楝實丸

LIAN SH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9%
脾經 19%
肝經 11%
肺經 11%
膀胱經 8%
腎經 7%
心經 5%
大腸經 5%
小腸經 3%
膽經 2%
三焦經 2%
心包經 2%
胃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膀胱經
腎經
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膽經
三焦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楝實丸中包含川楝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川楝子苦寒,善於行氣止痛,並能殺蟲消積。其苦寒之性,能清熱瀉火,並能降氣止痛。對於肝鬱氣滯、脘腹疼痛、蟲積腹痛等症,有顯著療效。而楝實丸主要用於治療肝鬱氣滯所致的脅肋疼痛、疝氣、乳房脹痛等病症,川楝子的藥性與丸劑功效相契合。
  2. 川楝子與其他藥材搭配,可增強藥效。楝實丸中除了川楝子外,還包含延胡索、香附、柴胡等藥材。川楝子與這些藥材相互配伍,能起到協同作用,增強行氣止痛、疏肝解鬱的功效。例如,川楝子與延胡索、香附搭配,可增強疏肝理氣、止痛的效果,對於肝氣鬱滯所致的疼痛效果更佳。

楝實丸方劑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燥濕: 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燥濕之效。楝實丸主治蟲積腹痛、蛔蟲病等,而脾虛濕盛則易生蟲,故白朮可健脾燥濕,助於驅蟲。
  2. 補氣升陽: 白朮亦有補氣升陽之功,可補益脾氣,提升脾胃運化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更有利於驅蟲和康復。

因此,白朮在楝實丸中扮演着健脾燥濕、補氣升陽的角色,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協同驅蟲止痛,達到更好的療效。

楝實丸中加入烏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理氣止痛: 烏藥味辛、性溫,具有理氣止痛的功效,能疏肝解鬱,行氣止痛。楝實丸主要用於治療蛔蟲病,而蛔蟲常致腹部疼痛,烏藥可緩解疼痛,改善患者不適症狀。

二、配合楝實: 楝實味苦、性寒,善於驅蟲,但性寒易傷脾胃,而烏藥性溫,可中和楝實的寒性,減輕其對脾胃的副作用,使藥效更平和。

楝實丸中加入茴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止痛: 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肝經,具有理氣止痛、溫中散寒的功效。楝實丸以驅蟲、殺蟲為主,而蟲積腹內,常會引起腹痛、腹脹等不適。茴香加入藥方中,可以起到理氣止痛的作用,緩解蟲積引起的腹痛症狀。
  2. 助藥力: 茴香味辛香,能促進藥力運行,有助於楝實丸中的藥物更好地發揮驅蟲、殺蟲的功效。

楝實丸中加入補骨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楝實丸以驅蟲、殺蟲為主要功效,而補骨脂則具有溫腎助陽、溫脾止瀉之效。兩者合用,既能增強驅蟲效果,又能溫補脾腎,避免驅蟲藥過於寒涼,損傷脾腎之氣。
  2. 針對病症,協同作用:楝實丸主要用於治療蛔蟲病、蟯蟲病等,而補骨脂則有助於改善因蟲積所致的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起到緩解病症、提高療效的作用。

楝實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考慮: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木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之功。楝實丸以驅除寄生蟲爲主,但寄生蟲的入侵往往會損傷脾胃,導致氣機阻滯,引起腹痛、腹脹等症狀。木香可以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緩解因寄生蟲引起的腹部不適。

2. 助楝實驅蟲,增強療效: 楝實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善於殺蟲。木香性溫,可緩和楝實的寒性,避免損傷脾胃。同時,木香的芳香之氣可助楝實驅蟲,增強驅蟲效果。

綜上所述,楝實丸中加入木香,既能緩解寄生蟲引起的腹部不適,又能協同楝實驅蟲,增強療效,可謂相得益彰。

楝實丸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消積導滯: 厚朴性溫,味辛苦,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燥濕化痰之功效。楝實丸以驅蟲消積為主要功效,厚朴的加入可助其消食導滯,增強驅蟲效果。
  2. 調和脾胃: 厚朴能溫脾胃,助消化,防止驅蟲過程中出現脾胃虛寒、腹瀉等副作用。楝實丸中含有苦寒之藥,厚朴的加入可起到調和脾胃的作用,使藥性更加平和,利於服用。

楝實丸中加入生薑,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緩和寒性: 楝實性寒,入肝經,擅長清熱解毒,但容易傷脾胃。生薑性溫,入脾胃經,可溫中散寒,緩解楝實的寒性,避免其對脾胃造成過度損害,保護脾胃功能。
  2. 增強藥效: 生薑味辛,能促進血液循環,使藥效更好地發揮。同時,生薑具有解表散寒、止嘔止吐的功效,可以協同楝實一起治療外感風寒、脘腹脹痛等症狀。

