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橘皮散

CHEN JU P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肺經 24%
心經 24%
腎經 23%
胃經 1%
大腸經 0%
肝經 0%
脾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陳橘皮散

陳橘皮散是中藥方劑之一,主要成分包括:橘皮、高良薑、茯苓、人參、甘草、檳榔。適用於小孩消化不良、腹脹、噁心嘔吐,也治背寒腳冷的症狀。

藥方組成介紹

  1. 橘皮:橘皮性溫、味辛,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作用。
  2. 高良薑:高良薑性溫、味辛,有溫中散寒、燥濕止痛、溫中止嘔、降氣止咳、行氣止痛等功效。
  3. 茯苓:茯苓性平、味甘淡,有健脾益氣、安心神、利水滲濕、消腫止瀉的作用。
  4. 人參:人參性微溫、味甘,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肺、補腎生津的作用。
  5. 甘草:甘草性平、味甘,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肺、潤肺止咳、清熱解毒的作用。
  6. 檳榔:檳榔味苦,有殺蟲、行氣、止痛的作用。

功效與主治

陳橘皮散具有健脾益氣、理氣化痰、降逆止嘔、溫中散寒的功效。可用於小孩消化不良、腹脹、噁心嘔吐,也治背寒腳冷的症狀。

總結

陳橘皮散是中藥方劑之一,由橘皮、高良薑、茯苓、人參、甘草、檳榔等藥物組成,具有健脾益氣、理氣化痰、降逆止嘔、溫中散寒的功效,可用於小孩消化不良、腹脹、噁心嘔吐,也治背寒腳冷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杏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1分(炙微赤,銼),紫蘇莖葉1兩。
上為散。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橘皮味辛、苦,性溫,入肺、脾經,具有理氣化痰、燥濕健脾的功效。高良薑味辛、性溫,入肺、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嘔的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肺、脾、腎經,具有健脾滲濕、利水消腫的功效。人參味甘、微苦,性平,入肺、脾、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生津止渴、益智健脾的功效。甘草味甘、性平,入心、肺、脾、胃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檳榔味辛、苦、甘,性平,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燥濕化痰、止嘔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溫燥之性,因此不宜長期服用。此外,本方含有檳榔,有一定的毒性,因此不宜過量服用。

相關疾病


消化不良動脈粥樣硬化氣喘心絞痛肺結核坐骨神經痛腳氣病霍亂大便秘結糖尿病腹中有鳴叫聲心內膜炎胃潰瘍五十肩心律不整胃及十二指腸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百日咳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陳橘皮散, 出處:《聖惠》卷六。 組成: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射乾3分,漢防己半兩,赤茯苓1兩,大腹皮1兩(銼),澤瀉3分,澤漆半兩,桑根白皮3分(銼)。 主治:肺氣攻四肢,腫滿疼痛。

陳橘皮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四。 組成: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川升麻1分,桑根白皮半兩(銼),麥門冬半兩(去心,焙),前胡1分(去蘆頭),川大黃1分(銼碎,微炒)。 主治:小兒痰壅結實,時欲嘔吐。

陳橘皮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八。 組成:陳橘皮1分(湯浸,去白瓤,焙),高良薑1分(銼),白茯苓半兩,人參1分(去蘆頭),甘草半分(炙微赤,銼),檳榔1分。 主治:小兒宿食不消,心腹脹悶,亦治嘔逆惡心,背寒腳冷。

陳橘皮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三。 組成: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1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令黃)1分,桑根白皮(銼)1分,甜葶藶(隔紙炒令紫色)1分,甘草(炙微赤,銼)1分。 主治:小兒咳嗽,咽中作呀呷聲。

陳橘皮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三。 組成:陳橘皮1分(湯浸,去白瓤,焙),桔梗1分(去蘆頭),貝母半兩(煨微黃),雞蘇1分,杏仁1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人參1分(去蘆頭)。 主治:小兒咳嗽,胸中滿悶,不欲乳食。

陳橘皮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一。 組成: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赤茯苓3分,枳實3分(麸炒微黃),人參半兩(去蘆頭),木香半兩,前胡3分(去蘆頭),白朮3分,厚朴3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檳榔3分,桂心半兩,川芎半兩,甘草1分(炙微赤,銼)。 主治:産後兩脅脹滿,心腹壅悶,不思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