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解鬱湯

QING RE JIE Y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回春》卷五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胃經 17%
脾經 16%
肺經 14%
心經 12%
三焦經 5%
膽經 5%
大腸經 5%
心包經 2%
腎經 2%
肝經
胃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心包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清熱解鬱湯中加入梔子,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瀉火: 梔子味苦寒,入心、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效。它能清泄心、肝、胃之火,對於因熱邪鬱結於心、肝所致的煩躁不安、口苦咽乾、失眠多夢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2. 解鬱開竅: 梔子還具有解鬱開竅的作用,能通利心竅,使心火下降,達到解鬱安神之效。對於因熱邪鬱結於心、肝所致的心煩氣悶、神志不清等症狀,梔子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清熱解鬱湯中加入梔子,可以起到清熱瀉火、解鬱開竅的作用,有效改善因熱邪鬱結於心、肝所致的各種症狀。

清熱解鬱湯中加入枳殼,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疏肝理氣、行氣解鬱: 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解鬱之效。對於肝氣鬱結、胸悶氣滯、情緒煩躁等症狀,枳殼能有效緩解。
  2. 消食導滯、降逆止嘔: 枳殼亦能消食導滯,對於食積不化、脘腹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綜上所述,清熱解鬱湯中加入枳殼,可達到疏肝解鬱、消食導滯之目的,有助於整體方劑功效的發揮。

清熱解鬱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行氣活血、疏肝解鬱之功效。清熱解鬱湯多用於肝氣鬱結所致的鬱悶不舒、胸脅脹痛、頭痛目眩等症,川芎能幫助疏通肝氣,緩解鬱結,使氣機暢達,從而達到解鬱的效果。
  2. 活血止痛: 川芎還能活血化瘀,止痛消腫,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清熱解鬱湯中常加入其他活血化瘀的藥物,川芎可以增強其活血效果,協同作用,更有效地緩解病患的疼痛。

清熱解鬱湯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瀉火: 黃連性寒,味苦,入心、胃、肝、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的功效。對於肝火旺盛、心煩易怒、口苦口乾、失眠多夢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2. 解鬱安神: 黃連的苦寒之性,能抑制心火亢盛,使心神安定,從而起到解鬱安神的功效。對於情緒焦慮、鬱悶不舒、失眠多夢等症狀,也有不錯的療效。

因此,黃連在清熱解鬱湯中發揮着清熱瀉火、解鬱安神的重要作用,幫助緩解熱病所致的煩躁不安、心神不寧等症狀。

「清熱解鬱湯」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對於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脹滿、情緒抑鬱等症狀,香附能起到疏肝解鬱,緩解疼痛的作用。
  2. 配合清熱藥物,增強療效: 清熱解鬱湯的組成多以清熱藥物為主,而香附的加入不僅能解鬱,還能促進藥物的流通,使其更好地發揮清熱解毒的功效。同時,香附還能調和脾胃,避免清熱藥物傷及脾胃。

清熱解鬱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解鬱,疏肝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性溫和,能理氣解鬱,疏肝健脾,對於肝鬱氣滯所致的胸悶、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調和藥性,增進療效:陳皮性溫,能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對於清熱解鬱湯中其他寒涼藥物的寒性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使藥物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增進療效。

因此,陳皮的加入,不僅可以疏肝理氣,還能調和藥性,使清熱解鬱湯的功效更加完善,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清熱解鬱湯中加入乾薑,主要有以下原因:

  1. 辛溫解鬱,調和脾胃: 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解鬱化濕之效。清熱解鬱湯多用於治療肝鬱氣滯、脾胃不和所致的鬱悶、胸悶、食慾不振等症狀。乾薑能溫脾胃,助消化,同時又能解鬱氣,調和脾胃功能,使藥物更容易吸收利用。
  2.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清熱解鬱湯中一般會加入一些清熱解毒的藥材,如黃芩、梔子等,乾薑能與這些清熱藥材相配伍,既能緩解清熱藥材的寒性,又能溫中散寒,避免清熱藥材損傷陽氣,使清熱解鬱效果更佳。

清熱解鬱湯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理氣燥濕: 蒼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燥濕之效。對於肝鬱氣滯、脾胃不和所致的胸悶、脘腹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蒼朮能起到疏肝解鬱、理氣降逆、健脾燥濕的作用,使氣機通暢,脾胃功能恢復正常。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清熱解鬱湯中通常還會加入其他清熱解毒、疏肝解鬱的藥物,如柴胡、黃芩、梔子等。蒼朮的加入,可以與這些藥物相互配合,協同作用,使藥效更顯著,更好地達到清熱解鬱、和胃止痛的目的。

清熱解鬱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藥性,緩解其他藥材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如苦寒藥材的寒涼之性,使藥效更為平和,避免傷脾胃。
  2. 增強藥效: 甘草具備解毒、抗炎、止痛等功效,與其他藥材配伍,可以增強清熱解鬱的整體效果,使藥效更加顯著。同時,甘草也能增強體力,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清熱解鬱湯」

組成: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香附: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 梔子: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

主治功效:

胃部有鬱熱,心臟疼痛有一陣子了。

藥理作用:

  • 清熱解毒:甘草、蒼朮、陳皮、川芎、乾薑、黃連、香附、枳殼、梔子等中藥材均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幫助清除體內毒素,緩解炎症。
  • 活血化瘀:川芎、香附、枳殼等中藥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幫助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 理氣行氣:陳皮、川芎、香附、枳殼等中藥材具有理氣行氣的功效,可以幫助疏通氣機,緩解胸悶、腹脹等症狀。
  • 健脾益氣:甘草、蒼朮、陳皮、香附等中藥材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可以幫助增強脾胃功能,緩解消化不良等症狀。

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1劑,水煎服。

禁忌:

妊娠期婦女慎用。

注意事項:

  • 本方藥性偏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 服藥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 服藥期間如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總結:

中藥方劑「清熱解鬱湯」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理氣行氣、健脾益氣等功效,可以幫助改善胃部有鬱熱,心臟疼痛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心臟病心臟痛心絞痛胃及十二指腸炎慢性肝炎容易焦慮恐懼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手心腳心發熱容易憂鬱心情煩燥心胸煩熱

相同名稱方劑


清熱解鬱湯, 出處:《回春》卷五。 組成:梔子(炒黑)2錢,枳殼1錢(麸炒),西芎1錢,黃連1錢(炒),香附(炒)1錢,陳皮5分,乾薑(炒黑)5分,蒼朮(米泔浸)7分,甘草3分。 主治:心痛稍久,胃中有鬱熱。

清熱解鬱湯, 出處:《臨證醫案醫方》。 組成:龍膽草6g,丹皮9g,生地9g,白茅根15g,赤芍9g,白芍9g,銀柴胡9g,金銀花9g,連翹9g,山梔9g,竹葉6g,枳殼6g,鬱金9g。 主治:清熱涼血,舒肝解鬱。主治:慢性肝炎鬱熱型。肝區痛,有熱感,五心煩熱,舌尖紅,脈弦微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