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湯

AI Y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肺經 17%
肝經 17%
心經 11%
腎經 11%
胃經 9%
三焦經 3%
大腸經 3%
膀胱經 1%
膽經 1%
心包經 1%
脾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對於[艾葉湯]中的人參成分,人參在此方中的作用是補氣固表,增強體質,適用於治療氣虛乏力、自汗等症狀。

艾葉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是為了調節脾胃功能,增強藥效。

艾葉性溫,擅長溫經止血、散寒止痛,但其偏於燥熱,易傷脾胃。茯苓則性平味甘,能健脾利濕,寧心安神,可緩解艾葉的燥熱之性,保護脾胃,使藥力更易於吸收,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茯苓還能加強艾葉的止痛作用,使藥效更顯著。

艾葉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是為了增強補氣健脾的效果

艾葉性溫,善於溫經止血、散寒除濕,但其補氣之力較弱。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因此,白朮與艾葉搭配,可以相輔相成,補益脾胃,增強抗病能力

此外,白朮還有固表止汗的功效,可以防止艾葉的發汗作用過於強烈,有助於穩定患者的體質。

艾葉湯方劑中,添加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活血止痛: 艾葉性溫,擅長溫經止血、散寒止痛,但單獨使用可能過於燥烈。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行氣、疏散風寒的功效,可緩解艾葉的燥烈,並增強其活血止痛的效果。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艾葉主要針對寒凝血瘀所致的病症,而川芎則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有助於艾葉藥力深入病竈,提高治療效果。

因此,川芎在艾葉湯中起到了協調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使其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疾病。

中藥方劑[艾葉湯]的組成中包含[當歸],因為當歸具有補血和調經的作用。當歸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由血虛引起的經痛,並且有助於調理月經不規則。它的補血效果能夠增強體內的血量,減少經血不足所引起的經期不適,使[艾葉湯]在補血和調理經期方面更加有效。

艾葉湯中加入白芍,主要考量其以下兩個方面:

  1. 緩解艾葉的燥熱之性: 艾葉性溫,具有溫經止血、散寒除濕的功效,但同時也容易引起燥熱。白芍性微寒,能滋陰涼血,與艾葉搭配,可緩解其燥熱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偏燥,對身體造成負擔。
  2. 協同止血效果: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能使血脈通暢,與艾葉共同作用,可以加強止血效果,適用於因血熱妄行導致的出血症狀。

艾葉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滋陰:艾葉性溫,偏於燥散,易耗血氣。熟地黃性寒,能滋陰補血,與艾葉相配,可起到寒溫相濟,陰陽調和的作用,平衡艾葉的燥性,避免傷陰耗血。
  2. 溫經止痛:熟地黃入血分,有溫經止痛之效,可助艾葉溫經止痛,尤其適用於寒凝血瘀導致的痛經、腹痛等症。

熟地黃的加入,不僅能使艾葉湯的功效更加全面,還能避免單味藥物的副作用,使藥效更加穏定。

艾葉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增強補氣固表功效: 艾葉性溫,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之效,但其補氣之力不足。而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功效,與艾葉相配,可增強補氣固表之效,使藥力更趨溫和,更易於人體吸收。
  2. 協調藥性,避免燥烈: 艾葉辛溫燥烈,容易耗氣傷陰。黃耆甘溫補氣,可中和艾葉的燥烈之性,使藥性更平和,避免對人體造成過大的刺激。

艾葉湯一般不會包含阿膠。阿膠為驢皮製成,性溫,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的功效,主要用於血虛、血燥、血瘀等症狀。而艾葉性溫,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寒性痛經、宮寒不孕等症狀。

兩者功效不同,使用場景也不一樣,因此艾葉湯中一般不會加入阿膠。若有特殊情況需要將兩者組合,需根據具體病情,由專業中醫師判斷是否需要加入阿膠,並制定相應的藥方。

艾葉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和中,調和藥性:艾葉性溫,具有溫經止痛、散寒除濕的功效,但容易燥熱。陳皮性溫,味辛,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能緩解艾葉的燥熱之性,使其藥性更平和,避免燥熱傷陰。
  2. 促進藥物吸收:陳皮中含有揮發油,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腸胃蠕動,有助於艾葉的有效成分更好地被吸收,提高藥效。

艾葉湯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香附味辛、苦,性溫,具有行氣解鬱、止痛的效果。艾葉則溫經止痛,兩者合用,可加強行氣止痛的效果,特別適用於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如痛經、腹痛等。
  2. 溫中止瀉:香附具有溫中散寒、止瀉的作用,與艾葉的溫經止痛作用相輔相成,可有效緩解寒凝氣滯、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

