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風湯

QU FE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秘傳大麻風方》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心經 13%
肝經 13%
膀胱經 11%
腎經 8%
脾經 8%
胃經 8%
膽經 5%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肺經
心經
肝經
膀胱經
腎經
脾經
胃經
膽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驅風湯中包含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活血、止痛的功效。驅風湯多用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頭風、肢體麻木等症,川芎可以疏通經絡,驅散風寒濕邪,達到止痛的效果。
  2. 活血化瘀: 川芎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瘀血阻滯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驅風湯中常配合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共同發揮驅散風邪、活血化瘀的作用。

驅風湯中包含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祛風散寒: 羌活性溫,味辛,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驅風湯主治風寒表證,羌活能有效驅散外邪,解除風寒所致的頭痛、鼻塞、肢體痠痛等症狀。
  2. 疏通經絡: 羌活能通經絡,活血化瘀,有助於疏通因風寒阻滯而引起的經絡不通,改善氣血循環,從而達到止痛、解痙的效果。

因此,羌活是驅風湯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其祛風散寒、疏通經絡的功效,能有效治療風寒表證,緩解患者的病痛。

驅風湯中包含獨活,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特性:

  1. 祛風濕止痛: 獨活性溫,味辛,入肝、膀胱經,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驅風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風濕痹痛、肢體麻木、關節疼痛等症狀,獨活的祛風濕止痛功效能直接對症,有助於緩解患者的疼痛。
  2. 疏通經絡: 獨活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改善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痺痛、麻木等症狀。驅風湯中加入獨活,可提升方劑的疏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的效果,進一步增強療效。

總而言之,驅風湯中加入獨活,是基於其祛風濕止痛、疏通經絡的功效,能夠有效緩解風寒濕邪所致的各種症狀,提升方劑的療效。

驅風湯中包含防風,主要由於防風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1. 祛風止痛: 防風味辛性溫,入膀胱經,擅長疏散風邪,止痛止癢,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身痛、肢體麻木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2. 發表透疹: 防風亦有發表散寒的作用,能促進汗液排出,對於風寒感冒、麻疹初起等症,可以幫助患者發汗解表,促進病情好轉。

因此,驅風湯中加入防風,可以起到祛風止痛、發表透疹的功效,有助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相關疾病。

驅風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方面的考量:

  1. 調和藥性: 驅風湯多用辛溫燥烈之品,容易傷陰耗氣。甘草性甘平,味甘而質潤,能緩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防止傷及正氣。
  2. 增強藥效: 甘草有調和脾胃,益氣補中之效,能增強其他藥物的藥效。同時,甘草可解毒,有助於減輕驅風藥物的副作用,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驅風湯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連翹性寒,味苦,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驅風湯常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風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連翹可以清熱解毒,消散風熱邪氣,緩解炎症。

2. 疏散風熱:連翹能疏散風熱,使邪氣從體表宣洩而出,達到驅風散寒、消腫止痛的效果。配合驅風湯中其他藥材,可以更好地達到治療風熱感冒的目的。

總之,連翹在驅風湯中起到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使其更能有效治療風熱感冒等病症。

驅風湯中加入當歸,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當歸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局部組織的血液流通,有助於驅除風邪,緩解疼痛。
  2. 補血養血,調和氣血:當歸能補血養血,使氣血充盈,氣血充足則能抵抗風邪入侵,有助於驅風止痛,提升身體抵抗力。

因此,在驅風湯中加入當歸,能起到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以及補血養血、調和氣血的功效,進一步提升驅風止痛的療效。

驅風湯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一、清熱瀉火,解毒消腫: 梔子性寒,味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之效。驅風湯多用於治療風熱之邪犯表,伴隨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症。梔子可清熱解毒,緩解炎症,有助於消除風熱之邪。

二、涼血止血,清利濕熱: 梔子亦可涼血止血,清利濕熱。若驅風湯的組成中包含有其他藥材,如柴胡、葛根等,容易導致血熱或濕熱,梔子便能發揮其涼血止血,清利濕熱的功效,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寒熱錯雜。

