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石髓丸中加入川牛膝,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通絡: 川牛膝性溫,味苦酸,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祛風止痛之效。石髓丸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病症,而川牛膝的活血通絡作用可以促進瘀血消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疼痛,有利於骨折癒合。
- 引藥入腎: 川牛膝可引藥入腎,有助於石髓丸中的藥物更好地發揮其滋補腎精、強壯筋骨的作用。
石髓丸方劑中加入火麻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潤腸通便:火麻仁性味甘平,入脾、大腸經,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石髓丸主治腎虛所致的腰膝痠軟、耳鳴、頭暈、遺精等症,而腎虛常伴有腸燥便祕,火麻仁的加入有助於潤滑腸道,促進排便,改善便祕情況,進一步改善腎虛症狀。
二、滋陰降火:火麻仁兼具滋陰降火的功效,可緩解因腎虛引起的虛火上炎,如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症狀。石髓丸中加入火麻仁,可協同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滋陰降火的效果,從而更全面地改善腎虛症狀。
石髓丸方劑中加入續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肝腎,強筋骨: 續斷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石髓丸主要用於治療肝腎不足,筋骨痠軟,腰膝無力等症狀,續斷可以補益肝腎,使筋骨強壯,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 促進骨折癒合: 續斷還有活血化瘀、接骨續筋的功效,能促進骨折癒合,對於骨折癒合不良者,石髓丸加入續斷可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石髓丸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氣益血,增強體質: 石髓性寒,具有清熱解毒、鎮靜安神之效。人參性溫,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之效。兩者配伍,寒溫相濟,既能發揮石髓的清熱解毒作用,又能避免其寒性過於強烈,同時利用人參補氣益血,增強患者體質,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 扶正祛邪,提高藥效: 人參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抵抗疾病。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人參能夠增強機體抵抗力,幫助患者更快地恢復健康,提高石髓丸的整體治療效果。
石髓丸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散風寒,止咳化痰: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止咳化痰的功效。石髓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咳嗽、痰多等症狀,而防風的加入可有效緩解風寒之邪,促進痰液排出,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
- 協同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防風與石髓丸中的其他藥物,如石髓、貝母等,具有協同作用。防風可幫助石髓、貝母等藥物更好地發揮其鎮咳化痰、清熱解毒的功效,進而提高整體療效。
石髓丸中包含巴戟天,主要由於巴戟天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功效:
- 補腎壯陽:巴戟天性溫,味甘,入腎經,能補腎陽,壯腎氣,對於腎虛陽痿、腰膝酸軟等症狀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石髓丸作為補腎壯陽的方劑,加入巴戟天可以增強其補腎壯陽的功效。
- 利水消腫:巴戟天還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可以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石髓丸中加入巴戟天,可以起到輔助利水消腫的作用,避免藥物單純補腎陽而造成水濕內停。
石髓丸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固本培元: 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的功效。石髓丸本身以滋陰補腎、固精止遺為目的,五味子能補益腎氣,固攝精氣,配合石髓等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更佳的療效。
- 調和脾胃: 五味子能健脾益氣,調和脾胃,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和利用,並能防止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石髓丸中常含有較為寒涼的藥物,五味子的溫性可以起到調和脾胃的作用,避免寒涼藥物對脾胃造成損害。
石髓丸方劑中包含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固精: 杜仲性溫,味甘,歸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強筋骨、安胎等功效。石髓丸主治腎虛腰痛,精關不固,遺精早洩等症狀,而杜仲正好可以補益腎氣,固澀精關,改善這些症狀。
2. 強筋健骨: 杜仲還具有強筋健骨、治療腰膝酸軟的功效。石髓丸中常與其他補腎藥物配合使用,如菟絲子、桑寄生等,共同作用於腎臟,達到補腎強筋、改善腰痛的效果。
石髓丸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溫陽散寒: 石髓丸主治腎陽不足、寒凝血瘀所致的腰膝冷痛、肢體麻木等症。附子性溫熱,具有溫腎陽、散寒邪、通經絡之功效,可溫補腎陽,驅散寒邪,促進氣血運行,從根本上改善寒凝血瘀的病症。
- 助藥力: 石髓丸中含有石髓、杜仲、巴戟天等藥材,雖能補腎壯陽,但其性質偏寒,難以深入經絡驅散寒邪。附子性溫熱,可助其他藥材發揮藥力,加強補腎壯陽、溫經散寒的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石髓丸方劑中加入菟絲子,主要是針對其補腎填精、固精縮尿的功效。菟絲子性平味甘,歸腎經,能滋補腎氣,填精益髓,對於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遺精滑精、小便頻數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石髓丸主要用於治療腎虛引起的耳鳴、耳聾、眩暈等症狀,菟絲子作為方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補腎填精,還可以改善腎虛引起的耳鳴、耳聾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共同起到治療作用。
