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孕丸

BAO YU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級》卷九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5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腎經 14%
脾經 14%
心經 12%
肺經 10%
胃經 9%
心包經 5%
膽經 5%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肝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心包經
膽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保孕丸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其滋陰補血、固腎安胎的功效。

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孕婦懷孕期間,體內陰血不足,容易導致胎兒不穩、先兆流產等症狀。熟地黃能滋補腎陰,益精血,固沖任,從而起到安胎保胎的作用。

此外,熟地黃還能改善孕婦貧血、乏力等症狀,並有助於胎兒的正常發育,因此成為保孕丸中重要的組成藥物。

保孕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項功效:

  1. 補血養血,滋養胞宮: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孕婦懷孕期間血虛易導致胎兒發育不良,而當歸可補血養血,滋養胞宮,促進胎兒生長發育,預防流產。
  2. 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胎盤發育: 當歸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子宮及胎盤的血液供應,有助於胎盤正常發育,保證胎兒獲得充足的營養和氧氣,從而提高孕婦的保胎成功率。

保孕丸中添加續斷,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補肝腎,固胎元: 續斷味甘苦,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止崩漏的功效。對於因肝腎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胎元不固、易流產等情況,續斷可以起到補益肝腎、固攝胎元的作用,有助於穩定胎兒,預防流產。
  2. 調經止痛,安胎: 續斷亦可調經止痛,對於因氣血瘀滯、經血不調所致的妊娠期腹痛、胎動不安等症狀,續斷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調經止痛、安胎的作用,有助於穩定胎兒,確保妊娠安全。

保孕丸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固攝胎氣: 白朮性溫,味甘苦,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精的作用。孕婦容易脾胃虛弱,導致氣血不足,容易出現胎氣不固、胎動不安等情況。白朮可以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氣血充盈,有助於固攝胎氣,防止流產。
  2. 補氣益腎,培補元氣: 白朮能補氣益腎,補益元氣,而孕婦懷孕期間,消耗較大,容易出現氣血不足、身體虛弱等情況。白朮可以補益元氣,增強孕婦抵抗力,有助於胎兒的正常發育,提高孕婦的懷孕成功率。

保孕丸中加入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血: 阿膠具有補血滋陰的功效,可改善孕婦體虛、氣血不足等狀況,有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
  2. 安胎: 阿膠能滋陰潤燥,緩解孕期常見的燥熱、胎動不安等症狀,有助於穩定胎兒,避免流產。

總體而言,阿膠在保孕丸中扮演著滋補氣血、安胎穩胎的重要角色,有助於孕婦和胎兒的健康。

保孕丸中加入香附,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止痛的效果。孕婦常因氣滯血瘀而出現腹痛、腰痠等症狀,香附能疏通經絡,調節氣血運行,緩解疼痛,有助於穩定胎兒。
  2. 安胎止嘔: 香附具有安胎作用,能穩定胎氣,預防流產。同時,香附也具有止嘔效果,能緩解孕婦孕吐的症狀,提高孕婦的舒適度,有利於胎兒的健康成長。

保孕丸方劑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理氣健脾:陳皮性溫,味辛,具有理氣健脾之效。孕期女性常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情況,陳皮可幫助理氣消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有利於胎兒生長發育。
  2. 安胎止嘔:陳皮亦具安胎止嘔的作用。孕婦常有妊娠反應,如噁心嘔吐,陳皮可理氣和胃,緩解孕吐,安胎保胎。

因此,保孕丸方劑中加入陳皮,不僅能調節孕婦脾胃,更能安胎止嘔,為孕期提供良好的營養和健康保障。

保孕丸中加入艾葉,主要基於其溫經止痛、散寒止血的功效。

艾葉性溫,入肝、脾、腎經,具有溫宮散寒、止血安胎的作用。對於因寒凝血瘀導致的胎兒不穩,如小腹冷痛、月經不調、妊娠早期出血等,艾葉可溫暖子宮,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有助於穩定胎兒,防止流產。

此外,艾葉還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有效預防感染,保障母體和胎兒的安全。

保孕丸中添加益母草,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

益母草性味苦辛,功能活血化瘀、調經止痛,對於孕婦來說,適量使用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子宮血液供應,增強子宮收縮力,預防流產。

然而,益母草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孕早期使用需謹慎,避免造成出血風險。因此,保孕丸中添加益母草,需根據孕婦體質和孕期階段,由專業中醫師進行配方和用量調整,確保安全有效。

保孕丸中加入川芎,主要考量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川芎具有行氣活血,通經止痛的特性,可改善子宮血液循環,緩解因氣血瘀滯導致的腹痛、腰痠等不適,有助於胎兒的穩定生長。此外,川芎還能促進子宮的收縮,有助於防止流產。