總而言之,生薑的加入既能減緩楝實的寒性,又能增強其藥效,使藥效發揮更佳。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楝實丸」

楝實丸,顧名思義,是以楝實為主要成分的中藥方劑,具有補虛勞、止心腹撮痛、增進食慾的功效。它在中醫典籍中佔有一席之地,被廣泛運用於治療各種虛勞、心腹疼痛、不思飲食等症狀。

組成與功效

楝實丸的組成包括了以下八味中藥:

  1. 川楝子:性辛溫,歸肝、膽、小腸經,具有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等功效。
  2. 白朮:性溫,味苦、辛,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等功效。
  3. 補骨脂:性溫,味苦、辛,歸脾、腎經,具有補陽、補氣、止瀉和健脾胃等功效。
  4.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等功效。
  5. 厚朴:性溫,味苦、辛,歸肺、脾、胃經,具有溫裏溫中、降氣、健脾胃等功效。
  6. 生薑:性辛溫,歸肺、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等功效。
  7. 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等功效。
  8. 烏藥:性溫、味辛、苦,入脾胃、腎經,具有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等功效。

主治與應用

楝實丸主治虛勞、心腹撮痛、不思飲食等症狀。虛勞是指身體虛弱,精力不足,常伴有面色蒼白、手腳冰涼、氣短乏力、盜汗等症狀;心腹撮痛是指心臟和腹部疼痛,疼痛劇烈,有絞痛感,常伴有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不思飲食是指沒有食慾,不想吃東西,常伴有口淡無味、口乾舌燥、消化不良等症狀。

楝實丸在臨牀上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疾病:

  1. 脾胃虛弱:脾胃虛弱是指脾胃功能低下,運化水穀不利,常伴有腹脹、腹瀉、食慾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狀。楝實丸可以補虛健脾,增進食慾,緩解脾胃虛弱引起的各種症狀。
  2. 心腹疼痛:心腹疼痛是指心臟和腹部疼痛,疼痛劇烈,有絞痛感,常伴有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楝實丸可以行氣止痛,緩解心腹疼痛引起的各種症狀。
  3. 不思飲食:不思飲食是指沒有食慾,不想吃東西,常伴有口淡無味、口乾舌燥、消化不良等症狀。楝實丸可以健脾開胃,增進食慾,緩解不思飲食引起的各種症狀。

使用注意

楝實丸一般在飯後服用,每日2次,每次6-9克,連服10-15天。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服用楝實丸期間,應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膩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總結

楝實丸是一種補虛勞、止心腹撮痛、增進食慾的中藥方劑。它由川楝子、白朮、補骨脂、木香、厚朴、生薑、茴香、烏藥等八味中藥組成。楝實丸在臨牀上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心腹疼痛、不思飲食等疾病。服用楝實丸應在飯後服用,每日2次,每次6-9克,連服10-15天。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服用楝實丸期間,應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膩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傳統服藥法


楝實3兩(以童子小便浸1宿,文火煮爛,去核焙乾),大黃(銼,炒)1兩,梔子仁(炒)1兩,人參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酸棗(半炒用,半生用,別研)1兩,蛇黃(炒令赤,酒中淬五度,別研)1兩,金牙石(搗碎)1兩1分。
上除別研者外,為末,再一處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日早食後及夜臥用熟水下15-20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楝實丸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痛、腹瀉、便秘等。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食慾不振肺結核胰臟炎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妄想狀態骨質疏鬆症腹瀉無尿及少尿右下腹側部痛左下腹側部痛臍下偏左或偏右處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楝實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 組成:楝實(炒)1兩,白朮1兩,烏藥(銼)半兩,茴香子(微炒)半兩,補骨脂(水淘去浮者,微炒)半兩,木香半兩,厚朴(去粗皮,用生薑汁炙)1兩。 主治:補益元臟,平和脾胃。主治:虛勞,心腹撮痛,不思飲食。

楝實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四。 組成:楝實(麸炒,去核)1兩,茴香子(炒)1兩,山茱萸1兩,食茱萸1兩,吳茱萸(湯洗,焙乾,炒)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馬藺花(醋炒)1兩,芫花(醋炒)半兩。 主治:小腸受邪,控睾引少腹痛。

楝實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二。 組成:楝實3兩(以童子小便浸1宿,文火煮爛,去核焙乾),大黃(銼,炒)1兩,梔子仁(炒)1兩,人參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酸棗(半炒用,半生用,别研)1兩,蛇黃(炒令赤,酒中淬五度,别研)1兩,金牙石(搗碎)1兩1分。 主治:膽經實熱,心神驚悸,小便不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