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益志湯中加入鹿茸,主要原因在於鹿茸的藥性與功效:
- 補腎壯陽,益精填髓: 鹿茸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可補腎陽虛,壯腎氣,填精髓,改善腦髓虛損,有助於提升記憶力和思維能力。
- 溫陽益氣,活血通絡: 鹿茸能溫補脾陽,益氣生血,改善氣血運行,活血通絡,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腦部供血,進而提升神經功能。
因此,益志湯中加入鹿茸,能起到補腎益腦,活血通絡,提升記憶力及思維能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因腎虛腦髓不足引起的神經衰弱、健忘、頭昏等症狀。
益志湯中包含巴戟天,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壯陽,益精填髓:巴戟天性溫,味甘辛,歸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的功效。益志湯主治心脾兩虛,神志恍惚,健忘失眠等症,巴戟天可補益腎氣,提升陽氣,促進精血生成,從而改善心脾虛弱,改善神志,提高記憶力。
- 助陽化氣,行氣活血:巴戟天亦具行氣活血之效,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脾氣血運行不暢,進一步改善心脾虛弱所致的諸症。此外,巴戟天還能助陽化氣,提高人體陽氣,改善神經系統功能,有助於提升精神狀態,改善失眠等症狀。
益志湯中包含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清熱: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益志湯中常因心火亢盛、神志不安而使用,生地黃可清心火、滋陰降火,使神志寧靜,改善心煩失眠等症狀。
- 養血安神:生地黃能養陰生津,並可入血分,改善血虛症狀。益志湯中常因血虛而導致神志不安、心悸失眠等,生地黃可滋養心血,改善血虛所致的神志不安、心悸失眠等症狀。
益志湯中包含枸杞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補益精血,滋養肝腎: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滋陰養血的功效。益志湯常用於治療肝腎陰虛所致的失眠、健忘、頭昏眼花等症狀,枸杞子的補益作用有助於改善肝腎功能,提高精血充盈度,從而緩解相關症狀。
- 提高智力,改善記憶:枸杞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物質,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並能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改善腦部功能,提高智力,增強記憶力。益志湯用於治療神志不清、記憶力減退等症狀,枸杞子的作用可以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療效。
益志湯中加入肉蓯蓉,主要基於其補腎壯陽、益精填髓的功效,與方劑整體的益智健腦、補益心腎的功效相輔相成。
肉蓯蓉性溫,味甘鹹,入腎、膀胱經,能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並能提高免疫力。益志湯中加入肉蓯蓉,可以增強腎陽,提升人體精氣,從而改善腦部供血、營養,提高記憶力、思維能力,達到益智健腦的效果。同時,肉蓯蓉還能補益心腎,改善心悸、失眠等症狀,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
益志湯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活血通絡,引藥下行:川牛膝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引血下行的功效。益志湯常用於治療腦部疾患,川牛膝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腦部供血,並將藥效引導至病竈部位,提高療效。
- 通利關節,祛風除濕:川牛膝還具有通利關節、祛風除濕的作用,可緩解因風濕痺痛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配合益志湯中的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益志湯中加入附子,主要原因有二:
- 溫陽補腎: 附子性熱,味辛,入腎、心、脾經。其溫陽之力可助於補益腎陽,對於腎陽虛所致的心神不寧、健忘失眠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回陽救逆: 附子具有回陽救逆之效,對於陽氣衰微、神志昏迷、脈微欲絕等危重症狀有起死回生之效。益志湯中加入附子,可增強整體方劑的回陽救逆之力,提升藥效。
因此,附子在益志湯中起到溫陽補腎、回陽救逆的關鍵作用,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治療心神不寧、健忘失眠的功效。
益志湯方中包含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振奮心陽: 桂枝性溫,入心經,具有溫陽散寒、振奮心陽的作用。益志湯旨在治療心神不寧、健忘、失眠等症,桂枝可溫煦心陽,改善心氣不足,從而改善心神失調,增強記憶力。
- 調和營衛,促進氣血流通: 桂枝具有調和營衛、促進氣血流通的功效。益志湯中的其他藥物如茯苓、遠志等,也具有健脾益智的作用,與桂枝相輔相成,共同促進氣血運行,使藥效更好地到達病竈,達到改善心神、增強記憶的效果。
