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保胎丸

千金保胎丸

QIAN JIN BAO TA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回春》卷六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6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腎經 15%
脾經 14%
心經 12%
肺經 11%
胃經 9%
膽經 4%
心包經 4%
大腸經 2%
三焦經 2%
膀胱經 1%
肝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膽經
心包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千金保胎丸中加入當歸,是基於其活血養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

孕婦懷孕期間,由於氣血運行不暢,容易出現氣血虛弱、胎氣不穩、腹痛等症狀。當歸能補血活血,改善孕婦氣血循環,促進胎兒發育,預防流產。同時,當歸還能調經止痛,緩解孕婦腹痛等不適症狀,有助於保胎。

千金保胎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孕婦懷孕期間,氣血運行不暢容易導致胎兒不安,甚至引起流產。川芎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胎兒生長發育;同時,川芎也能行氣止痛,緩解孕婦因氣血瘀滯導致的腹痛、腰痛等症狀。

因此,千金保胎丸中加入川芎,旨在促進母體氣血暢通,保障胎兒健康生長。

千金保胎丸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滋陰補血: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孕婦懷胎期間,氣血虧虛,容易出現面色蒼白、頭暈目眩、乏力等症狀,而熟地黃能滋補腎陰,促進血紅蛋白生成,改善孕婦體質,有助於胎兒生長發育。

二、固腎安胎:熟地黃入腎經,能滋養腎陰,固腎安胎。孕婦腎虛則胎氣不固,容易發生滑胎、流產等情況。熟地黃能夠補腎益精,使胎兒在母體內更穩定地成長,降低流產風險。

「千金保胎丸」中使用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補血滋陰:阿膠性味甘平,入肝、脾經,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的功效。孕婦胎兒生長發育需要充足的血液,阿膠能補益血氣,改善孕婦血虛體質,促進胎兒生長。
  2. 安胎止孕:阿膠具有安胎止孕的功效,能穩定胎兒,預防流產。尤其對於孕婦血虛、胎動不安等症狀,阿膠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總之,阿膠在「千金保胎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改善孕婦血虛體質,安胎保胎,確保母子平安。

千金保胎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主要用途是安胎、保護妊娠中的女性。艾葉作為這個方劑的成分之一,具有重要的藥理作用。艾葉的性味苦辛、溫熱,能夠溫經止痛,散寒止血。對於妊娠期婦女,特別是有先兆流產或陰寒證的情況,艾葉能夠改善子宮的血液循環,從而促進胎兒的穩定與生長。

此外,艾葉還具備調經的功效,可以幫助維持正常的月經週期,進一步保護女性的生殖健康。由於艾葉具有溫補的特性,有助於抵抗寒邪,降低流產的風險。因此,在千金保胎丸中加入艾葉,不僅有助於調理女性的生理功能,還能增強對妊娠的保護作用,達到安胎的目的。此乃中醫理論對於調和陰陽、平衡身體的重要體現。

千金保胎丸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中止嘔:砂仁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嘔的功效。孕婦懷孕期間,容易出現妊娠惡阻,如嘔吐、胃脘脹滿等症狀,砂仁可溫暖脾胃,促進消化,緩解惡阻。
  2. 安胎止瀉:砂仁能調和脾胃,固攝中氣,有助於穩定胎兒,防止滑胎。同時,砂仁也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可預防孕婦腹瀉,保護胎兒安全。

砂仁在千金保胎丸中,與其他藥物配合,共同發揮保胎安胎的效果。

千金保胎丸中加入黃芩,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黃芩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的功效。孕婦懷孕期間,體內容易出現熱象,如口渴、便祕、煩躁等。黃芩可清泄體內積熱,使孕婦體內環境穩定,避免因熱毒上擾而導致胎兒不安、胎動頻繁等情況。
  2. 安胎止瀉:黃芩具有安胎止瀉的功效,可治療孕婦因脾胃虛弱、濕熱下注所引起的胎動不安、滑胎等症狀。黃芩能清熱燥濕,固澀止瀉,有效安胎,防止孕婦滑胎流產。

千金保胎丸中包含益母草,主要原因有二:

  1. 活血化瘀,止痛安胎: 益母草性味辛、微苦,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懷孕期間,胎兒生長發育會壓迫子宮,容易造成血瘀,導致腹痛、腰痠等症狀。益母草能活血化瘀,舒緩子宮收縮,有助於止痛安胎。
  2.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益母草亦具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懷孕期間,體質較為虛弱,容易受到外邪侵襲,導致發熱、水腫等症狀。益母草能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有助於改善孕婦的體質,維持胎兒正常發育。

