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風門頂

XIAO FENG MEN DI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串雅補》卷一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心經 16%
肺經 16%
肝經 13%
胃經 10%
膀胱經 6%
腎經 6%
心包經 3%
膽經 3%
大腸經 3%
脾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膀胱經
腎經
心包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小風門頂」方劑中加入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1. 活血通絡,祛風止痛: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功效,可改善氣血循環,緩解風寒濕邪所致的疼痛,並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消除瘀血、止痛。
  2. 補血養血,滋潤筋脈: 當歸為補血要藥,可滋陰養血,改善因氣血不足導致的疼痛,並能滋潤筋脈,緩解風寒濕邪對筋骨的侵襲,改善疼痛症狀。

綜上所述,當歸在「小風門頂」方劑中,可通過活血通絡、祛風止痛和補血養血等作用,有效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達到治療目的。

小風門頂方劑中包含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發散風寒:麻黃性溫,味辛,具有發散風寒、宣肺止咳之功效。小風門頂方劑主治風寒襲表,症見頭痛發熱、鼻塞流涕、惡寒無汗等,麻黃可迅速發散表邪,解除風寒之侵襲。
  2. 宣通鼻竅:麻黃亦能宣通鼻竅,對於鼻塞不通、嗅覺失靈等症狀有較好療效。小風門頂方劑中加入麻黃,可有效改善鼻塞,促進呼吸通暢。

小風門頂方劑中包含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散寒、通竅止痛:白芷性溫,味辛,歸肺、胃經,具有疏風散寒、通竅止痛之效。小風門頂症狀常伴隨頭面部風寒入侵,引起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白芷可有效疏散風寒,通利鼻竅,緩解疼痛。
  2. 宣通鼻竅,改善嗅覺:白芷具有宣通鼻竅、改善嗅覺的功能,對於風寒侵襲導致的鼻塞、嗅覺減退等症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綜上所述,白芷在小風門頂方劑中發揮着疏風散寒、通竅止痛、宣通鼻竅等作用,是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

「小風門頂」方劑中包含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通經活絡: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疏散風寒、行氣活血、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襲絡,經脈不通所致的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川芎能起到疏散風寒、通經活絡的作用,緩解病症。
  2. 引導藥力上行: 川芎入肝經,能引導藥力上行,直達頭部,對於治療頭部疾病具有重要作用。配合方劑中其他藥材,能更有效地治療頭風、頭痛等病症。

小風門頂方劑中包含杏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肺止咳: 杏仁味苦甘,性微溫,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之效。小風門頂方劑常用於治療風熱犯肺、咳嗽氣喘等症狀,杏仁可以潤燥止咳,緩解肺熱,幫助緩解呼吸道炎症。
  2. 宣肺降氣: 杏仁還具有宣肺降氣的作用,可以促進肺氣宣降,改善肺部氣機不暢的情況。小風門頂方劑多用於治療風寒、風熱等邪氣阻滯肺氣的病症,杏仁可以幫助宣肺解表,使肺氣通暢,利於病情恢復。

小風門頂方劑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小風門頂方劑中可能含有其他性寒、性燥或毒性較強的藥材,甘草可以起到中和藥性、降低毒副作用,使藥性更加平和。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解疼痛、止咳化痰的功效,與方劑中的其他藥材相配合,可以更好地發揮其治療效果。例如,甘草可以增強祛風止痛藥物的效果,也可以緩解一些藥物對胃腸的刺激。

小風門頂方中包含蒼朮,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方面作用:

一、燥濕化痰:蒼朮性溫燥,善於燥濕化痰,可有效祛除風寒濕邪,改善頭風、頭痛、鼻塞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物如白芷、細辛等協同作用,共奏疏風散寒、通竅止痛之功。

二、升發陽氣:蒼朮性溫,入脾經,具有升發陽氣之效,有助於溫陽散寒,改善因寒邪阻滯導致的頭部不適,並可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

中藥方劑「小風門頂」中包含烏頭,主要源於烏頭的辛熱燥烈之性,可有效驅散寒邪、止痛止癢。

烏頭性溫,味辛,入肺、脾、腎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解毒之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肢體麻木、關節疼痛等症狀,烏頭能溫經散寒,起到明顯的療效。

此外,烏頭外用可治療皮膚病,如濕疹、皮膚瘙癢等,其止痛止癢的效果同樣顯著。但烏頭毒性較強,需嚴格遵醫囑使用,不可擅自服用或外用。

小風門頂方劑中包含羌活,主要原因如下:

  1. 祛風散寒:羌活味辛性溫,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項強、肢體麻木等症狀。風寒為本方症狀的主要病因,因此選用羌活以驅除風寒。
  2. 通絡止痛:小風門頂症狀常伴隨頭部疼痛,而羌活可通經絡、止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頭部疼痛,達到止痛的效果。

總之,羌活在小風門頂方劑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可有效祛除風寒,並通過通絡止痛來緩解頭痛等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小風門頂」,主要成分為: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
  • 杏仁: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 烏頭: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主治功效:

  • 無名腫毒:不明原因的腫脹和疼痛。
  • 癰疽發背:背上長瘡或膿腫。
  • 筋骨疼痛:肌肉、骨骼或關節疼痛。
  • 風:由風邪引起的疾病,如感冒、頭痛、肌肉痠痛等。
  • 流註:體內氣血運行不暢,導致局部腫脹或疼痛。
  • 不論陰證陽證:無論是屬於陰虛還是陽虛的證型。

總結:

中藥方劑「小風門頂」具有散寒止痛、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無名腫毒、癰疽發背、筋骨疼痛、風、流註等病症。

傳統服藥法


當歸1兩,麻黃1兩,白芷1兩,川芎1兩,杏仁1兩,生草1兩,蒼朮1兩,草烏1兩(薑汁炒),羌活1兩。
上為末。
每服7-8分,或1錢為止,酒送下,蓋被出汗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辛溫解表,活血通絡,陰虛內熱者慎用。

相關疾病


坐骨神經痛麻痺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腎衰竭癤和癰細菌性食物中毒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嘔吐化膿性關節炎背部膿瘡膝部腫大疼痛噁心反胃半身或下肢麻木痰核流注

相同名稱方劑


小風門頂, 出處:《串雅補》卷一。 組成:麻黃1兩,官桂5錢,木鱉子2兩(水浸脹,去皮毛,切片)。 主治:一切風病,如風痹癱瘓,拘攣不仁;冒風嘔吐,發戦。

小風門頂, 出處:《串雅補》卷一。 組成:當歸1兩,麻黃1兩,白芷1兩,川芎1兩,杏仁1兩,生草1兩,蒼朮1兩,草烏1兩(薑汁炒),羌活1兩。 主治:無名腫毒,癰疽發背,筋骨疼痛,風,流註,不論陰證陽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