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鬱湯

LIU Y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脾經 18%
胃經 16%
心經 13%
肝經 11%
膽經 4%
三焦經 4%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腎經 2%
大腸經 2%
肺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膽經
三焦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六鬱湯中加入香附,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六鬱湯主要針對肝鬱氣滯所致的胸悶、脅痛、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香附能疏肝理氣,調解氣機,緩解肝鬱所致的疼痛和不適。
  2. 行氣化濕,健脾和胃:香附還能行氣化濕,健脾和胃。六鬱湯中常配伍其他健脾和胃的藥材,香附能促進脾胃運化,改善食慾,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六鬱湯中包含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蒼朮味辛性溫,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六鬱湯主要針對六鬱症,其病機多為脾濕困脾,痰濕內阻。蒼朮可燥濕化痰,疏通脾胃,利氣行水,有助於改善痰濕阻滯的病症。
  2. 健脾開胃:蒼朮亦有健脾開胃的作用。六鬱症患者常伴有脾胃虛弱、食慾不振等症狀。蒼朮能健脾益氣,增進食慾,促進消化吸收,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

六鬱湯中加入神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化濕:神麴為麥麴菌發酵後的產物,具有行氣消食、燥濕化痰之效。六鬱湯主要用於治療氣鬱化火、濕阻中焦所致的諸症,神麴可助於行氣化濕,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解除濕熱之困。
  2. 健脾益氣:神麴含有蛋白酶、澱粉酶等消化酶,以及維生素B族等營養物質,可促進營養吸收,增強脾胃功能,起到健脾益氣的作用。六鬱湯中常因氣機不暢而影響脾胃運化,神麴的加入可補脾益氣,進一步促進氣機流通,改善整體氣血運行。

六鬱湯中加入梔子,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瀉火:梔子性寒,味苦,入心、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六鬱湯主治肝鬱氣滯、脾胃不和、心煩失眠等症,而梔子能清泄心火,降肝火,改善心煩、失眠、口苦等症狀,使心神安定,氣血調和。
  2. 解毒消腫:梔子亦可解毒消腫,對於因熱毒鬱積而引起的瘡瘍腫痛,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六鬱湯中加入梔子,除了清熱瀉火外,也能有效抑制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

六鬱湯中加入連翹,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散鬱結: 連翹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六鬱湯主要用於治療肝鬱氣滯、脾胃不和所致的胸悶脅痛、脘腹脹滿、食慾不振、情緒抑鬱等症。連翹能清熱解毒,消散鬱結,有助於疏肝解鬱、理氣止痛,改善肝鬱氣滯引起的諸多不適。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六鬱湯中其他藥物如柴胡、香附、枳殼等,也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連翹的加入,可以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清熱解毒、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作用,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六鬱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理氣解鬱: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解鬱、燥濕化痰之功效。六鬱湯旨在治療肝鬱氣滯所致的胸悶、脅痛、脘腹脹滿等症狀,而陳皮的理氣解鬱作用可疏肝解鬱,使氣機通暢,緩解胸悶、脅痛等不適。

二、健脾開胃: 陳皮還具有健脾開胃、消食化積的作用。六鬱湯中常配伍具有消食化積功效的藥物,如山楂、麥芽等,陳皮的加入可增強健脾消食之效,促進食慾,改善脾胃功能,從而更好地改善肝鬱氣滯所致的消化不良等症狀。

六鬱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解鬱: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行氣活血、通經止痛之效。六鬱湯以疏肝解鬱為主要功效,川芎可促進氣血運行,疏解肝氣鬱結,解除胸悶、脅痛、心煩等症狀。
  2. 活血化瘀:川芎亦可活血化瘀,改善氣血循環,有助於消除鬱結所導致的瘀滯,進一步促進肝氣疏泄,達到解鬱止痛的效果。

六鬱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清熱化痰的功效。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能清熱解毒,潤肺化痰,止咳平喘。六鬱湯症狀多為心脾兩虛、氣鬱痰阻,患者常伴有胸悶、心悸、咳嗽痰多等症狀。川貝母入方,可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有助於緩解氣鬱痰阻所致的胸悶、咳嗽等症狀,促進心脾氣血的恢復。

六鬱湯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消食化積的功效。六鬱湯旨在治療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食慾不振等症狀,枳殼可有效疏解肝氣,改善氣機運行不暢,達到通暢氣機、緩解胸脅疼痛的目的。
  2. 降逆止嘔:枳殼具降逆止嘔的作用,可緩解因肝氣鬱結導致的胃氣上逆、噁心嘔吐等症狀。六鬱湯中加入枳殼,有助於協同其他藥物,共同調理脾胃,改善消化功能,從而消除嘔吐不適,促進恢復健康。

六鬱湯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健脾利濕,寧心安神: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心、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功效。六鬱湯治療的是因氣鬱、血鬱、痰鬱、食鬱、濕鬱、火鬱等六鬱所致的諸症,茯苓可以健脾利濕,化解濕鬱,並通過寧心安神,緩解因鬱氣所致的胸悶、心悸、失眠等症狀。

2. 配伍增效: 茯苓與六鬱湯中其他藥物配伍,可增強療效。例如,茯苓與柴胡、枳殼等藥物配伍,可增強理氣解鬱的功效;與白朮、甘草等藥物配伍,可加強健脾益氣的作用。

六鬱湯中加入紫蘇梗,主要是因為其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

紫蘇梗味辛、性微溫,入肺、脾經。其揮發油成分具有解鬱散結、行氣止痛的作用,能有效緩解肝氣鬱結、胸悶氣滯、脘腹脹痛等症狀。此外,紫蘇梗還有解表散寒的作用,有助於緩解外寒內鬱所致的寒邪鬱滯。