千金保胎丸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腎固胎:杜仲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作用。孕婦胎氣虛弱、腰痠腿軟、胎動不安等症狀,服用杜仲可以補益腎氣,固攝胎元,穩定胎兒,防止流產。

二、益氣通絡:杜仲還具有益氣通絡、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氣血不足,經絡不通,容易導致胎兒營養不良,甚至出現胎停育。杜仲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營養物質運輸,有利於胎兒生長發育。

千金保胎丸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止嘔: 生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孕婦常因體虛脾胃寒弱而出現嘔吐、反胃等症狀,生薑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孕吐。

2. 行氣化瘀: 生薑具有行氣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孕期氣血運行不暢,易導致胎兒宮內缺氧,生薑可促進氣血流通,改善胎兒供氧。

此外,生薑還有健脾開胃、解毒消腫等功效,對孕婦整體健康也有益處。

千金保胎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健脾益氣,固攝胎氣: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胎氣不固,如孕期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進而穩定胎兒狀態。
  2. 補氣升陽,安胎止嘔: 白朮具有補氣升陽的作用,可提升脾胃功能,改善孕婦因脾胃虛弱導致的氣虛下陷,進而減輕孕期早孕反應,如噁心嘔吐等,安胎保胎。

千金保胎丸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止嘔: 陳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能理氣降逆,燥濕化痰,對於孕婦因脾胃氣逆而引起的妊娠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2. 健脾和胃: 陳皮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導滯的功效,能促進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幫助孕婦更好地吸收營養,為胎兒提供充足的營養供應。

總之,陳皮在千金保胎丸中發揮著理氣止嘔、健脾和胃的作用,有助於孕婦緩解孕期不適,促進胎兒健康成長。

千金保胎丸中加入續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固腎安胎:續斷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止血安胎之效。對於孕婦因腎氣不足、胎氣不穩而導致的胎動不安、小腹墜脹等症狀,續斷可起到固腎安胎的作用,使胎兒安穩著牀,避免滑胎流產。
  2. 補益氣血:續斷亦能補益氣血,對於孕期體虛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續斷可以增強體質,改善血液循環,有利於胎兒生長發育。

因此,續斷在千金保胎丸中起著固腎安胎、補益氣血的重要作用,有助於孕婦安全度過孕期。

千金保胎丸中加入香附,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安胎止嘔: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調經止痛、安胎止嘔的功效。孕婦常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胎氣不穩,出現胎動不安、孕吐等症狀,香附能理氣止痛,安胎止嘔,使胎兒安穩著牀。

二、疏肝理氣: 孕婦懷孕期間,體內激素水平發生變化,容易出現肝氣鬱結,導致情緒波動、易怒、乳房脹痛等症狀,香附能疏肝理氣,解鬱散結,緩解孕婦肝氣鬱結的症狀,有助於孕婦身心健康。

千金保胎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白酒,主要是因為白酒具有一定的助藥作用。首先,白酒的溶解性強,可以幫助藥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好地溶解與吸收,提高藥效。其次,白酒在中醫中被視為一種活血化瘀的藥物,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有效改善孕婦的微循環,進而保障胎兒的營養供應。再者,白酒有助於驅寒暖脾,對於一些因寒邪侵襲導致的流產或不適症狀,具有調理效果。在使用千金保胎丸時,白酒的加入使得整體方劑的功效得以增強,達到保胎、調理身體的目的。然而,需謹慎使用,以免過量或不當使用造成不良影響,特別是在孕期期間。

千金保胎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孕婦的某些不適症狀。其成分中包含人尿,這在中醫理論中具有特定的意義。人尿被認為是具養分和藥效的物質,富含氨基酸、維生素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可以起到滋養和調理作用。在古代中醫中,尿液常被視為人體的精華,因此利用人尿來調理身體,尤其是在孕婦需要特別呵護的情況下,助於穩定胎兒和改善孕媽的體質。

