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旨烏骨雞丸

秘旨烏骨雞丸

MI ZHI WU GU J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偏熱 (1.6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1%
脾經 18%
肺經 15%
肝經 12%
腎經 11%
胃經 5%
心包經 5%
大腸經 4%
膽經 2%
三焦經 1%
膀胱經 1%
心經
脾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心包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祕旨烏骨雞丸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補血滋陰: 熟地黃味甘性溫,入心、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的功效。烏骨雞本身也具滋陰補血的功效,二者相輔相成,可加強補益效果,適用於血虛、陰虛、精血不足等症狀。
  2. 調和藥性: 方中可能存在一些偏燥熱的藥材,熟地黃性偏寒涼,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防止燥熱傷陰的作用,使方劑更為平和,適合長期服用。

祕旨烏骨雞丸中加入五味子,主要是考慮其以下兩個作用:

  1. 固本培元: 五味子性酸、甘,入肺、腎經,具有補益肺氣、固腎精之效。烏骨雞本身也具滋陰補腎、益氣養血的功效。兩者結合,可有效改善腎氣不足、精血虧虛等病症,起到固本培元的作用。
  2. 收斂固澀: 五味子還具有收斂固澀之效,可止汗、止瀉、止咳,對於一些脾腎虛弱、氣虛不固導致的症狀有改善作用。與烏骨雞搭配,更能增強補益效果,使身體更加強健。

祕旨烏骨雞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中包含人尿這一較為特殊的成分。人尿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因而被廣泛運用於各種方劑中。人尿所含的氨基酸、尿素和電解質等成分,能有效促進新陳代謝,調理人體的生理功能。在祕旨烏骨雞丸中加入人尿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藉由其獨特的藥理作用,增強整體方劑的療效,特別是在調理腎功能、增強免疫力及促進人體康復方面的潛在價值。這種搭配也體現了中醫「君臣佐使」的理論,旨在通過不同藥材的協同作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過,由於人尿的特殊來源,使用時必須謹慎,以確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現代醫藥倫理觀念影響下,此成分也引發了一定的爭議,促使人們對中藥的使用方式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祕旨烏骨雞丸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之功效,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抵禦外邪入侵。烏骨雞本身也具有補虛益氣的功效,二者相輔相成,可有效提升體質,改善氣虛症狀。
  2. 促進循環: 黃耆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有助於營養物質的輸送和廢物代謝。烏骨雞則富含膠原蛋白,具有滋潤肌膚、改善循環的作用。二者結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身體機能。

祕旨烏骨雞丸中加入蜂蜜,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增益藥性:蜂蜜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潤肺止咳、補中益氣、養陰生津之效。烏骨雞性平,味甘,入脾、腎經,擅長滋陰補虛,二者合用,相輔相成,能更有效地發揮補益氣血、滋陰養腎、強健筋骨的功效。
  2. 調和藥性:部分方劑中可能含有辛燥之品,蜂蜜能緩解其燥性,避免燥氣傷陰,使藥性更柔和,更容易被機體吸收利用。同時,蜂蜜的粘稠性也有利於丸劑的成型,並有助於藥物在體內緩慢釋放,提高療效。

祕旨烏骨雞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助補藥力: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烏骨雞滋陰補腎,但性偏寒涼,白朮可助其溫陽健脾,提高補益效果,使藥力更易吸收利用。
  2. 調和藥性,避免寒涼: 烏骨雞性寒,若單用易傷脾胃,而白朮性溫,可中和烏骨雞的寒涼之性,避免寒涼之氣損傷脾胃,使藥性溫和,更易於服用。

祕旨烏骨雞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其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心、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之效。烏骨雞丸常用於治療脾虛濕困、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茯苓可健脾利濕,化解脾胃濕氣,並輔助烏骨雞補益脾胃,提升藥效。同時,茯苓亦能寧心安神,與烏骨雞共同改善心神不寧、失眠等症狀,提高療效。

