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桂烏湯

Jia Wei Sui W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祝漢臣方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8%
肝經 16%
心經 14%
胃經 13%
脾經 10%
腎經 7%
小腸經 5%
大腸經 3%
膽經 3%
三焦經 2%
心包經 2%
膀胱經 1%
肺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脾經
腎經
小腸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1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桂烏湯中加入桔梗,主要原因如下:

  1. 宣肺利咽:桔梗性味辛涼,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消腫排膿之效。桂烏湯主治風寒束肺,肺氣不宣之咳嗽,而桔梗的加入可以幫助宣暢肺氣,使痰液易於排出,進一步改善咳嗽症狀。
  2. 配合桂枝:桂枝性溫,善於散寒止痛,但容易出現汗出過多之弊。桔梗可與桂枝相配,起到發散風寒、宣肺止咳的作用,同時又能避免桂枝單用引起的汗出過多,使藥效更為協調。

加味桂烏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降火: 桂枝烏頭湯以溫陽散寒為主,而生地黃性寒,能滋陰降火,平衡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熱,損傷津液。
  2. 養血活血: 生地黃具有養血滋陰、涼血止血的功效,可以改善桂枝烏頭湯溫陽散寒後可能出現的燥熱、口乾舌燥等症狀,並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藥物吸收。

總之,生地黃的加入,既能平衡藥性,又能滋陰養血,使加味桂烏湯的療效更佳,更加安全有效。

加味桂烏湯中加入赤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瘀血: 赤芍具有涼血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桂烏湯以溫補腎陽為主,但對於一些寒凝血瘀的患者,單純溫補可能難以奏效,而赤芍的加入可以幫助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寒凝血瘀的症狀,增強療效。

2. 降低燥熱: 桂枝、烏藥等藥材性偏溫燥,長期服用可能出現燥熱之象。赤芍性涼,可以起到清熱涼血的作用,與其他藥材搭配,可以平衡藥性,避免燥熱傷陰,使藥效更加平和。

加味桂烏湯中加入牛蒡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疏散風熱,消腫止痛:牛蒡子性寒,味辛,具有疏散風熱、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改善因風熱上攻而引起的頭痛、鼻塞、咽痛等症狀,與桂枝、烏藥等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疏風散寒、溫通經絡的效果。
  2. 清熱解毒,利咽止痛:牛蒡子亦能清熱解毒,利咽止痛,對於因熱毒壅盛而導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配合方劑中其他清熱解毒的藥材,如金銀花、連翹等,可更有效地消除咽喉部的炎症反應,緩解疼痛。

加味桂烏湯中加入玄參,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玄參味甘苦性寒,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效。桂烏湯以桂枝、烏藥溫經散寒為主,加入玄參可平衡藥性,防止溫燥傷陰。

2. 滋陰潤燥:玄參還具滋陰潤燥之功效,可緩解桂烏湯溫陽化燥之弊,避免因溫補而造成燥熱之症。

加味桂烏湯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連翹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桂烏湯主要用於治療溫病初起,邪熱未深,或熱毒壅盛,症見發熱、咳嗽、咽痛等。連翹的加入可輔助桂枝、烏梅等藥物清熱解毒,並能消散邪熱在肺部的鬱結,改善症狀。
  2. 疏散風熱,兼治外感: 連翹亦能疏散風熱,對於溫病初期,兼有風熱外感的患者,連翹的加入可以有效緩解風熱邪氣對人體的侵襲,促進病邪的排出,加速疾病的康復。

加味桂烏湯中加入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熱通便,消腫止痛:芒硝性寒,味苦鹹,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消腫止痛之效。對於熱毒壅滯、腸胃積熱、便祕腹痛等症,芒硝可起到清熱瀉火、通利大便的作用,緩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適。
  2. 引藥下行,加強療效:芒硝性滑,能引藥下行,增強桂枝湯溫陽化氣、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寒溼凝滯、氣血運行不暢的病症,芒硝可促進藥物的滲透和吸收,提高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加味桂烏湯中加入芒硝,旨在通過其瀉熱通便、消腫止痛及引藥下行等作用,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加味桂烏湯中加入青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青黛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桂烏湯本身以溫補腎陽為主,加入青黛則可平衡其溫燥之性,避免燥熱傷陰,並可針對伴隨的熱毒症狀,如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
  2. 活血化瘀: 青黛除了清熱解毒外,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桂烏湯中加入青黛,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凝滯,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總而言之,加味桂烏湯中加入青黛,既可清熱解毒,又可活血化瘀,達到溫補腎陽、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綜合療效。

加味桂烏湯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解毒止痛: 黃連性寒,味苦,入心、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止痛的功效。桂烏湯本身以溫補為主,加入黃連可平衡藥性,防止溫補過度,同時可針對伴隨熱毒、疼痛的症狀,起到清熱解毒、止痛的作用。
  2. 抑菌止瀉: 黃連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抑制腸道內病菌生長,對於因熱毒或濕熱所致的腹瀉、痢疾等症狀,有良好的輔助治療效果。

「加味桂烏湯」中包含「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經散寒,通陽化氣: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通陽化氣的功效,能溫煦陽氣,驅散寒邪,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寒邪阻滯所致的肢體冷痛、脈象沉遲等症狀。
  2. 配合烏藥,增強療效: 烏藥性溫,味辛,能溫中止痛,理氣止痛。與桂枝相配,可協同作用,溫經散寒、理氣止痛,更有效地治療寒邪阻滯所致的脘腹冷痛、氣機阻滯等症狀。

