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胃脹湯」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益氣健脾: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益氣補氣、健脾養胃之效。胃脹多由脾胃虛弱、氣機不暢引起,人參能補益脾胃之氣,促進消化功能,緩解胃脹不適。
- 扶正祛邪: 人參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扶助正氣,抵抗邪氣侵襲。胃脹常與脾胃虛弱、正氣不足有關,人參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有助於抵抗外邪,改善胃脹症狀。
胃脹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其利水滲溼、健脾寧心的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能利水滲溼,健脾寧心,對於脾胃虛弱、水濕停滯所致的胃脹、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茯苓還能緩解心悸、失眠等症狀,有助於改善因脾胃失調而引起的失眠、煩躁等症狀。總之,茯苓在胃脹湯中起到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胃脹、腹脹等症狀。
胃脹湯中添加橘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消脹: 橘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消脹的作用。胃脹多因氣滯、食積所致,橘皮能疏肝理氣,消食化積,有助於緩解胃脹,促進消化。
2. 和胃止嘔: 橘皮還具備和胃止嘔的功效。胃脹伴隨嘔吐時,橘皮能調理脾胃,和胃降逆,消除噁心嘔吐,使胃氣和順。
綜上所述,橘皮在胃脹湯中發揮著行氣消脹、和胃止嘔的功效,是治療胃脹的重要藥材之一。
胃脹湯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溫中散寒:乾薑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胃脹常因寒邪入侵,阻礙脾胃運化所致,乾薑可溫暖脾胃,驅散寒氣,緩解胃脹、疼痛等症狀。
- 化濕止嘔:乾薑還具有化濕止嘔的作用。胃脹常伴隨嘔吐,乾薑可溫化寒濕,燥濕止嘔,有助於緩解嘔吐症狀。
總之,乾薑在胃脹湯中起到溫中散寒、化濕止嘔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胃脹、嘔吐等症狀。
胃脹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緩解胃脹: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益氣、和中緩急、解毒生津之功效。它可以調和藥性,緩解胃脹氣,並保護胃黏膜,防止藥物對胃的刺激。
- 增強藥效,協同作用: 甘草可以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起到協同作用。例如,它可以與其他藥材一起,增強健脾益氣、行氣止痛的效果,更有效地緩解胃脹等症狀。
因此,甘草在胃脹湯中,既能緩解胃脹,又能增強藥效,起到重要的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胃脹湯」,主要成分介紹
* 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益氣補氣、養陰生津、寧心安神、健脾益胃等功效。
*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補肺、寧心安神等功效。
* 橘皮:味苦、辛,性溫,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燥濕化痰、止嘔等功效。
* 乾薑:味辛,性溫,歸脾、胃、肺經,具有溫中散寒、溫肺化痰、健脾益胃等功效。
* 甘草:味甘,性平,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等功效。
「胃脹湯」主治功效介紹
「胃脹湯」具有補益中氣、健脾益胃、消食和胃的功效。主治氣虛證,如胃脹氣、脘腹悶痛、食慾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狀。
總結
「胃脹湯」方劑主要成分包括人參、茯苓、橘皮、乾薑、甘草。具有益氣補氣、健脾益胃、理氣行氣、溫中散寒等功效。主治氣虛證,如胃脹氣、脘腹悶痛、食慾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人參1兩,茯苓2兩,橘皮2兩,乾薑2兩,甘草(炙)2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以水2升,於銅器中火上煮1沸,不能飲者,服1升,日3次。可長服。
胃服丸、補臟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胃脹湯性溫,不宜長期服用。
- 胃脹湯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 胃脹湯不宜與溫補性中藥同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胃脹湯, 出處:《千金翼》卷十五。 組成:人參1兩,茯苓2兩,橘皮2兩,乾薑2兩,甘草(炙)2兩。 主治:胃氣不足,心氣少,上奔胸中憒悶,寒冷,腹中絞痛,吐痢宿汁。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