總而言之,驅風湯中加入梔子,不僅能清熱瀉火,解毒消腫,更能輔助其他藥材,使藥性更加平衡,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驅風湯中包含黃柏,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燥濕: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驅風湯多用於治療風濕熱痹、筋骨疼痛、濕熱下注等病症,黃柏可清熱除濕,消除病竈,輔助驅風止痛。

二、 解毒止癢:黃柏亦有解毒止癢之功效,對於風濕熱痹伴隨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黃柏可起到清熱解毒、止癢消腫的作用,緩解患者不適。

總之,黃柏在驅風湯中發揮清熱燥濕、解毒止癢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達到驅風止痛、消腫止癢的效果。

驅風湯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氣: 桔梗味苦辛,性平,入肺經,具有宣肺開鬱、利氣化痰之功效。驅風湯往往用於風寒犯肺、氣滯痰阻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桔梗能開通肺氣,使風寒之邪得以宣散,痰濁得以化解,有助於改善呼吸道症狀。
  2. 利咽開音: 桔梗亦可利咽開音,對於風寒侵襲咽喉,導致聲音嘶啞、咽喉腫痛等症狀也有緩解作用。驅風湯中加入桔梗,能夠起到通暢氣道,促進聲帶功能恢復的作用。

總體而言,桔梗在驅風湯中的加入,不僅能有效宣肺利氣,化解痰濁,更能利咽開音,改善風寒犯肺所導致的呼吸道和咽喉症狀,為藥方整體功效錦上添花。

驅風湯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 薄荷味辛性涼,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之功效。驅風湯常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頭痛發熱等症狀,薄荷可有效清熱解表,宣散風邪,達到驅散風邪、緩解症狀的效果。
  2. 清利頭目: 薄荷不僅能疏散風熱,更能清利頭目,對於風熱上擾所致的頭痛、頭暈、鼻塞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驅風湯中的薄荷,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共同達到清熱解表、清利頭目的功效。

主治功效


驅風湯,中醫方劑,主治手指掉落之瘋疾。

組成: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獨活: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連翹: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梔子: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
  • 黃柏: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 薄荷: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

主治:

手指掉落之瘋疾。

用法用量:

每日一劑,水煎服。

注意事項:

  1.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年老體弱者慎用。
  2. 本方含有川芎,活血化瘀,故有出血傾曏者慎用。
  3. 本方含有黃柏,性寒,故脾胃虛弱者慎用。
  4. 本方含有桔梗,利咽化痰,故咽喉腫痛者慎用。
  5.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總結:

驅風湯,中醫方劑,主治手指掉落之瘋疾。方中諸藥合用,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臨牀應用廣泛,療效確切。

傳統服藥法


蔓荊實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防風(去叉)半兩,升麻半兩,決明子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赤芍藥半兩,甘草(炙)半兩,車前子半兩,羚羊角半兩,甘菊花半兩,麥門冬(去心)半兩,柴胡(去苗)1兩,枳殼(去瓤,麩炒),梔子仁1兩。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食後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2. 本方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 本方服用期間,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皮膚搔癢皮膚粟疹角膜炎心情煩燥頭重心胸煩熱

相同名稱方劑


驅風湯, 出處:《秘傳大麻風方》。 組成:川芎、羌活、獨活、防風、甘草、連翹、當歸、山梔、黃柏、桔梗、薄荷。 主治:脫指瘋。

驅風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一。 組成:蔓荊實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防風(去叉)半兩,升麻半兩,決明子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赤芍藥半兩,甘草(炙)半兩,車前子半兩,羚羊角半兩,甘菊花半兩,麥門冬(去心)半兩,柴胡(去苗)1兩,枳殼(去瓤,麸炒),梔子仁1兩。 主治:肝實熱,兩眼赤澀疼痛,頭重心煩,上焦壅滯。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