因此,香附加入艾葉湯,不僅能增強藥效,更能協調藥性,使藥效更佳。

艾葉湯中加入前胡,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疏風散寒,理氣止痛: 艾葉性溫,善於溫經散寒,止痛止血。而前胡則性微寒,長於疏散風寒,理氣止痛。二者相配,寒溫並濟,既能溫陽散寒,又能疏風理氣,對於寒邪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疼痛,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2. 增強藥效,協同作用: 前胡入肺經,能宣肺利氣,使艾葉的溫經散寒之效更易達於病所,從而加強藥效,提高療效。此外,前胡還能解表散寒,緩解艾葉可能帶來的燥熱之弊,使藥物更溫和,更易於人體接受。

艾葉湯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固本:杜仲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作用。艾葉則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二者合用,可增強補腎固本的效果,尤其適用於因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肢體乏力、月經不調等症。
  2. 溫陽散寒:杜仲具有溫陽散寒的功效,有助於艾葉溫經散寒的效果,加強對寒濕所致的疾病的治療。例如,對於因寒濕引起的腹痛、腹瀉、月經不調等症,艾葉湯加入杜仲可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艾葉湯中加入烏梅,主要是為了「收斂止血」和「調和藥性」。

艾葉性溫,擅長溫經止血,但容易耗傷津液。烏梅味酸,性寒,能收斂止血,並能滋陰生津,與艾葉的溫燥之性相配,起到調和的作用。此外,烏梅能緩解艾葉的燥熱之性,防止藥性過於偏燥,避免對腸胃造成刺激。因此,艾葉湯中加入烏梅,不僅有助於止血,更能保護腸胃,使藥性更加平和。

艾葉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 艾葉性溫,擅長溫經止血、散寒止痛,但其寒性較重,容易傷胃。生薑性溫,可溫中散寒,與艾葉搭配,可減輕艾葉對胃的刺激,增強其溫經止痛的效果,使藥性更為平和。
  2. 調和氣血: 生薑具有發散風寒、化痰止咳的作用,與艾葉搭配,可促進氣血循環,使藥效更容易滲透至病竈部位,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艾葉湯」組成包括:人參、茯苓、白朮、川芎、當歸、白芍、熟地黃、黃耆、阿膠、陳皮、香附、前胡、杜仲、烏梅及生薑。

  1. 人參:補氣益氣、生津止渴、補血、健脾益胃。

  2. 茯苓:利水消腫、健脾益氣、補血、安神。

  3. 白朮:補氣、健脾、益胃、燥濕利水。

  4.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止痛。

  5. 當歸:補血養血、活血化瘀、調經止痛。

  6. 白芍: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止汗。

  7.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

  8. 黃耆:補氣、升陽、固表、利水消腫。

  9. 阿膠:補血益氣、滋陰養血、止血化瘀。

  10. 陳皮:理氣和中、燥濕化痰、健脾益胃。

  11. 香附:理氣、解鬱、疏肝、止痛。

  12. 前胡:清化痰熱、止咳平喘、散風熱。

  13. 杜仲:補益肝腎、強筋骨、補氣。

  14. 烏梅:酸收澀精、斂肺止咳、止血、止瀉。

  15. 生薑:散寒發汗、健脾和胃、降逆止嘔。

「艾葉湯」具有補氣健脾、益氣養血、補益肝腎、活血化瘀、調理氣機、止咳平喘、安胎保胎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艾葉(炒)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黃連(去須)1兩,茯神(去木)1兩,桑耳1兩,代赭1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銼)1兩,白茅根(切)1兩,白芷1兩,阿膠(炒燥)1兩,白朮3分。
上為粗末。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5片,同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肺結核前列腺炎胰臟炎霍亂子宮崩漏百日咳低血壓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四肢麻痺癱瘓

相同名稱方劑


艾葉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八。 組成:艾葉(搗成末)1兩,阿膠(炙令燥)半兩。 主治:妊娠墮胎後,血出不止,腹痛。

艾葉湯, 出處:《普濟方》卷二三一。 組成:伏道艾葉、生薑各等分,杏仁(生,去皮尖)、松節明子木。 主治:男女虛勞咳嗽,痰涎不止。

艾葉湯, 出處:《聖惠》卷十。 組成:艾葉半兩(細銼,炒微黃),生乾地黃半兩,阿膠1分(杵碎,炒令黃燥,爲末)。 主治:傷寒衄血及吐血,連日不絕,欲死。

艾葉湯,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二。 組成:艾、參、苓、朮、芎、歸、白芍、熟地、黃耆、阿膠、陳皮、香附、前胡、杜仲、烏梅、生薑。 主治:益精。主治:妊娠二月,胎動不安。

艾葉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四五。 組成:艾葉(炒)半兩,白芍藥3分,熟乾地黃(焙)1兩,乾薑(炮)半兩,阿膠(炙令燥)1兩,甘草(炙)1分。 主治:墜墮顛撲,內傷臟氣,吐唾出血。

艾葉湯, 出處:《千金》卷二。 組成:艾葉2兩,丹參2兩,當歸2兩,麻黃2兩,人參3兩,阿膠3兩,甘草1兩,生薑6兩,大棗12枚。 主治:妊娠2月,中風寒,有所動搖,心滿,臍下懸急,腰背強痛,卒有所下,乍寒乍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