氣活血,調經止痛,可緩解痘疹引起的疼痛。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能清熱化濕,解毒消腫。川芎活血化瘀,祛風止痛,可活血化瘀,緩解痘疹引起的疼痛。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能發汗解表,祛除風邪濕氣。連翹清熱解毒,散結消腫,能清熱解毒,消散痘疹結節。天麻平肝熄風,祛風止痛,能平肝熄風,緩解痘疹引起的頭痛眩暈。荊芥散風寒,發汗解表,能散風寒,解表發汗。牛蒡子散風熱,清肺熱利咽,能散風熱,清肺熱,利咽消腫。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能散風邪,解表發汗。紫草清熱涼血,活血解毒,能清熱涼血,活血解毒。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能益氣補中,調和諸藥。十解散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透疹、活血化瘀之功,常可使痘疹迅速消退,減輕病情。

傳統服藥法


生耆、歸尾、黃芩、川芎、白芷、連翹、天麻、荊芥、牛蒡子、防風、紫草、甘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疏風透表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痘疹初出,天庭、印堂形如蠶布,或如串字,或如梅花,或遍身大熱,紅赤黑陷,或頭痛鼻涕者。但本方性味辛溫,有發散作用,孕婦及體質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頭痛麻疹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十解散, 出處:《痘疹會通》卷四。 組成:生耆、歸尾、黃芩、川芎、白芷、連翹、天麻、荊芥、牛蒡子、防風、紫草、甘草。 主治:痘疹初出,天庭、印堂形如蠶布,或如串字,或如梅花,或遍身大熱,紅赤黑陷,或頭痛鼻涕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