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脾散

AN P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百一》卷二

熱性指數

30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胃經 22%
肺經 18%
心經 11%
腎經 6%
肝經 5%
大腸經 5%
三焦經 3%
膽經 1%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安脾散」

安脾散是由高良薑、木香、草果、胡椒、茯苓、白朮、丁香、人參、橘皮、甘草等藥物組成的中藥方劑,具有補氣健脾、理氣止嘔、化濕醒脾的功效,主治翻胃吐食物品,並吃食物時感到咽喉酸澀,口中吐出黃色的液體,曾經嘗試過各種治療方法都沒有治癒的人。

高良薑具有溫裡溫中、止嘔、活絡止痛、理氣行氣、降氣、補陽、健脾胃、治瘧、行氣止痛、鎮痛解熱等功效。

木香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草果具有芳香化濕、溫裡溫中、消食化積、治瘧、降氣、燥濕、解酒毒等功效。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胡椒具有溫裡溫中、補陽、解毒、降氣、溫中散寒、下氣消痰等功效。

人參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橘皮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安脾散藥方中,各味藥物協同作用,可以補氣健脾、理氣止嘔、化濕醒脾,是治療翻胃吐食物品,並吃食物時感到咽喉酸澀,口中吐出黃色的液體,曾經嘗試過各種治療方法都沒有治癒疾病的有效方劑。

傳統服藥法


高良薑1兩(以百年壁上土2-3合敲碎,用水2碗煮乾,薄切成片),南木半兩,香草果半兩(面裹煨,去殼),胡椒半兩,白茯苓半兩,白朮半兩,丁香半兩(懷乾),人參半兩(去蘆),陳橘皮(湯浸,去瓤)半兩,甘草(炙)1兩半。
上為細末。
每服2大錢,空心、食前米飲入鹽點服;鹽酒亦得。
翻胃:甲申之春,以事至臨安,寓止朱家橋詹翁店,詹翁年六十餘,苦翻胃,危殆,已治棺在床側,適予有宣司之辟,往別而去,其詹翁已不能言。及十一月自淮上歸,過其門,意此翁已不存,為之慘然,方訪問間,而此翁已出迎揖,見其顏色極紅潤,甚驚異之,問其所以,乃雲:官人此日離去,即有一州官來歇,得藥數服,遂無事。其後授得此方,昨以此在建康醫朱機宜新婦,及近日醫圓通觀維那,皆作效。

方劑組成解釋


  • 高良薑、木香、草果、胡椒:辛溫香燥,能溫中散寒,行氣止痛,降逆止嘔。
  • 茯苓、白朮:甘淡滲濕,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 丁香、人參、橘皮、甘草:辛甘溫平,益氣健脾,和胃降逆。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嘔吐噯氣

相同名稱方劑


安脾散,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四。 組成:白朮、白豆蔻仁(炒)、香附子(炒)、人參、甘草各等分。 主治:脾胃病。

安脾散, 出處:《百一》卷二。 組成:高良薑1兩(以百年壁上土2-3合敲碎,用水2碗煮乾,薄切成片),南木香半現 ,草果(面裹煨,去殼)半兩,胡椒半兩,白茯苓半兩,白朮半兩,丁香(懷乾)半兩,人參(去蘆)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瓤)半兩,甘草(炙)1兩半。 主治:翻胃吐食,及吃食咽酸,口吐黃水,曾經諸方不癒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