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上湯

QING SHA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名家方選》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1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9%
胃經 17%
脾經 11%
肝經 11%
心經 11%
三焦經 5%
膽經 5%
小腸經 5%
肺經
胃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三焦經
膽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清上湯中加入桔梗,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宣肺利咽: 桔梗味辛甘,性平,歸肺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止咳之功效。清上湯主要用於治療風熱犯肺、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而桔梗的宣肺利咽作用能幫助清熱解毒,使痰液易於咳出,緩解咽喉不適。
  2. 利氣通絡: 桔梗還具有利氣通絡的作用,能促進氣血運行,幫助藥物更好的到達病竈部位。清上湯中多含有其他清熱解毒的藥物,加入桔梗能夠起到引藥上行,使藥物更好的發揮功效。

清上湯方劑中加入香附,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清上湯多用於治療上焦實熱,而肝鬱氣滯是導致上焦實熱的重要因素之一。香附能疏肝理氣,解鬱化滯,有助於改善肝鬱氣滯,從根本上解決上焦實熱的問題。
  2. 調和氣血,促進血液循環: 香附不僅能理氣解鬱,還能調和氣血,促進血液循環。上焦實熱往往伴隨氣血運行不暢,導致頭昏腦脹、目赤口渴等症狀。香附能調和氣血,改善血液循環,從而緩解上焦實熱症狀,達到清熱解毒、改善頭昏目眩等效果。

「清上湯」方劑中包含連翹,乃因其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

連翹味苦性寒,入肺、心經,善於清泄上焦熱邪。其苦寒之性,可直達上焦,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對於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此外,連翹亦可用於治療疔瘡腫毒、乳癰、目赤腫痛等症,其清熱解毒之效,可有效消散上焦之熱毒,達到清上止痛的效果。

清上湯方劑中加入薄荷,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表,疏散風熱: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表、疏散風熱之功效。對於因風熱上攻所致的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症狀,薄荷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開竅醒神,清利頭目:薄荷芳香濃烈,能開竅醒神,清利頭目。對於風熱上擾、頭昏腦脹、鼻塞不通等症狀,薄荷可以起到醒腦開竅、通竅止痛的作用。

因此,清上湯方劑中加入薄荷,不僅能清熱解表,還能疏散風熱,開竅醒神,清利頭目,有助於改善因風熱上攻所致的各種症狀。

清上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1. 調和藥性: 清上湯多用寒涼藥物,容易傷脾胃。甘草味甘性平,能緩解寒涼藥性對脾胃的損害,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使藥物更平和,更易於人體吸收。
  2. 增強療效: 甘草能解毒,緩解藥物毒性,同時還能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提高藥物的利用率。例如,甘草能增強黃芩的清熱解毒效果,使藥效更顯著。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清上湯」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綜合《醫方簡義》、《瘍醫大全》、《名家方選》、《葉氏錄驗方》等古籍文獻,可對中藥方劑「清上湯」的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進行如下分析:

主治功效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名家方選》明確指出清上湯主治「頭面諸病,屬血熱者」。《醫方簡義》亦提及「吐咳咯衄,牙宣舌血等症」,顯示本方具有清熱涼血,止血之效。這些症狀多由血熱上擾,迫血妄行所致。
  •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瘍醫大全》提到本方可治「風熱上攻,眉稜骨痛」。《葉氏錄驗方》則稱其有「化風墜痰,清頭目,利膈」之功。此說明清上湯能疏散風熱邪氣,使頭目清爽,並能化痰開膈。
  • 疏肝解鬱,調經止痛: 清上湯組成包含香附,香附具有疏肝解鬱,調經止痛之功,因此本方在治療血熱之餘,亦能兼顧肝氣鬱結所致之症狀。
  • 宣肺利咽,祛痰止咳: 本方配伍桔梗,桔梗能宣肺利咽,祛痰止咳,故可治療因熱邪犯肺所致之咳嗽、咽痛等症。

治療原理分析

清上湯的治療原理,主要在於針對「血熱上擾」及「風熱上攻」兩個病機進行治療,其組方配伍體現了以下幾個方面:

  1. 清熱涼血,釜底抽薪: 本方針對「血熱」病機,運用連翹清熱解毒,涼血散結,直擊病本,使血分之熱得以清除。
  2.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薄荷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使風熱之邪得以疏散,頭面之症得以緩解。
  3. 宣肺利咽,祛痰止咳: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止咳,可以緩解因熱邪犯肺所致的咳嗽、咽痛等症狀。
  4. 疏肝解鬱,調暢氣機: 香附疏肝解鬱,可使肝氣調暢,氣機通利,有助於改善因情志不遂所致的肝鬱化熱。
  5. 調和諸藥,協同增效: 甘草調和諸藥,使諸藥各司其職,發揮協同作用,使全方藥效更加全面。

總結

綜上所述,清上湯以其清熱涼血,疏散風熱,兼顧疏肝解鬱、宣肺利咽之功,針對血熱上擾、風熱上攻之病機,能夠有效治療頭面諸病屬血熱者、風熱上攻所致的眉稜骨痛、及吐咳咯衄、牙宣舌血等症狀。本方配伍精妙,選藥精當,在清熱解毒的同時,亦能兼顧氣機的調暢,故能廣泛應用於臨牀,治療多種頭面疾病。雖然《醫方簡義》提及「六淫所傷」,可在清上湯基礎上加減變化,但其核心治療原則仍以清熱、疏風為主。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具有清熱解表、疏風散熱的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2. 本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3. 本方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口乾、便秘、腹脹等副作用,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咳嗽舌上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清上湯, 出處:《名家方選》。 組成:四物湯合三黃湯加山梔子、桔梗、香附、連翹、薄荷、甘草。 主治:頭面諸病屬血熱者。

清上湯, 出處:《醫方簡義》卷三。 組成:瓜蔞仁(炒)4錢,海石1錢,梔子炭3錢,杏仁(光)3錢,煅石膏2錢,黃芩(炒)1錢,茜草1錢,生牡蠣4錢。 主治:六淫侵上,吐咳咯衄,牙宣舌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