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桑葉在桑菊感冒片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功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 疏風散熱: 桑葉性寒,味甘,具有疏散風熱、清肺利咽的功效。對於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咽喉腫痛、咳嗽等症狀,桑葉能有效緩解。
- 宣肺止咳: 桑葉含有豐富的揮發油和多糖類物質,具有宣肺止咳的功效。對於風熱咳嗽,桑葉能有效化解痰液,緩解咳嗽症狀。
因此,桑葉作為桑菊感冒片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治療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咽喉腫痛、咳嗽等症狀,起到清熱解毒、宣肺止咳的作用。
桑菊感冒片中加入菊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菊花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對於風熱感冒引發的發熱、頭痛、咽痛、鼻塞等症狀,菊花能有效緩解。
- 平肝明目:菊花還有平肝明目的功效。風熱感冒容易引起眼睛乾澀、頭痛等症狀,菊花能起到緩解這些症狀的作用,使患者恢復舒適。
因此,桑菊感冒片中加入菊花,能夠有效地發揮清熱解毒、疏散風熱、平肝明目的作用,幫助患者緩解感冒症狀。
桑菊感冒片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連翹性寒,味苦,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咽喉腫痛、咳嗽等症狀,連翹能有效清熱解毒,消散熱毒,緩解症狀。
- 疏散風熱:連翹具有疏散風熱的功效,能幫助身體驅散外感風熱,進一步促進感冒的痊癒。與桑葉、菊花等其他清熱解毒的藥材配合使用,更能發揮協同作用,提高藥效。
桑菊感冒片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宣肺利咽: 桔梗性平,味辛甘,歸肺經,具有宣肺、利咽、排膿的功效。感冒初期,常伴有咽喉腫痛、咳嗽痰多等症狀,桔梗可以宣肺利咽,促進痰液排出,緩解咽喉不適。
- 引藥入肺: 方中其他藥材如桑葉、菊花等,主要作用於肺經,桔梗作為引經藥,可以引導其他藥材的藥力直達肺部,提高藥效,使藥物更有效地治療感冒。
總而言之,桔梗的加入,既能緩解感冒症狀,又能引導其他藥物直達病竈,提高藥效,對於治療感冒具有重要作用。
桑菊感冒片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的功效。杏仁味苦性溫,入肺經,具有降氣止咳、潤肺宣肺的作用。
感冒時,若伴有咳嗽、痰多等症狀,杏仁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其潤肺之性,能滋潤肺燥,使痰液易於咳出;降氣之性,能宣通肺氣,利於肺氣下降,促進痰液排出。因此,在桑菊感冒片中加入杏仁,可加強其清熱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
桑菊感冒片中加入蘆根,主要是為了清熱利尿,宣肺止咳。
蘆根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生津、除煩止渴、利尿通淋的功效。感冒初期,患者常伴有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蘆根能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緩解這些不適。此外,蘆根還能利尿通淋,有助於排出體內毒素,減輕肺部的負擔,促進炎症消退,達到宣肺止咳的效果。
桑菊感冒片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緩解藥性,調和諸藥: 甘草性甘平,味甘,具有緩解藥物毒性、調和藥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桑菊感冒片中含有較多寒涼藥材,如桑葉、菊花等,加入甘草可以減輕寒涼之性,避免藥性過寒對脾胃造成損傷,使藥效更加溫和。
- 增強療效,助於止咳: 甘草具有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的功效,與桑葉、菊花等藥材配合,可以更有效地治療風熱感冒所引起的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使藥效更加全面。
桑菊感冒片中加入薄荷,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表,疏風散熱: 薄荷性涼,味辛,入肺經,具有清熱解表、疏風散熱的功效,可有效緩解風熱感冒初期發熱、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
- 開竅醒神,止痛止癢: 薄荷能清利頭目,醒腦提神,亦能止痛止癢。對於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咽喉疼痛等症狀,薄荷可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桑菊感冒片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源自清代《溫病條辨》之「桑菊飲」,主治外感風熱初起,症見發熱頭痛、咳嗽咽痛、口乾微渴。其特點在於病邪偏表,熱象不重,以肺系症狀(咳嗽、咽喉不適)為主要表現。吳鞠通謂此方「辛涼輕劑」,專治「太陰風溫,但咳,身不甚熱,微渴者」。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君藥:桑葉、菊花
- 桑葉味甘苦性寒,入肺肝經,能疏散風熱、清肺潤燥。
- 菊花辛甘微寒,善清上焦風熱,兼平肝明目。
- 二者相須為用,輕清上浮,專解肺經風熱,針對發熱頭痛、目赤等表證。
臣藥:連翹、薄荷冰
- 連翹苦微寒,清熱解毒,散結消腫,助君藥透邪外出,尤擅治咽喉腫痛。
- 薄荷冰(薄荷素油)辛涼透表,利咽醒腦,增強解表之力,針對鼻塞、頭目不清。
佐藥:杏仁、桔梗、蘆根
- 杏仁苦溫潤降,宣肺止咳,與桑葉一宣一降,調暢肺氣以平咳逆。
- 桔梗辛苦平,開提肺氣而化痰利咽,與甘草配伍為「甘桔湯」底方,專治咽喉疼痛。
- 蘆根甘寒,清熱生津止渴,防熱邪傷陰,針對口乾症狀。
使藥:甘草
- 甘緩和中,調和諸藥,兼能清熱解毒,助桔梗利咽。
三、組方邏輯與功效推導
此方體現「輕清宣透」之理,注重「上焦如羽,非輕不舉」的溫病治療原則:
- 解表與清熱並重:桑葉、菊花、薄荷冰解表透邪,連翹、蘆根清熱生津,表裡同治但偏重疏表。
- 宣降肺氣以止咳:桔梗上行宣肺,杏仁下行降氣,恢復肺臟宣降功能,契合咳嗽病機。
- 兼顧津液與咽喉:蘆根保津,甘桔湯護咽,預防火熱傷陰。
全方藥性平和,以疏風清熱為主,宣肺止咳為輔,適於風熱犯肺之輕證。現代應用於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初起階段,尤其適合以咳嗽為突出表現者。
傳統服藥法
桑葉800兩,菊花320兩,連翹480兩,桔梗640兩,杏仁640兩,蘆根640兩,甘草256兩,薄荷冰1兩2錢8分。
散溫解表,清熱止咳。
取桔梗五百一十二兩,軋為細粉。取桔梗粉末與桑葉、菊花七倍量,用60%乙醇按澎漉法提取,濃縮稠膏約三百二十兩。將杏仁壓榨去油,取杏仁餅約三百五十兩,用85%以上乙醇加熱回流提取二次,濃縮膏約九十六兩。取連翹、蘆根用提取法提取二次,合併濃縮稠育約二百二十四兩。粗提甘草酸,混合,制粒,壓片。
每服4-8片,溫開水送服,日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慎用。
-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 本品性味寒涼,體虛、脾胃虛寒者慎用。
- 本品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桑菊感冒片, 出處:《中藥制劑手冊》。 組成:桑葉800兩,菊花320兩,連翹480兩,桔梗640兩,杏仁640兩,蘆根640兩,甘草256兩,薄荷冰1兩2錢8分。 主治:散溫解表,清熱止咳。主治:感冒風寒,發熱頭痛,咳嗽口渴,咽喉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