石髓丸中加入虎骨,主要原因如下:
- 補腎壯骨: 虎骨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骨、祛風止痛的功效。石髓丸主治腎虛腰痛、筋骨酸軟等症,虎骨的加入可以增強補腎壯骨的功效,改善患者的腰膝痠軟、乏力等症狀。
- 活血化瘀: 虎骨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因瘀血阻滯導致的疼痛。石髓丸中加入虎骨,可以增強其活血化瘀的效果,更有效地緩解患者的疼痛症狀。
石髓丸方劑中包含陽起石,主要原因如下:
- 補腎壯陽: 陽起石性寒,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溫陽散寒的作用,可改善腎虛陽痿、腰膝酸軟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提升整體功效。
- 利水通淋: 陽起石亦具利水通淋之效,能清熱利濕,通利水道,對於濕熱下注所致的淋痛、小便不利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
石髓丸方劑中,陽起石的加入,不僅有助於補腎壯陽,更能利水通淋,改善患者的腎虛、濕熱等症狀,達到整體療效。
石髓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血活血: 石髓丸主要針對腎虛、腰膝酸軟等症狀,而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它能與石髓等藥材相輔相成,共同改善腎氣不足導致的氣血虧虛。
- 滋潤腎陰: 當歸除了補血活血外,還能滋潤腎陰,與石髓共同起到滋養腎精,改善腎虛導致的腰膝酸軟等症狀。
因此,石髓丸中加入當歸,可以有效提升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石髓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其補脾益氣、燥濕健脾的功效。
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脾氣、燥脾濕,對於脾虛濕盛所致的腹脹、泄瀉、食少、乏力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石髓丸常用於治療脾腎陽虛、濕氣困脾所致的腰膝酸軟、小便不利等症狀,白朮的加入有助於補益脾腎陽氣,健脾燥濕,提升藥效,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石髓丸中加入鹿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壯陽,填精益髓:鹿茸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之效。石髓丸主治腎虛精虧,腰膝酸軟,陽痿遺精等症,鹿茸的補腎作用可增強方劑的整體效力,從根源上改善腎虛症狀。
- 溫陽助陽,增強藥效:石髓丸中藥材多屬寒涼,加入鹿茸的溫陽作用,可以緩解寒涼藥物的副作用,同時也能協同其他藥材,增強補腎壯陽的療效。
石髓丸方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行氣、通經止痛的功效。石髓丸主治頭風眩暈、腦神經衰弱等症,川芎的活血化瘀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頭部疼痛和眩暈。
- 升清降濁: 川芎具有升散之性,可將濁氣上行,而石髓則有鎮靜安神之效,兩者配合可起到升清降濁,恢復神經系統正常功能的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石髓丸 」是以川牛膝、火麻仁、續斷、人參、防風、巴戟天、五味子、杜仲、附子、菟蕬子、虎骨、陽起石、當歸、白朮、鹿茸、川芎等15種成分製成的方劑,主治功效包括:
- 風腳軟:腳部虛弱無力,走路不穩。
- 舉動步履不穩:行走時搖搖晃晃,無法保持平衡。
- 冷祕:大便乾硬,排便困難,且伴有腹部寒冷的感覺。
- 食不美:食慾不振,吃東西沒有味道。
- 非時呵欠倦怠:在非睡眠時間頻繁打哈欠,感到疲倦不堪。
以下為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白朮:**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牛膝:**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杜仲:**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 **虎骨:**強筋健骨、舒筋活絡、補腎壯陽。
- **火麻仁:**瀉下、利水滲濕、活血化瘀、清熱利尿、潤肺、降氣和潤燥。
- **鹿茸:**補腎助陽、益精血、強筋骨、壯筋骨。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菟蕬子:**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
- **五味子:**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
- **續斷:**補腎壯陽、祛風除濕、益氣生津、強筋骨。
- **巴戟天:**補腎壯陽、補氣、祛風除濕。
- **陽起石:**壯陽、止血、清熱解毒。
總結:
石髓丸是一種補氣、益氣、補腎壯陽、強筋健骨、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陽虛、腎虛、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痛經、月經不調、崩漏、遺精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牛膝1兩,大麻半兩,續斷半兩,人參半兩,大防風半兩,巴戟18銖,五味子10銖,杜仲半兩,附子半兩,菟絲子1兩,虎脛骨半兩,陽起石半兩,當歸半兩,白朮1兩,鹿茸18銖,大芎18銖。
健脾胃,助陽氣,快胸膈,美飲食,壯筋骨,悅顏色,和五臟。
上各依法制了,碎挫焙乾為細末,以西山木瓜20枚,去皮瓤切片,用羊筋髓2兩,雄羊腰子2枚,去筋膜切片,好酒半斤,加青鹽8銖,椒末少許,好蓯蓉1兩,洗切,銚內煮令軟,沙盆內和研膏,用杵牛膝等末,至硬軟得所,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80丸,空心鹽、酒、米湯任下皆可,日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石髓丸, 出處:《普濟方》卷九十五。 組成:牛膝1兩,大麻半兩,續斷半兩,人參半兩,大防風半兩,巴戟18铢,五味子10铢,杜仲半兩,附子半兩,菟絲子1兩,虎脛骨半兩,陽起石半兩,當歸半兩,白朮1兩,鹿茸18铢,大芎18铢。 主治:健脾胃,助陽氣,快胸膈,美飲食,壯筋骨,悅顔色,和五臟。主治:風腳軟,舉動步履不穩,冷秘,食不美,非時呵欠倦怠。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