此外,人尿的使用也可看作是一種提升藥方療效的方式。經過特殊處理的人尿能夠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增強治療效果。中醫講究「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而人尿在這一方劑中可能扮演了重要的“君藥”角色,促進整個方劑的療效。因此,千金保胎丸中的人尿成分,從中醫理論的角度出發,是其獨特療效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千金保胎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女人受胎,氣血不足,中衝脈有傷,經二月而胎堕者」,其核心病機為衝任不固、氣血虧虛,導致妊娠早期(約兩個月)胎元失養而流產。中醫認為,「衝為血海,任主胞胎」,若氣血不足、衝任損傷,則胎元無以依附;此外,脾虛失運、肝鬱氣滯或腎精不充,均可能影響胎孕穩定。此方針對「氣血兩虛兼衝任不調」之證,以補益氣血、固衝安胎為主,佐以調肝理脾、益腎止血之法。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補血養胎,固衝止漏

  • 熟地黃(薑汁炒)、當歸(酒洗)、川芎:此三味為「四物湯」去白芍(恐其酸收礙胎),專攻補血調血。熟地滋陰填精,當歸養血和血,川芎活血行氣,使補而不滯。
  • 阿膠(蛤粉炒)、艾葉(醋制):阿膠補血止血,艾葉溫經止血,二者合用,針對陰血虧虛所致胎漏下血,兼能暖宮固衝。

2. 健脾益氣,資生化之源

  • 白朮(土炒):土炒增強健脾之效,補脾益氣以助氣血生化,為安胎要藥(如「安胎聖藥」黃芪配白朮)。
  • 陳皮、砂仁(炒):理氣和胃,防止滋膩礙脾,砂仁兼能安胎止嘔(如《本草綱目》載其「醒脾和胃,通滯氣」)。

3. 補肝腎,強筋骨以系胎

  • 杜仲(薑汁酒炒)、續斷(酒洗):二者均歸肝腎,補肝腎、強筋骨,為安胎常用藥對。杜仲偏溫補,續斷兼能行血續傷,防止胎元不固。

4. 清熱安胎,疏肝解鬱

  • 黃芩(條芩炒):清熱涼血,止血安胎,針對妊娠血虛生熱或胎熱不安(如《醫學入門》言其「安胎聖藥」)。
  • 香附(醋酒鹽水童便制):經四制後,柔肝解鬱而不傷陰,調暢氣機以助衝任和調。

5. 活血調經,防瘀滯傷胎

  • 益母草:雖有活血之性,但用量謹慎(與補血藥配伍),可防血虛成瘀,兼助子宮復舊。

6. 大棗為丸,米湯送服

  • 棗肉為丸:補脾和胃,益氣生津。
  • 米湯送服:顧護胃氣,助藥力吸收。

【整體方義】

此方以「補氣血、固衝任」為本,結合「健脾調肝、補腎止血」之法,標本兼顧:

  • 補血(熟地、當歸、阿膠)+益氣(白朮)→ 充養胎元。
  • 固衝(艾葉、續斷、杜仲)+清熱(黃芩)→ 穩定胎宮環境。
  • 理氣(香附、陳皮、砂仁)+防瘀(益母草)→ 調暢氣血,防滯礙胎。

適用於氣血虛弱、衝任不固之習慣性流產(滑胎),或妊娠早期胎動不安,見面色萎黃、乏力眩暈、腰酸腹墜、少量出血等症。透過氣血雙補、肝脾腎同調,冀使胎得血養、衝任得固,胎孕自安。

傳統服藥法


當歸(酒洗)2兩,川芎1兩,熟地(薑汁炒)4兩,阿膠(蛤粉炒)2兩,艾葉(醋制)1兩,砂仁(炒)5錢,條芩(炒)2兩,益母草2兩,杜仲(去根皮,薑汁、酒炒)4兩,白朮(土炒)4兩,陳皮1兩,續斷(酒洗)1兩,香附米2兩(醋、酒、鹽水、童便各浸2日,炒)。上為細末。煮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0丸,空心米湯送下。
節飲食,絕欲,戒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 孕婦及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千金保胎丸, 出處:《回春》卷六。 組成:當歸(酒洗)2兩,川芎1兩,熟地(薑汁炒)4兩,阿膠(蛤粉炒)2兩,艾葉(醋制)1兩,砂仁(炒)5錢,條芩(炒)2兩,益母草2兩,杜仲(去根皮,薑汁、酒炒)4兩,白朮(土炒)4兩,陳皮1兩,續斷(酒洗)1兩,香附米2兩(醋、酒、鹽水、童便各浸2日,炒)。 主治:女人受胎,氣血不足,中衝脈有傷,經2月而胎墮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