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生乾地黃湯」中包含「生地黃」的主要原因是:
- 滋陰降火: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瀉火之效。其性質偏於滋陰,適合陰虛火旺的患者。
- 配伍增效: 生地黃與乾地黃性味不同,生地黃滋陰清熱,而乾地黃則溫補腎陽,兩者配伍使用,相輔相成,可達到陰陽調和、滋陰降火的效果。
故「生乾地黃湯」中加入生地黃,可有效滋陰降火,配合乾地黃,達到陰陽平衡,達到更好的療效。
生乾地黃湯中,雖以生地黃為主藥,卻也包含熟地黃。此乃因生地黃性寒涼,偏於清熱涼血,而熟地黃性溫,偏於滋陰補血。兩者搭配,能取長補短,達到陰陽平衡的效果。
生地黃清熱涼血,適用於熱盛血瘀者;熟地黃滋陰補血,適用於陰虛血虧者。兩者合用,既能清熱涼血,又能滋陰補血,使藥效更全面,更能達到治病的目的。
生乾地黃湯中包含麥門冬,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麥門冬味甘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的功效。地黃性寒,滋陰補血,但偏於補腎陰。麥門冬的加入,可協同地黃滋陰潤肺,防止滋陰過於偏於腎陰,使滋陰效果更全面。
2. 清熱解毒:麥門冬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輔助地黃清熱涼血,緩解因熱毒引起的症狀。
總而言之,麥門冬的加入,使生乾地黃湯的滋陰功效更全面,並增添清熱解毒之效,更能有效治療陰虛火旺、肺燥咳嗽、心煩失眠等症。
生乾地黃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補血活血,滋陰潤燥:當歸味甘辛,性溫,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滋陰養血等功效。與地黃、生地黃搭配,可增強補血滋陰之力,並改善氣血循環,緩解因血虛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失眠等症狀。
二、相輔相成,協調藥性:當歸的辛溫之性可緩解生地黃的寒性,避免寒涼之氣過盛,而當歸的補血活血功效,亦可促進地黃滋陰潤燥的效用,使藥效更加協調、全面。
生乾地黃湯中加入枳殼,主要有兩個原因:
- 緩解地黃滋膩之性:地黃性寒滋膩,容易造成脾胃虛寒、消化不良。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具有破氣行滯、消積化痰的作用,可以幫助地黃行氣利濕,避免其滋膩之性阻礙脾胃功能。
- 促進藥物吸收:枳殼具有健脾消食的作用,可以促進脾胃的消化功能,幫助藥物更好地吸收和發揮作用。
因此,生乾地黃湯中加入枳殼,既能緩解地黃滋膩之性,又能促進藥物吸收,起到協調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
生乾地黃湯方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潤肺止咳:杏仁味苦性溫,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平喘之效。生乾地黃湯主治陰虛肺燥,乾咳少痰,咽乾口渴等症,杏仁可輔助地黃滋陰潤肺,緩解肺燥咳嗽。
- 宣肺通絡:杏仁還能宣肺通絡,對於因肺氣不宣導致的胸悶氣短、痰多粘稠等症狀亦有改善作用。生乾地黃湯中加入杏仁,可使藥效更加全面,更好地達到滋陰潤肺、宣肺通絡之目的。
「生乾地黃湯」方劑中加入防風,主要是為了緩解地黃滋膩之性,避免其過於滋膩而導致脾胃運化不暢,出現腹脹、便溏等症狀。
防風性辛溫,能發散風寒,同時兼具燥濕之功,可以化解地黃的滋膩之性,使其更好地滋陰潤燥,而不致於過於滋膩。此外,防風還能調節氣血流通,配合地黃滋陰,達到陰陽調和的效果。
因此,防風的加入,不僅能有效緩解地黃的副作用,更能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
生乾地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 地黃性寒,味甘苦,長期服用容易損傷脾胃,而甘草性甘,味平,能緩解地黃的寒性,避免其損傷脾胃,並使藥性更平和,利於人體吸收。
-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和藥性、調和諸藥的作用。與地黃同用,可增強地黃滋陰補血的功效,並使藥效更顯著,更好地發揮治療效果。
生乾地黃湯方劑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涼血止痛:赤芍性寒,味苦酸,入肝經,具有涼血止痛的功效。方中地黃滋陰補血,易致血瘀,加入赤芍可起到涼血活血,緩解地黃滋陰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瘀血疼痛。
- 清熱解毒:赤芍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可與地黃共奏清熱涼血,消腫止痛之功。此方常用於治療陰虛火旺所致的潮熱盜汗、口乾舌燥、心煩不寐等症,赤芍的清熱解毒作用,可助地黃滋陰降火,更加有效地緩解患者症狀。
主治功效
生乾地黃湯是一種中藥方劑,由生地黃、熟地黃、麥門冬、當歸、枳殼、杏仁、防風、甘草、赤芍組成。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麥門冬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
防風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生乾地黃湯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主治小兒疳蝕眼病,眼睛閉合打不開,畏光怕日,就算勉強睜開眼睛,就像得了內障一樣,霧濛濛的,看不清楚東西。
生乾地黃湯是一種有效的治療小兒疳蝕眼病的中藥方劑,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生乾地黃1兩,熟乾地黃1兩(並洗),麥門冬子半兩(去心),川當歸1分,枳殼1分(米泔浸一宿,麩炒),杏仁(湯泡,去皮尖,麩炒令赤)1分,防風1分,甘草(炙)1分,赤芍藥1分。
上(口父)咀。每服1大錢,水1小盞,以黑豆7粒煎至黑豆熟,去滓,通口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及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生乾地黃湯, 出處:《活幼口議》卷二十。 組成:生乾地黃1兩,熟乾地黃1兩(并洗),麥門冬子半兩(去心),川當歸1分,枳殼1分(米泔浸1宿,麸炒),杏仁(湯泡,去皮尖,麸炒令赤)1分,防風1分,甘草(炙)1分,赤芍藥1分。 主治:小兒疳蝕眼患,閉合不開,羞明怕日,及至開眼,有如內障,朦朦失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