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耆內托散

CAN QI NEI TUO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瘡瘍經驗全書》卷四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9%
肺經 17%
心經 14%
胃經 12%
大腸經 9%
肝經 7%
膀胱經 4%
腎經 4%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膽經 2%
脾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肝經
膀胱經
腎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參耆內托散為中藥方劑,主要治療臃疽發背,即臃疽與背部生瘡。方劑組成包括人參、黃耆、當歸、白朮、橘紅、甘草、升麻、川芎、生地黃、羌活、厚朴。

人參味甘,性微溫,能補氣生津,提神益智等。主要功效為補氣益血,健脾養胃,生津止渴。

黃耆味甘,性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消腫,排膿斂瘡生肌等功效。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活血化瘀等功效。

白朮味苦、辛,性溫,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止瀉等功效。

橘紅味辛、苦,性溫,歸肺、脾經,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燥濕化痰,補陽益氣等功效。

甘草味甘,性平,歸心、脾、肺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升麻味辛、苦、甘,性微寒,歸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川芎味辛、溫,歸肝、膽、心、脾經,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生地黃味甘,性寒,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羌活味辛、溫,歸肺、肝經,具有祛風散寒,活血止痛,解表發汗,截瘧退熱等功效。

厚朴味辛、溫,歸肺、脾、胃經,具有溫裏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總之,參耆內托散為清熱祛風,解毒消腫之良藥,可用於治療臃疽發背,即臃疽與背部生瘡。該方劑組成包括人參、黃耆、當歸、白朮、橘紅、甘草、升麻、川芎、生地黃、羌活、厚朴。醫生可根據患者情況調整劑量或開立其他藥方。

傳統服藥法


人參、黃耆(炒)、當歸(酒洗)、白朮(炒)、橘紅、甘草、升麻、川芎、生地(酒洗)、羌活、厚朴(薑汁拌炒)。
腫瘍,加連翹、羌活;潰瘍,加芍藥、甘草;酒毒,加酒炒連;氣,加香附;痰加瓜蔞仁;發熱,加小柴胡、酒炒黃芩;渴加天花粉;惡心,加半夏、生薑;解毒,加金銀花、甘草節;在太陽經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人參、黃耆為君藥,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的功效;當歸、白朮、橘紅、甘草、升麻、川芎、生地黃、羌活、厚朴為臣藥,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排膿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補氣活血、消腫排膿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氣活血、消腫排膿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痤瘡癤和癰嗜眠症(嗜睡症)麻疹男性勃起障礙背部膿瘡睡眠時磨牙腹瀉

相同名稱方劑


參耆內托散, 出處:《易簡方便》卷五。 組成:人參、炙耆、白朮、當歸、元參、白芍、牛蒡、銀花、連翹、防風、甘草。 主治:妊婦痘出稠密者。

參耆內托散,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四。 組成:人參、黃耆(炒)、當歸(酒洗)、白朮(炒)、橘紅、甘草、升麻、川芎、生地(酒洗)、羌活、厚朴(薑汁拌炒)。 主治:癰疽發背。

參耆內托散, 出處:《小兒痘疹》。 組成:人參、黃耆(炒)、當歸、川芎、厚朴(薑制)、防風、桔梗(炒)、白芷、官桂、紫草、木香、甘草。 主治:氣血不足,痘瘡倒靨,或痛瘍久不潰膿者。

參耆內托散, 出處:《治痘全書》卷十三。 組成:人參、黃耆、甘草、川芎、當歸、防風、白芷、桔梗、白芍、厚朴、木香、肉桂。 主治:痘不起發,根窠不紅,灰白色,寒戦咬牙,痘毒少,而元氣至虛者。

參耆內托散, 出處:《種痘新書》卷七。 組成:人參、黃耆、當歸、赤芍、川芎、厚朴、防風、桔梗、白芷、官桂、紫草、木香、蟲退。 主治:氣虛不能化毒,面癢者其痘白而頂陷,皮薄而漿清,精神困倦,二便頻利。

參耆內托散, 出處:《醫學心悟》卷六。 組成:人參1錢(虛甚者倍用),黃耆(酒炒)3錢,當歸2錢,川芎(酒炒)5分,炙草1錢5分,陳皮5分,金銀花5錢,丹皮1錢,遠志(去心甘草水泡,炒)1錢5分。 主治:痛疽未潰或已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