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解散

SHI JIE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痘疹會通》卷四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7%
心經 15%
肝經 15%
脾經 13%
膽經 8%
胃經 8%
膀胱經 4%
腎經 4%
大腸經 4%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肺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膽經
胃經
膀胱經
腎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十解散

組成

  • 黃耆
  • 當歸尾
  • 黃芩
  • 川芎
  • 白芷
  • 連翹
  • 天麻
  • 荊芥
  • 牛蒡子
  • 防風
  • 紫草
  • 甘草

主治

  • 痘疹初起,額頭印堂,若蠶絲線,或若貫珠,或若梅花,遍身發熱,頭痛鼻塞。

藥性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托毒。
  • 當歸尾:益氣活血,調經止痛。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止痛。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
  • 連翹: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 天麻:平肝熄風,祛風止痛。
  • 荊芥:散風寒,發汗解表。
  • 牛蒡子:散風熱,清肺熱利咽。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
  • 紫草:清熱涼血,活血解毒。
  • 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

用法

  • 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禁忌

  • 孕婦慎服。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總結

十解散是中醫治療痘疹初起的常用方劑,具有清熱解毒、透疹、活血化瘀的功效。方中黃耆補氣固表,升陽托毒,改善痘疹的正氣不足,提高抗病能力。當歸尾益氣活血,調經止痛,可緩解痘疹引起的疼痛。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能清熱化濕,解毒消腫。川芎活血化瘀,祛風止痛,可活血化瘀,緩解痘疹引起的疼痛。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能發汗解表,祛除風邪濕氣。連翹清熱解毒,散結消腫,能清熱解毒,消散痘疹結節。天麻平肝熄風,祛風止痛,能平肝熄風,緩解痘疹引起的頭痛眩暈。荊芥散風寒,發汗解表,能散風寒,解表發汗。牛蒡子散風熱,清肺熱利咽,能散風熱,清肺熱,利咽消腫。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能散風邪,解表發汗。紫草清熱涼血,活血解毒,能清熱涼血,活血解毒。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能益氣補中,調和諸藥。十解散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透疹、活血化瘀之功,常可使痘疹迅速消退,減輕病情。

傳統服藥法


生耆、歸尾、黃芩、川芎、白芷、連翹、天麻、荊芥、牛蒡子、防風、紫草、甘草。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黃耆、當歸尾、黃芩、川芎、白芷、連翹、天麻、荊芥、牛蒡子、防風、紫草、甘草等十味中藥組成。黃耆、當歸尾、黃芩、川芎、白芷、連翹、天麻、荊芥、牛蒡子、防風、紫草均具有清熱解毒、疏風透表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痘疹初出,天庭、印堂形如蠶布,或如串字,或如梅花,或遍身大熱,紅赤黑陷,或頭痛鼻涕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疏風透表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痘疹初出,天庭、印堂形如蠶布,或如串字,或如梅花,或遍身大熱,紅赤黑陷,或頭痛鼻涕者。但本方性味辛溫,有發散作用,孕婦及體質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頭痛麻疹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十解散, 出處:《痘疹會通》卷四。 組成:生耆、歸尾、黃芩、川芎、白芷、連翹、天麻、荊芥、牛蒡子、防風、紫草、甘草。 主治:痘疹初出,天庭、印堂形如蠶布,或如串字,或如梅花,或遍身大熱,紅赤黑陷,或頭痛鼻涕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