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效湯

BAI XIA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4%
胃經 29%
脾經 15%
膀胱經 5%
肝經 4%
心經 3%
大腸經 3%
腎經 1%
膽經 1%
肺經
胃經
脾經
膀胱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百效湯 」,主治功效:

  • 腸胃壅熱:腸胃燥熱,通常由飲食不當或情緒激動引起。症狀包括口乾、口臭、大便乾燥、小便短赤等。

  • 風熱:由風熱之邪侵襲人體而引起的疾病。症狀包括發熱、頭痛、咽喉腫痛、咳嗽、流涕等。

  • 牙齦腫痛:牙齦紅腫、疼痛,通常由齲齒、牙周病或其他牙齒疾病引起。

  • 頰車皆腫:臉頰兩側腫脹,通常由腮腺炎或其他感染引起。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甘草: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3. 薄荷:性辛涼,入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功效。

  4.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5. 葛根:具有多種功效,包括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

  6.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7.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8.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9. 天花粉:性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10.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 百效湯 」,主要成分包括甘草、白芷、薄荷、防風、葛根、桔梗、升麻、石膏、天花粉、細辛等十味藥材,具有清熱解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等功效,可治療腸胃壅熱、風熱、牙齦腫痛、頰車皆腫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升麻1錢,葛根1錢,白芷1錢,酒芩1錢,桔梗1錢,防風5分,薄荷5分,石膏3錢,甘草6分,天花粉8分,細辛4分。
頭疼及項頸痛者,加羌活1錢;發寒熱者,加柴胡1錢。
加生薑3片,水煎服,食後頻頻少服之。

方劑組成解釋


升麻、葛根、白芷、桔梗、防風、薄荷、石膏、甘草、天花粉、細辛等中藥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其中,升麻、葛根、白芷、桔梗、防風、薄荷等中藥主要作用於上焦,可以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石膏、甘草、天花粉、細辛等中藥主要作用於中焦,可以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細辛等中藥主要作用於下焦,可以祛風散寒、通利關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藥物性肝損傷。
  •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百效湯, 出處:《赤水玄珠》卷三。 組成:升麻1錢,葛根1錢,白芷1錢,酒芩1錢,桔梗1錢,防風5分,薄荷5分,石膏3錢,甘草6分,天花粉8分,細辛4分。 主治:腸胃壅熱、風熱,牙齦腫痛,頰車皆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