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皮飲

WU JIA PI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肺經 17%
腎經 16%
心經 12%
脾經 12%
胃經 6%
膀胱經 5%
小腸經 3%
膽經 1%
大腸經 1%
肝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膀胱經
小腸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五加皮飲中加入當歸,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調和氣血: 五加皮性溫,善於補益肝腎,但其偏於溫陽,容易出現燥熱之象。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加入當歸可中和五加皮的燥熱之性,同時補血活血,使藥力更加平和,更易於被機體吸收利用。
  2. 增強藥效,協同作用: 五加皮與當歸藥性相合,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五加皮補腎壯陽,當歸補血活血,二者合用,可達到補腎填精,益氣活血的功效,對於肝腎不足、氣血虧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月經不調等症具有較好的療效。

五加皮飲中加入木瓜,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脾益氣,助消化: 五加皮飲以補益脾腎為主,而木瓜味甘性平,能健脾胃、助消化,與五加皮相輔相成,增強補益效果。
  2. 舒筋活絡,通經絡: 木瓜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舒筋活絡,通經絡,與五加皮的補腎壯筋功效相協調,更能促進氣血運行,增強療效。

總之,五加皮飲中加入木瓜,不僅能提高藥效,更能協調藥性,使其發揮最佳的補益效果。

五加皮飲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滋陰降火,涼血止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五加皮性溫,味辛甘,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益氣壯陽的功效。二者配伍,可起到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的作用,平衡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熱。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五加皮性溫,可補肝腎、強筋骨,但同時也可能造成一些燥熱之症。生地黃的寒涼之性,可以起到清熱降火的作用,避免五加皮的燥熱之性傷陰,使藥物更溫和,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五加皮飲中加入熟地黃,主要是為了補益腎陰,與五加皮的補腎陽功效相輔相成,達到陰陽平衡的效果。

熟地黃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而五加皮味辛性溫,入腎經,具有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的作用。

將兩者搭配使用,可有效改善因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失眠等症狀,使腎陰腎陽得到調理,達到強壯身體的效果。

五加皮飲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相輔相成,增強祛風濕功效: 五加皮擅長補益肝腎,溫經壯骨,而羌活則以祛風濕、止痛、解表著稱。二者合用,可發揮協同作用,更有效地驅除體內風濕之邪,改善關節疼痛、麻木等症狀。
  2. 針對病因,標本兼治: 五加皮飲用於風濕痺痛,往往伴隨氣血不足、肝腎虧虛等問題。羌活不僅能祛除風濕,還具備疏散風寒、通絡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氣血循環,從根本上解決風濕痺痛的病因。

五加皮飲中加入薏苡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具有健脾利濕、清熱排膿的作用。五加皮性溫,擅長補益肝腎,與薏苡仁搭配,可避免單獨使用五加皮容易燥熱,同時也增強了其利水消腫的效果,有助於治療風濕痹痛、筋骨疼痛等病症。
  2. 清熱解毒:薏苡仁還能清熱解毒,配合五加皮,可以更有效地清除體內濕熱,進一步緩解風濕痹痛引起的疼痛和腫脹,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五加皮飲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祛風散寒,止痛止癢: 五加皮飲以補益肝腎、強壯筋骨為目的,但風寒之邪易傷筋骨,導致疼痛、麻木等症狀。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之效,可抵禦風寒侵襲,減輕疼痛,使補益效果更佳。

二、助五加皮行氣活血: 五加皮性溫,偏於補益,但其行氣活血之力不及防風。防風辛散,能助五加皮行氣活血,使補益藥力更易到達病所,發揮藥效,改善筋骨疼痛、麻木等症狀,提高療效。

五加皮飲中加入荊芥,主要是針對其疏風散寒、解表透疹的功效。五加皮飲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痺、筋骨疼痛等症,而荊芥性溫,能解表散寒,驅散風寒之邪,並能促進汗液排出,有助於解除表邪,緩解風寒濕痺所引起的疼痛。此外,荊芥還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進一步緩解疼痛。因此,五加皮飲中加入荊芥,可增強其祛風散寒、解表止痛的功效。

五加皮飲中加入赤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 赤芍具有涼血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風寒濕邪阻滯經絡而引起的疼痛,與五加皮等藥材相輔相成,促進氣血運行,舒筋活絡,改善肢體麻木、痠痛等症狀。
  2. 清熱解毒: 赤芍性寒,能清熱解毒,對於因濕熱瘀阻所致的疼痛、紅腫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平衡五加皮的溫補之性,避免藥性過於燥烈,使藥效更加溫和。

