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6%
肝經 26%
胃經 12%
心經 7%
肺經 6%
膽經 6%
膀胱經 6%
心包經 6%
脾經 0%
腎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肺經
膽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7

主治功效

暖腎丸

整體功效

溫腎散寒,強腰膝。

主治

氣虛乏,腎水極寒,發爲寒戦,冷汗自出,六脈微細而沉者。

元氣虛乏,指腎陽虛衰,元氣不足;腎水極寒,指腎陽虛衰,不能溫煦腎水,使腎水寒凝;發爲寒戦,指因腎陽虛衰,不能溫煦四肢,使四肢寒冷而出現寒戰;冷汗自出,指因腎陽虛衰,不能固攝津液,使津液外泄而出現冷汗;六脈微細而沉,指因腎陽虛衰,不能推動血液,使脈象微細而沉。

文獻參考

傳統服藥法

牛膝(酒浸1宿)半兩,石斛半兩,巴戟(去心)半兩,萆薢(鹽水煮)半兩,川芎半兩,續斷1分,茯苓1分,附子(炮)1分,當歸1分,細辛1分,五味子1分,菟絲子1分(酒浸兩宿)。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0丸,空心米飲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川牛膝、石斛、巴戟天、萆薢、川芎、續斷、茯苓、附子、當歸、細辛、五味子、菟蕬子組成。川牛膝、石斛、巴戟天、萆薢、川芎、續斷、茯苓、五味子、菟蕬子均具有溫腎散寒、強腰膝的功效;附子具有回陽救逆、溫腎助陽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和血、活血調經的功效;細辛具有散寒通絡、溫肺化痰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溫腎散寒、強腰膝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慢性腎衰竭
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暖腎丸, 出處:《史載之方》卷上。 組成:牛膝(酒浸1宿)半兩,石斛半兩,巴戟(去心)半兩,萆薢(鹽水煮)半兩,川芎半兩,續斷1分,茯苓1分,附子(炮)1分,當歸1分,細辛1分,五味子1分,菟絲子1分(酒浸兩宿)。 主治:元氣虛乏,腎水極寒,發爲寒戦,冷汗自出,六脈微細而沉者。

暖腎丸, 出處:《直指》卷十五。 組成:葫蘆巴(炒)3分,故紙(炒)3分,川楝肉(用牡蠣炒,去牡蠣)3分,大熟地黃(洗,焙)3分,益智仁3分,鹿茸(酒炙)3分,山茱萸3分,代赭石(煮熟,醋蘸7次,研細)3分,赤石脂3分,龍骨2分,海螵蛸2分,熟艾(米醋浸1宿,炙焦)2分,丁香2分,沉香2分,滴乳香2分,禹餘糧(煅,醋淬,碎爲度,細研)3分。 主治:腎虛多溺,或小便不禁而濁。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壯元丹

相似度 62%

萆薢勝金丸

相似度 61%

真火湯

相似度 60%

巴戟天飲

相似度 57%

石髓丸

相似度 57%

蹉跌膏

相似度 54%

熟乾地黃湯

相似度 53%

仁夀丸

相似度 53%

肝腎雙補丸

相似度 52%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