然而,川芎性溫,孕婦使用需謹慎,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避免因過量使用而造成不良影響。

保孕丸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孕婦在懷孕期間容易出現體內濕熱、血熱等情況,導致胎兒不穩。黃芩性寒,能清熱瀉火,降氣止血,可有效抑制體內熱邪,並幫助涼血止血,穩定胎兒,預防流產或早產。此外,黃芩還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幫助預防感染,保障母體和胎兒的健康。

保孕丸方劑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溫中暖脾,助消化:砂仁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消食導滯、行氣止痛的功效。孕期女性容易脾胃虛寒,導致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影響營養吸收。砂仁能溫脾暖胃,促進消化,改善食慾,有利於孕婦和胎兒健康。

二、行氣止痛,安胎保胎:砂仁能行氣止痛,緩解孕期常見的腹痛、嘔吐等症狀,尤其是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腹痛。此外,砂仁還能安胎保胎,防止胎動不安、滑胎等情況發生。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保孕丸」主治功效分析

古籍記載的主治功效:

根據《驗方新編》、《類證治裁》、《竹林女科證治》、《婦科秘書》、《絳雪丹書》、《胎產心法》、《古方彙精》、《婦人規》、《婦科玉尺》、《不知醫必要》、《景岳全書》等古籍記載,保孕丸的主要功效與主治為:

  • 安胎保產:用於治療婦女習慣性流產(小產),尤其是在懷孕初期(三個月左右)容易發生的墮胎現象。
  • 緩解腰背疼痛:妊娠期間因腎虛或胞胎不穩引起的腰背疼痛,服用保孕丸有助於緩解。
  • 固本培元:針對氣血兩虛、體質虛弱的孕婦,具有補益氣血,增強體質的作用,從而穩固胎元。

治療原理分析:

  1. 氣血虧虛與胎動不安:古籍中反覆強調,小產多因孕婦氣血不足,體質虛弱所致。氣虛則提攝無力,血虛則不能濡養胎兒,導致胎動不安,甚至墮胎。保孕丸的治療思路是針對氣血虧虛,著重補益。

  2. 腎虛與腰痛:古人認為「腎主胞胎」,腰為腎之府。懷孕期間腰痛與腎氣虛弱密切相關,腰痛嚴重則易導致胎墜。保孕丸通過補腎強腰,達到安胎的目的。

  3. 熱邪內擾:部分醫家認為,臟腑火熱,血分受熱也是導致胎動不安的原因之一。保孕丸雖然以補益為主,但亦有清熱之藥,使血氣清和,無火煎爍,達到安胎之效。

  4. 方藥配伍分析:保孕丸主要組成藥物為杜仲、續斷和山藥。

    • 杜仲:補肝腎、強筋骨,具有安胎作用。且經糯米炒過,能緩和藥性。
    • 續斷:補肝腎、續筋骨,可增強杜仲的安胎效果。酒洗可活血。
    • 山藥:健脾益氣,可助氣血生化。作為糊丸之用,可緩解藥性,更易吸收。
  5. 與其他安胎藥的比較:古籍中多次提及保孕丸與泰山磐石散,認為兩方皆有「奪造化之妙」。相較於艾葉、附子、砂仁等溫燥之品,保孕丸藥性平和,更適合氣血虛弱,又兼有內熱的孕婦。

綜合總結:

保孕丸主要通過補益氣血、補肝腎、強筋骨,達到安胎保產的目的。其治療原理是針對孕婦常見的氣血不足、腎氣虧虛,以及部分內熱等情況,通過平和的藥性,穩固胎元,減少流產風險。此方在古代被譽為安胎良方,適用於氣血虛弱、腰背疼痛、有習慣性流產史的孕婦。

傳統服藥法


熟地4兩,當歸4兩,川斷4兩,白朮4兩,阿膠2兩,香附2兩,陳皮1兩,艾葉1兩,益母草1兩,川芎1兩,黃芩1兩,砂仁5錢。
上以棗肉為丸。
每服3-4錢,米飲送下。
宜節飲食,戒惱怒,絕嗜慾,靜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 本方有活血作用,月經量過多者慎用。
  • 本方有溫燥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滑胎

相同名稱方劑


保孕丸, 出處:《醫級》卷九。 組成:熟地4兩,當歸4兩,川斷4兩,白朮4兩,阿膠2兩,香附2兩,陳皮1兩,艾葉1兩,益母草1兩,川芎1兩,黃芩1兩,砂仁5錢。 主治:婦人受孕,氣血不足,經三月而墮胎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