因此,六鬱湯中加入紫蘇梗,可起到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患者肝氣鬱結、胸悶氣滯、脘腹脹痛等症狀。

六鬱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六鬱湯中多為苦寒藥性,容易傷脾胃,而甘草性甘平,能緩解藥物苦寒之性,避免傷及脾胃,使藥性更平和,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2. 增強療效: 甘草有解毒、調和、補脾益氣的功效,能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並緩解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例如,甘草能減輕黃連的苦寒之性,並能增強其清熱瀉火之效。

總之,甘草在六鬱湯中起著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主治功效


六鬱湯:中醫經典方劑,疏肝理氣,解鬱止痛

六鬱湯,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為中醫經典方劑之一,具有疏肝理氣,解鬱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各種症狀,如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

六鬱湯組成及功效介紹:

**1. 香附:**辛散苦降,入肝、脾經,具有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也可用於治療乳腺增生,甲狀腺結節等症狀。

**2. 蒼朮:**辛散苦溫,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虛濕困引起的脘腹痞脹,食慾不振,泄瀉痢疾,以及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

**3. 陳皮:**辛苦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常用於治療濕阻氣滯痰凝所致的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也可用於治療脾胃氣滯較甚,脘腹脹痛較劇者。

**4. 川貝母:**味甘微苦,性寒,入肺經,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肺熱燥咳,乾咳少痰,痰粘難咯,咯痰帶血等症狀,也可用於治療氣喘,咳嗽,痰多胸悶等症狀。

**5.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脾、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狀,也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

**6.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孕婦水腫,先兆流產,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也可用於治療失眠,多夢等症。

**7. 連翹:**味苦,性微寒,入心、肺、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多種功效。常用於治療熱入肺胃,熱盛化火,火熱上炎,外感風熱,溫病初起,熱入營血,熱入心包,高熱神昏,熱淋澀痛,瘡瘍腫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瘰癧,痰核,甲狀腺腫大,膿瘡,乳癰,水腫,尿少,浮腫,嘔吐,反胃等疾病。

**8. 梔子:**味苦,性寒,入心、肺、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心煩,失眠,心悸,口渴,黃疸,發熱,小便短赤,吐血,衄血,便血等各種熱證。

**9. 神麴:**味甘溫,性平,入脾、胃二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食積不化,腹脹腹痛,嘔吐,泄瀉等症狀,也可用於治療產後瘀血腹痛,小兒腹大堅積,食減嗜臥,口苦無味等症狀。

**10. 紫蘇梗:**性微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散寒解表,理氣寬中,消腫止痛,潤肺止咳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咳嗽氣喘,胸悶腹脹,脘腹疼痛,食慾不振,吐瀉痢疾等症狀。

**11.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益氣補虛,潤肺止咳,補中益氣,調和諸藥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六鬱湯適用症狀:

  1. 肝氣鬱結: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
  2. 脾虛濕困:脘腹痞脹,食慾不振,泄瀉痢疾等。
  3. 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咳嗽氣喘,胸悶腹脹,脘腹疼痛,食慾不振,吐瀉痢疾等。
  4. 肺熱燥咳:乾咳少痰,痰粘難咯,咯痰帶血等。
  5. 氣喘,咳嗽,痰多胸悶等。
  6. 熱入肺胃,熱盛化火,火熱上炎,外感風熱,溫病初起,熱入營血,熱入心包,高熱神昏,熱淋澀痛,瘡瘍腫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瘰癧,痰核,甲狀腺腫大,膿瘡,乳癰,水腫,尿少,浮腫,嘔吐,反胃等疾病。
  7. 食積不化,腹脹腹痛,嘔吐,泄瀉等症狀。
  8. 產後瘀血腹痛,小兒腹大堅積,食減嗜臥,口苦無味等症狀。

六鬱湯用法用量:

一般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用。

六鬱湯禁忌:

  1. 孕婦忌服。
  2. 脾胃虛寒者慎服。

六鬱湯總結:

六鬱湯是中醫經典方劑之一,具有疏肝理氣,解鬱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各種症狀,如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臨牀使用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辯證加減,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香附、蒼朮、川芎、炒梔、神曲、半夏。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六鬱湯有疏肝解郁、通窍聪耳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肝气郁结。此外,六鬱湯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因此孕妇、月經期女性、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六鬱湯, 出處:《醫學集成》卷一。 組成:香附、蒼朮、川芎、炒梔、神曲、半夏。 主治:氣閉耳聾。

六鬱湯, 出處:《醫學正傳》卷二引丹溪方。 組成:陳皮(去白)1錢,半夏(湯泡7次)1錢,蒼朮(米泔浸)1錢,撫芎1錢,赤茯苓7分,梔子(炒)7分,香附2錢,甘草(炙)5分,砂仁(研細)5分。 主治:解諸鬱。主治:鬱證。

六鬱湯, 出處:《古今醫鑑》卷四。 組成: 六鬱湯(《醫學正傳》卷二引丹溪方。)出處:《醫學正傳》卷二引丹溪方。組成:陳皮(去白)1錢,半夏(湯泡7次)1錢,蒼朮(米泔浸)1錢,撫芎1錢,赤茯苓7分,梔子(炒)7分,香附2錢,甘草(炙)5分,砂仁(研細)5分。主治:解諸鬱。主治:鬱證。 。 主治:解諸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