益志湯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固精:山茱萸味酸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精縮尿之效。益志湯常用於治療腎虛精虧、遺精早泄、腰膝酸軟等症,而山茱萸可填精益腎,改善腎虛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 益氣安神:山茱萸不僅補腎,還有益氣安神的作用。益志湯多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健忘等症,而山茱萸可補益心脾,改善心神失養狀態,起到安神定志的效果。
益志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養血柔肝,緩解肝鬱:白芍性微寒,味酸苦,入肝脾經,能養血柔肝,緩解肝鬱氣滯。肝鬱氣滯可導致情緒波動,心煩易怒,而白芍能滋養肝血,疏肝解鬱,使心神安定,改善情緒。
- 收斂止汗,固澀止瀉:白芍有收斂止汗、固澀止瀉的功效。益志湯用於治療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而心悸怔忡往往伴隨盜汗,白芍能收斂固澀,減少汗液流失,有助於改善症狀。
益志湯中加入防風,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疏散風邪,止痛止癢: 防風性味辛溫,入膀胱經,具有疏散風邪、止痛止癢的功效。益志湯主治風邪外襲、頭風頭痛、肢體麻木、皮膚瘙癢等症,防風可以疏散風邪,緩解頭痛、麻木等症狀。
- 引藥上行,通達頭部: 防風可以引藥上行,通達頭部,幫助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益志湯中其他藥物主要針對頭部的症狀,防風可以起到引藥上行的作用,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有效地治療頭部的疾病。
益志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調和藥性: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調和諸藥、緩和藥性、減輕副作用的作用。益志湯中其他藥材性味較爲偏燥,例如遠志、茯苓等,加入甘草可以起到中和藥性、使藥效更柔和的作用。
二、增強藥效: 甘草能增強心脾功能,使氣血運行通暢,有助於益志湯的補益心脾、安神益智功效發揮。同時,甘草也具有抗炎、解毒作用,可以減輕其他藥材帶來的潛在副作用。
總而言之,甘草在益志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能調和藥性,又能增強藥效,使方劑更加安全有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益志湯 」
內文:
中藥方劑「 益志湯 」,主要成分是:鹿茸,巴戟天,生地黃,枸杞子,肉蓯蓉,川牛膝,附子,桂枝,山茱萸,白芍,防風,甘草,
益志湯主治功效是:右腎虛寒:右腎機能虛弱,寒冷,小便數:小便次數頻繁,腰脅引痛:腰部和肋骨部位疼痛,並延伸到其他部位,短氣咳逆:呼吸短促,咳嗽,氣息逆亂,四肢煩疼:四肢痠痛,疼痛不固定,耳鳴:耳內有聲音,面黑:臉色發黑,骨間熱:骨骼之間感到發熱,夢遺白濁:做夢時遺精,精液稀薄,目眩:頭暈眼花,諸虛睏乏:身體各個方面虛弱,疲倦乏力。
鹿茸: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助陽、益精血、強筋骨、壯筋骨的功效。主治腎陽虛衰,陽痿滑精,宮冷不孕,虛勞贏瘦,神疲畏寒,眩暈,耳鳴耳聾,腰背痠痛,筋骨痿軟,小兒五遲,女子崩漏帶下,陰疽等症。鹿茸還具有強筋骨、益精、補腎、固崩止帶的功效。
**巴戟天:**性溫、味甘、微苦,歸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風寒、止咳化痰、降氣、強筋骨等功效。臨牀上常被用於治療腎虛陽痿、遺精早洩、腰膝酸軟、風寒濕痹、關節痠痛、痰多氣喘、胸悶氣短、降氣止痛等症狀。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山茱萸:**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傳統功效。山茱萸能治療腎虛精虧引起的遺精、早泄、腰膝痠軟、月經過多、崩漏等症狀,以及眩暈耳鳴、腰膝痠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等症狀,以及內熱消渴。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牛膝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多種功效。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枸杞具有滋陰、補氣、益精、潤肺、補血養肝、補益肝腎、清肝明目和強筋骨的功效。
肉蓯蓉是一種傳統中藥,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之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 益志湯 」,主要成分是:鹿茸,巴戟天,生地黃,枸杞子,肉蓯蓉,川牛膝,附子,桂枝,山茱萸,白芍,防風,甘草, 主治功效是:右腎虛寒:右腎機能虛弱,寒冷,小便數:小便次數頻繁,腰脅引痛:腰部和肋骨部位疼痛,並延伸到其他部位,短氣咳逆:呼吸短促,咳嗽,氣息逆亂,四肢煩疼:四肢痠痛,疼痛不固定,耳鳴:耳內有聲音,面黑:臉色發黑,骨間熱:骨骼之間感到發熱,夢遺白濁:做夢時遺精,精液稀薄,目眩:頭暈眼花,諸虛睏乏:身體各個方面虛弱,疲倦乏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益志湯具有溫腎助陽、補益精血、強筋健骨的功效,但陰虛火旺、肺熱咳嗽、頭痛目赤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益志湯, 出處:《三因》卷八。 組成:鹿茸(酥塗炙,去毛盡)、巴戟(去心)、熟乾地黃(酒浸)、枸杞子、蓯蓉(酒浸)、牛膝(酒浸)、附子(炮,去皮臍)、桂心(不焙)、山茱萸、白芍藥、防風(去叉)、甘草(炙)各等分。 主治:右腎虛寒,小便數,腰脅引痛,短氣咳逆,四肢煩疼,耳鳴,面黑,骨間熱,夢遺白濁,目眩,諸虛睏乏。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