五加皮飲中包含苦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燥濕,解毒止癢: 苦參性寒,味苦,入肺、胃、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解毒止癢之效。五加皮飲常用於治療溼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病,如溼疹、皮炎等。苦參可以清熱解毒,燥溼止癢,與五加皮、黃柏等藥物協同作用,增強治療效果。
  2. 輔助五加皮補腎壯陽: 五加皮補腎壯陽,而苦參可以清熱解毒,防止五加皮補腎壯陽的藥性過於燥烈,避免出現上火、口乾舌燥等副作用。苦參與五加皮相配,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增強藥效,提高療效。

五加皮飲中加入風藤,主要是針對其 祛風濕、止痛 的功效。風藤性溫,具有溫經通絡、散寒止痛的功效,可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五加皮飲本身具有補腎壯陽、益氣固表、強筋健骨的功效,與風藤搭配,可加強其祛風濕、止痛的作用,進一步改善因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腰膝痠軟、四肢乏力等症狀,達到溫經散寒、舒筋活絡的目的。

五加皮飲中包含五加皮,乃因其藥性溫和,具有補益氣血、強筋壯骨、祛風濕之功效。

五加皮為五加科植物五加的根皮,其味辛、甘,性溫,入肝、腎經。其主要成分包含皁苷、多糖等,具有以下作用:

  • 補益氣血: 五加皮能補益氣血,改善體質,增強抵抗力。
  • 強筋壯骨: 五加皮可強筋壯骨,改善關節疼痛、腰膝酸軟等症狀。
  • 祛風濕: 五加皮可祛風濕,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

因此,五加皮在五加皮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能有效提升藥方的補益氣血、強筋壯骨、祛風濕的功效。

五加皮飲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1. 調和藥性: 五加皮性溫,甘草性甘,味平和,能調和五加皮的溫燥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偏燥而傷陰,使藥效更溫和,更易於人體吸收。
  2.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解毒生津的作用,能與五加皮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補益肝腎、強壯筋骨、活血通絡的功效,增強藥效,使治療效果更顯著。

五加皮飲中加入白僵蠶,是基於其祛風止痙、通絡止痛的功效。

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能疏散風邪止痙攣。五加皮飲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白僵蠶的加入,可以更有效地祛除風寒濕邪,緩解疼痛。同時,白僵蠶也能通絡止痛,有助於改善患者的肢體麻木、活動不便等症狀。

因此,白僵蠶在五加皮飲中,起到輔助主藥,加強療效的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五加皮飲」與楊梅綿花瘡風毒

  • 楊梅: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可以治療風毒引起的瘡癤。

  • 綿花瘡:一種皮膚病,表現為皮膚上出現紅色或白色的丘疹,有瘙癢和疼痛感。

  • 風毒:風邪與毒邪合而為一的致病因素,可以引起皮膚病、瘡癤等疾病。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2. 木瓜: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

  3.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4.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5.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6. 薏苡仁: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

  7.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8. 荊芥: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

  9. 赤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

  10. 苦參: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

  11. 風藤: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止痛。

  12. 五加皮:補益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利水消腫。

  13.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14. 白僵蠶: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

總結

中藥方劑「五加皮飲」主要成分包括當歸、木瓜、生地黃、熟地黃、羌活、薏苡仁、防風、荊芥、赤芍、苦參、風藤、五加皮、甘草、白僵蠶等,具有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可治療楊梅綿花瘡風毒。

傳統服藥法


當歸1錢,木瓜1錢,生地黃1錢,熟地黃1錢,羌活1錢,薏仁1錢,防風7分,荊芥7分,赤芍7分,苦參7分,大風藤7分,五加皮2錢,甘草5分,僵蠶5分。
上加土茯苓4兩,豬肉4兩,用水2大碗,煎1碗,食前溫服,滓再煎,連肉食之。若治風毒,口服此藥外,以此藥煎膏或丹收,或粉收貼之。
忌生冷、魚腥、牛肉、茶、酒、醋。所用土茯苓,忌鐵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小兒、哺乳期婦女慎用。

相關疾病


痲風 [漢生氏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五加皮飲, 出處:《景岳全書》卷六十四。 組成:當歸1錢,木瓜1錢,生地黃1錢,熟地黃1錢,羌活1錢,薏仁1錢,防風7分,荊芥7分,赤芍7分,苦參7分,大風藤7分,五加皮2錢,甘草5分,僵蠶5分。 主治:楊梅綿花瘡風毒;亦可煮酒以治結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