因此,桂枝作為「加味桂烏湯」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溫經散寒、通陽化氣的作用,配合烏藥,增強療效,治療寒邪阻滯所致的相關病症。

加味桂烏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桂枝的辛溫燥性:桂枝性溫燥,易傷陰津,而白芍性寒涼,能緩解桂枝的燥性,防止其過度溫燥,避免損傷津液。
  2. 滋養營血,緩和桂枝的升散作用: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的功效,可以滋養營血,緩和桂枝的升散作用,避免過度升散,導致氣血上浮。

白芍的加入,使加味桂烏湯的藥性更加平和,更適合臨牀運用。

加味桂烏湯中加入丹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丹參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桂枝、烏藥等藥材溫陽通絡,但可能導致血行不暢,丹參加入可協調藥性,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改善心血循環,補益心氣:丹參能改善心肌微循環,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時具有益氣養血的作用。桂枝溫通心陽,烏藥行氣止痛,丹參的加入能增強心臟功能,補益心氣,更有效地改善心悸、胸悶等症狀。

加味桂烏湯中包含烏頭,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經散寒、止痛止咳: 烏頭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止咳的功效,可以治療寒邪凝滯經絡所致的肢體疼痛、腰膝冷痛、寒性咳嗽等症狀。
  2. 配合桂枝: 烏頭與桂枝相配,可以溫經散寒、扶正祛邪,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寒證的效力。桂枝溫經通陽,烏頭溫經散寒,二者合用,溫陽散寒,通絡止痛,增強療效。

總體而言,烏頭的加入,在溫經散寒、止痛止咳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配合桂枝,增強治療效果。但烏頭毒性較強,需嚴格控制劑量,並由專業醫師指導使用。

加味桂烏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緩解藥物副作用:桂枝、烏頭皆屬溫熱藥性,容易燥烈傷陰。甘草性甘平,入脾、肺經,能調和藥性,緩解桂枝、烏頭的燥熱之性,保護脾胃,防止藥物對人體的傷害。

2. 增強藥效,提高療效:甘草具有益氣健脾、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作用,能增強桂枝、烏頭的解表散寒、止痛祛風功效,提高整體療效。同時,甘草還能促進藥物吸收,使其更好的發揮藥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加味桂烏湯 」,組成為:桔梗,生地黃,赤芍,牛蒡子,玄參,連翹,芒硝,青黛,黃連,桂枝,白芍,丹參,烏頭,甘草。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它可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包括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水腫、淋巴水腫、膀胱炎、尿路感染、血熱瘀滯、月經不調、貧血、肝炎等。

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補氣、通經絡、安神、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活血化瘀方面,丹參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促進血液凝固。止血方面,丹參可增強止血活性、促進傷口癒合。調經方面,丹參可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養血安神,緩解經期不適。丹參雖功效顯著,但也有其禁忌,有出血傾嚮者、孕婦、哺乳期婦女、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黃連亦可清熱瀉火,清胃火、清肝火,用於治療胃火熾盛的嘔吐,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脇肋脹痛、嘔吐吞酸等症狀。黃連止嘔之功用本草皆載。黃連具有解毒功能,乃其寒涼苦燥之性使然。故黃連可清熱解毒,瀉火除煩,尤擅清解濕熱毒邪。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腸溜腹痛下痢。黃連止血、斂瘡、止瀉,功能更強。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亦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桔梗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排膿解毒、止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膿瘍、癤子、瘡瘍等疾病。

連翹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多種功效。在臨牀上,連翹主要用於治療熱入肺胃、熱盛化火、火熱上炎、外感風熱、溫病初起、熱入營血、熱入心包、高熱神昏、熱淋澀痛、瘡瘍腫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瘰癧、痰核、甲狀腺腫大、膿瘡、乳癰、水腫、尿少、浮腫、嘔吐、反胃等疾病。此外,連翹還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熱等作用,在臨牀上廣泛應用於各種疾病的治療。

芒硝性寒味苦鹹,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芒硝可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腎臟疾病、發熱、口渴、喉痛、便祕、腸道實熱積滯、大便燥結、瘰瘡、乳腺增生、甲狀腺腫等症狀。

牛蒡子性涼、味辛、苦,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等功效,臨牀上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咽喉腫痛、熱毒瘡瘍、感冒、水腫、腎疾、喉嚨疼痛、口乾舌燥、咳嗽、麻疹、風疹等病症。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玄參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玄參中的三萜皁苷、甜菜鹼和多醣等有效成分能清熱解毒,滋陰潤燥,並增強血管張力、降低血管滲透性,有助於緩解炎症反應;玄參還可以促進肝臟解毒酶的活性,促進代謝和排泄有害物質,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另外它也能增血管張力,防滲漏,減積聚;具抗炎、抗氧化作用,緩炎症、氧化損傷。

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烏頭性溫辛、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活絡止痛之功,常與五靈脂同用,治一切癱瘓風。

青黛為中藥清熱解毒之要藥,具有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溫毒發斑、產後熱痢下重、吐血、咯血等症狀。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青黛中的蒽醌類化合物具有清熱解毒、降溫除火之效;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涼血止血、斂瘡生肌之功。另外,青黛還能解毒除熱,消腫止痛,緩解疼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