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夀丸

REN SHO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三因》卷二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9%
肝經 24%
肺經 14%
脾經 12%
心經 12%
膀胱經 4%
胃經 2%
腎經
肝經
肺經
脾經
心經
膀胱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仁壽丸中包含附子,主要原因有二:

  1. 溫陽救逆,迴天乏術: 附子性熱,味辛,入心、腎、膀胱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腎助陽、散寒止痛之功效。仁壽丸多用於治療陽氣虛衰、心腎陽虛、亡陽厥逆之症,附子在此扮演溫陽救逆的重要角色,以激發人體正氣,挽回危殆生命。
  2. 配合藥性,相輔相成: 仁壽丸中多含有寒涼藥物,例如生地黃、麥冬等,以滋陰清熱。附子加入其中,可以起到溫陽化寒,防止寒涼藥物損傷陽氣的作用,使藥性平衡,避免寒熱失調。

仁夀丸是一種經典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桂枝,這是因為桂枝具有溫通經絡、散寒解表的功效。仁夀丸的主要用途是補益人體的正氣,特別是在虛寒體質的患者中,桂枝的作用尤為重要。桂枝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升抵抗力,並有助於改善寒凝所引起的不適,例如四肢冰冷、面色蒼白等症狀。它的辛熱特性能夠散發體內的寒氣,從而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此外,桂枝還能調和其他成分,提升方劑的整體協同效應。因此,在仁夀丸中添加桂枝,不僅能夠針對虛寒之症進行有效的調理,亦可增強患者的整體康復過程,促進氣血的流通,從而達到更好的療效。這種合理的用藥組合顯示了中醫藥在治療過程中的精密性和復雜性。

仁壽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仁壽丸多用於脾虛濕盛所致之痰多咳嗽、胸悶氣短等症,茯苓可健脾祛濕,利水消痰,有助於改善這些症狀。
  2. 寧心安神:茯苓同時具備寧心安神的作用,可緩解因心脾兩虛所致的失眠多夢、心神不寧等症狀。仁壽丸的方劑設計中,往往會兼顧脾虛和心神不安的問題,茯苓的加入有助於全面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

仁壽丸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其溫腎固精補肝益腎的功效。

山茱萸味酸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澀止汗、收斂止血等作用。對於腎虛所致的遺精、滑精、腰膝痠軟、盜汗等症狀,山茱萸能起到溫腎固精、補腎止遺的功效。此外,山茱萸還可滋養肝血,改善肝腎陰虛,對於頭暈目眩、耳鳴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

因此,在仁壽丸方劑中加入山茱萸,可以起到溫補腎陽、固澀精氣、滋養肝腎的作用,對於腎虛精虧、肝腎陰虛所致的各種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仁夀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滋補肝腎、提升免疫力。其中,五味子作為其重要成分之一,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五味子又名“西北五味子”,其主要成分包括五味子苷、揮發油及多種微量元素,這些成分共同作用,既能增強人體的抗疲勞能力,又能有效改善心臟及呼吸系統的功能。

在仁夀丸中,五味子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其益腎收澀的特性,能有效幫助調節人體的免疫系統。此外,五味子還具有抗氧化的效果,有助於減少自由基對細胞的損傷,保護重要器官的健康。同時,其調和脾胃的作用能促進其他藥材的吸收,增加整體療效。因此,將五味子納入仁夀丸的方劑中,既能強化其滋補功效,也能提升整體藥效,使得患者在使用後能夠更快地感受到康復的效果。

仁夀丸是一種重要的中藥方劑,其成分中包含杜仲,這主要與杜仲的藥理特性和其在中醫中的應用有關。杜仲性甘、平,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功能。在仁夀丸中加入杜仲,可以增強方劑的補益效果,特別是對於因腎虧所導致的腰膝酸軟、體虛乏力等症狀。此外,杜仲還具備改善血液循環及降低血脂的作用,這在年長者或體弱者中尤為重要,有助於提升整體的健康狀態。中醫強調整體觀念與辨證施治,杜仲的選用不僅是基於其藥效,更是對患者體質的考量。通過此方劑,能夠充分發揮杜仲的優勢,起到補充腎氣、調和身體的目的,因此在仁夀丸的配方中,杜仲的存在是至關重要的,提升了整方的療效及廣泛適應性。

仁壽丸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助脾胃運化: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和胃止嘔的功效。仁壽丸多用於脾胃虛寒、寒濕凝滯導致的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生薑可以溫暖脾胃,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不良,緩解寒濕所致的腹痛等症狀。
  2. 解毒抗菌,防止藥物毒性: 部分中藥材可能具有一定毒性,生薑可以解毒抗菌,降低藥物毒副作用。同時,生薑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防止藥丸在保存過程中變質,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仁壽丸方劑中包含續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強筋: 續斷味甘苦,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續筋接骨之效。仁壽丸為補益腎氣、強健筋骨之方,續斷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的補腎強筋功效,改善因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症狀。
  2. 活血止痛: 續斷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緩解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仁壽丸常用於治療因腎虛引起的腰膝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續斷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的活血止痛功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狀。

