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胃通滯湯

KAI WEI TONG ZH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0%
肺經 18%
脾經 16%
肝經 14%
心經 11%
膽經 4%
三焦經 4%
腎經 2%
膀胱經 2%
大腸經 2%
心包經 2%
胃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膽經
三焦經
腎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開胃通滯湯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降逆止嘔:梔子性寒,味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降逆止嘔之功效。對於因熱邪犯胃、氣機鬱滯所致的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梔子能清熱解毒,降逆止嘔,開胃增進食慾。
  2.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梔子同時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作用。對於因氣滯血瘀所致的脘腹脹痛、噯氣等症狀,梔子能疏通經絡,緩解疼痛,促進消化功能恢復。

因此,開胃通滯湯中加入梔子,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活血化瘀,有助於改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

「開胃通滯湯」中加入「神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化積:神麴為麥芽的發酵製品,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之效。針對因飲食積滯、脾胃不和引起的食慾不振、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神麴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幫助食物消化,改善脾胃功能,達到開胃通滯之效。
  2. 調和脾胃:神麴性溫和,能溫和脾胃,調和脾胃氣機,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對於因脾胃虛弱導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問題,神麴能起到溫補脾胃、增進食慾的作用。

「開胃通滯湯」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行氣止痛,疏肝解鬱: 香附味辛、苦,性溫,具有行氣止痛、疏肝解鬱的功效。對於因肝氣鬱結、脾胃失調導致的食慾不振、脘腹脹痛等症狀,香附能起到調理脾胃、促進消化、增進食慾的作用。
  2. 調和脾胃,促進消化: 香附能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並可緩解胃部脹氣、噁心等不適症狀,達到開胃通滯的效果。

開胃通滯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健脾,開胃消食: 陳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對於因脾胃氣滯、食積不消導致的胃口不佳、脘腹脹滿等症狀,陳皮能幫助理氣消滯,促進消化,開胃增食。
  2. 降逆止嘔,和胃止痛: 陳皮能降氣止嘔,對於脾胃氣逆導致的噁心嘔吐,以及胃痛、胃脹等症狀,陳皮可以起到和胃止痛的作用。

因此,陳皮在開胃通滯湯中起到理氣健脾、開胃消食、降逆止嘔、和胃止痛的作用,是方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開胃通滯湯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燥濕健脾,開胃消食:蒼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能燥濕化痰,健脾開胃,幫助消化積滯。對於脾胃濕阻,食慾不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蒼朮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2. 祛風除濕,通利氣血:蒼朮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對於因濕邪阻滯而導致的胃腸氣機不暢,腹痛腹脹,嘔吐等症狀,蒼朮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開胃通滯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方中可能含有較為辛辣或苦寒的藥材,加入甘草可以中和其烈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對胃腸造成過度刺激。
  2. 增強脾胃功能: 甘草具有健脾益氣、和中緩急的作用,能增強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促進食慾,有助於改善胃口不佳、消化不良等症狀。

「開胃通滯湯」方劑中加入黃芩,主要有兩個原因:

  1. 清熱燥濕: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若患者因濕熱內蘊導致脾胃不和、食慾不振,黃芩可清熱除濕,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
  2. 止嘔降逆:黃芩能降胃氣、止嘔吐,對於因濕熱上逆引起的嘔吐,黃芩能清熱降火,止嘔降逆,改善症狀。

總之,黃芩在「開胃通滯湯」中,主要發揮清熱燥濕、止嘔降逆的功效,以改善濕熱內蘊導致的脾胃不和、食慾不振、嘔吐等症狀。

開胃通滯湯中加入滑石,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利濕: 滑石性寒,能清熱利濕,對於因濕熱阻滯胃腸,導致食慾不振、脘腹脹滿等症狀,具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2. 除積化痰: 滑石還能利水滲濕,並能化痰止咳,對於因痰濕阻滯胃腸,導致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者,能起到化痰利濕、開胃通滯的作用。

因此,滑石在開胃通滯湯中,可以起到清熱利濕、除積化痰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胃腸功能,增進食慾。

開胃通滯湯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開胃止嘔: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邪阻滯所致的胃口不開、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症狀,乾薑能溫脾胃,促進消化,改善食慾,達到開胃通滯的效果。
  2. 助藥力,增強療效:乾薑可助其他藥材發揮功效,增強藥力。例如,與其他具有理氣消食作用的藥材配伍,可以加強其消食化積的效果;與其他溫中散寒藥材配伍,可以更有效地溫中散寒,改善脾胃功能。

「開胃通滯湯」方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開胃消食: 白芷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開胃消食之功,可改善食慾不振、脘腹脹滿等症狀,有助於提升食慾,促進消化。
  • 通竅止痛: 白芷氣味芳香,具有通竅止痛之效,可改善因胃腸氣滯引起的胸悶、腹痛等症狀,並有助於緩解食慾不振所導致的頭昏腦脹、精神不振等問題。

因此,白芷在「開胃通滯湯」方中可起到開胃通滯、消食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改善食慾不振、脘腹脹滿等症狀,達到整體調理胃腸功能的效果。

開胃通滯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行氣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行氣活血、止痛的功效。開胃通滯湯常用於治療脾胃氣滯,導致的食慾不振、腹痛等症狀,川芎能疏通氣機,緩解疼痛,促進消化。

二、活血化瘀: 川芎亦可活血化瘀,改善因氣滯血瘀導致的消化不良。對於胃脘脹痛、食積不化等症狀,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阻,幫助消化吸收。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開胃通滯湯」以梔子、神麴、香附、陳皮、蒼朮、甘草、黃芩、滑石、乾薑、白芷、川芎等藥材組成,主治腹痛,脈搏遲緩或沉伏,疼痛延伸到雙側肋部及肩背,不能俯身或仰臥,屬於氣滯,外感風寒較輕,不感到寒冷或發熱。

藥方組成與功效

  1. 梔子:味苦、寒,歸心、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
  2. 神麴:味甘、溫,歸脾、胃二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
  3. 香附:味辛、苦,歸肝、脾經。具有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等功效。
  4. 陳皮: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5. 蒼朮:味苦、辛,歸脾、胃、腎經。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6. 甘草: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7. 黃芩: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8. 滑石:味甘、寒,歸肺經、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消暑的功效。
  9. 乾薑:味辛、溫,歸肺、脾、胃經。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10. 白芷:味辛、溫,歸肺、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11. 川芎:味辛、溫,歸肝、脾、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總 080;

「開胃通滯湯」是以梔子、神麴、香附、陳皮、蒼朮、甘草、黃芩、滑石、乾薑、白芷、川芎等藥材組成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腹痛,脈搏遲緩或沉伏,疼痛延伸到雙側肋部及肩背,不能俯身或仰臥,屬於氣滯,外感風寒較輕,不感到寒冷或發熱的病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虛者慎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胃部不適等,使用前應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腹痛肩中部肩痛胰臟炎

相同名稱方劑


開胃通滯湯, 出處:《證治寶鑑》卷十一。 組成:山梔、曲、香附、陳皮、蒼朮、甘草、黃芩、滑石、乾薑、白芷、川芎。 主治:腹痛,脈結或伏,痛引兩脅及肩背,不可俯仰,屬氣滯,感輕而不寒不熱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