仁壽丸中加入枸杞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養血安神之效。此功效有助於延緩衰老,增強體質,改善視力,符合仁壽丸補益強壯的藥性。
  2. 配伍增效:枸杞子與仁壽丸其他藥材如熟地黃、山藥等,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滋補肝腎、益精填髓、延年益壽之效,提高藥效。

仁壽丸中包含熟地黃,主要原因如下:

  1. 滋陰補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之效。仁壽丸多用於腎虛、精虧、血虛、氣虛等症狀,而熟地黃的滋陰補血功效恰好可以改善這些症狀。
  2. 配合其他藥材: 仁壽丸中其他藥材如山茱萸、山藥、茯苓等也具有補益腎氣、健脾益氣的作用,熟地黃與這些藥材相互配合,可以起到更強的補腎益精、滋陰補血之效。

仁壽丸中加入巴戟天,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補腎壯陽: 巴戟天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的功效。對於腎虛陽痿、腰膝酸軟、精虧乏力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2. 溫腎助陽: 巴戟天還具有溫腎助陽的作用,能改善因腎陽不足導致的畏寒肢冷、小便頻數等症狀。

因此,在仁壽丸方劑中加入巴戟天,旨在補腎壯陽,溫腎助陽,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功效。

仁夀丸是一種常用於補腎和壯陽的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之一——菟蕬子,具有重要的藥理作用。菟蕬子,即菟蕬的種子,主要用於強壯體質和改善性功能,對於腎虛所引起的種種症狀有顯著效果。根據中醫理論,腎主精,與生殖及生長發育密切相關。當腎氣不足時,容易導致疲勞、性慾減退等問題,而菟蕬子能夠補腎、益精,從而促進身體健康。此外,菟蕬子具備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有助於清除自由基,延緩衰老過程。這些特性使得菟蕬子在仁夀丸的配方中扮演了關鍵角色,能夠有效地增強方劑的療效,幫助患者恢復健康。綜上所述,菟蕬子不僅在理論上與仁夀丸的補腎、強壯功能相符合,其實際效果亦在臨牀應用中得到了證實,是仁夀丸不可或缺的成分之一。

仁壽丸中包含防風,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散風止痛: 防風性味辛溫,入膀胱經,具有散風解表、止痛的作用。仁壽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腰膝冷痛、筋骨痠痛等症狀,防風可有效散寒止痛,改善患者疼痛難忍的症狀。
  2. 祛風除濕: 防風還具有祛風除濕的作用,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消除體內風寒濕邪,從根源上治療腰膝冷痛、筋骨痠痛等症狀,提高藥效。

仁壽丸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利水通淋:川牛膝性溫,味苦,入肝、腎經,具有利水通淋、祛風止痛之效。仁壽丸多用於治療腎虛水腫、小便不利等症,川牛膝可促進水液代謝,利尿通淋,改善水腫,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二、活血化瘀:川牛膝還具活血化瘀之效。對於腎虛導致的氣血運行不暢,或伴有血瘀症狀者,川牛膝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緩解疼痛,起到協同治療的作用。

主治功效


仁壽丸

仁壽丸,由附子、桂枝、茯苓、山茱萸、五味子、杜仲、生薑、續斷、枸杞子、熟地黃、巴戟天、菟蕬子、防風、川牛膝等藥材組成。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桂枝: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2. 生薑: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3. 川牛膝:川牛膝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功效。

  4. 杜仲:杜仲具有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

  5. 防風: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6. 茯苓: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7. 附子: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8. 枸杞:枸杞具有滋陰、補氣、益精、潤肺、補血養肝、補益肝腎、清肝明目和強筋骨的功效。

  9. 山茱萸:山茱萸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傳統功效。

  10. 熟地黃: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11. 菟蕬子:菟蕬子是一種具有多種藥理作用的中藥材,包括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等。

  12. 五味子: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13. 續斷:續斷具有補陽、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安胎、通經絡、止血等功效。

  14. 巴戟天:巴戟天,性溫、味甘、微苦,歸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風寒、止咳化痰、降氣、強筋骨等功效。

臨牀應用

仁壽丸,臨牀應用於肝腎氣虛,風冷所中,筋脈瞤動,口眼喎斜:肝腎精氣不足,風寒之邪侵襲人體,導致筋脈抽搐,嘴歪眼斜。

真元氣虛,腳膝緩弱,及素有風,手足拘攣,氣血衰少,飲食不進:元氣不足,雙腿無力,而且素有風濕,手腳抽筋,氣血衰弱,吃不下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補肝腎、強筋壯骨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仁夀丸, 出處:《三因》卷二。 組成:附子(炮熟,去皮臍)1兩,桂心半兩,白茯苓半兩,山茱萸半兩,五味子半兩,杜仲(去皮,薑制,炒絲斷)半兩,續斷半兩,枸杞子半兩,熟地黃(洗)半兩,巴戟(去心)半兩,菟絲子(酒浸濕,研)半兩,防風半兩,牛膝(酒浸)2兩。 主治:補肝元,行營衛,養氣血。主治:肝腎氣虛,風冷所中,筋脈瞤動,口眼喎斜。真元氣虛,腳膝緩弱,及素有風、手足拘攣,氣血衰少,飲食不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