祕旨烏骨雞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改善氣血不足: 烏骨雞本身具有滋陰補血之效,而當歸則為補血活血之要藥,二者相輔相成,可有效改善氣血不足,提升整體體質。
  2. 調節女性生理機能: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調經、養血潤燥之功效,對於女性經期不順、月經量少等問題具有改善作用,因此在祕旨烏骨雞丸中加入當歸,可以更全面地照顧女性的生理健康。

祕旨烏骨雞丸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烏骨雞滋陰偏寒之性: 烏骨雞性寒涼,長期食用容易損傷陽氣,引起脾胃虛寒、畏寒肢冷等症狀。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可緩解烏骨雞的寒性,避免其過度滋陰而損傷陽氣。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祕旨烏骨雞丸通常用於治療氣血不足、面色蒼白、體虛乏力等症狀。白芍與烏骨雞等藥材共同作用,能更好地滋陰養血,補益氣血,從而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祕旨烏骨雞丸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血,增強體質:烏骨雞性寒,人參性溫,兩者相配,可補益氣血,增強體質,尤其適合體虛氣弱者。人參能補脾益氣、生津止渴,與烏骨雞的滋陰潤燥功效相輔相成,能更好地改善體質。
  2. 扶正祛邪,提高免疫力:烏骨雞具有滋陰補腎、益氣養血的功效,而人參則能補氣固表,增強機體抵抗力。兩者合用,能扶正祛邪,提高免疫力,有利於抵抗疾病的侵襲。

祕旨烏骨雞丸中加入黨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健脾: 黨參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氣的功效。烏骨雞性平味甘,具有滋陰益腎、補虛強壯的作用。兩者合用,可協同增強補益作用,改善氣虛、脾虛等症狀,有助於提升身體免疫力。
  2. 調和藥性: 祕旨烏骨雞丸中可能包含一些較寒涼的藥材,黨參的溫和性可中和藥性,避免藥物過寒而損傷脾胃,提升藥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祕旨烏骨雞丸」方劑中加入川芎,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烏骨雞丸多用於治療女性月經不調、痛經等症,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血流通,緩解疼痛。

其二,川芎能提升藥效。烏骨雞丸中可能含有其他滋補氣血的藥材,川芎能促進藥效吸收,並引導藥力直達病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祕旨烏骨雞丸中加入丹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活血化瘀:丹參性涼,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的功效。烏骨雞丸多用於治療血瘀症,丹參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淤血消散,減輕疼痛不適。
  2. 清熱涼血:丹參亦具清熱涼血之效。烏骨雞丸部分組成藥材可能偏溫燥,丹參的加入有助於平衡藥性,避免燥熱傷陰,同時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秘旨乌骨雞丸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範圍廣泛,主要針對陰血虧虛、氣血失調所致的諸症,尤其適用於女性勞損及男性早衰:

  1. 婦科諸疾
    • 情志鬱結:肝氣不舒,氣滯化火,而見蒸熱、咳嗽。
    • 月事不調:如經閉(久無月事)、崩漏(非時下血)、倒經(經血上逆吐血)等。
    • 產後蓐勞:產後氣血耗傷,虛熱纏綿。
    • 帶下病:赤白帶下、白淫(白濁分泌物),屬脾腎不固或濕熱下注。
  2. 男性虛損
    • 斫喪太早(房勞過度或早婚),耗傷精血,致勞嗽、吐血、形體羸弱。

二、方劑組成與治療邏輯

(1)主藥:烏骨雞

  • 性味歸經:甘平,入肝、腎、脾經。
  • 作用
    • 補陰血:烏骨雞為血肉有情之品,善補精血,尤適久虛勞損。
    • 通調衝任:婦科經帶胎產病多與衝任失調相關,烏骨雞能補而兼通。

(2)輔藥配伍邏輯

A. 補益氣血

  • 熟地、歸身、白芍:四物湯去川芎(防其過燥),補肝血、滋腎陰。
  • 綿耆(黃芪)、於朮(白朮)、人參:補脾肺之氣,助生化之源,治氣虛乏力。
  • 川芎、丹參:活血調經,防補藥滯膩,兼治血瘀經閉。

B. 斂陰固脫

  • 北五味子:酸斂肺腎,固精止汗,防氣血津液耗散。
  • 童便、陳酒煎煮:引藥入血分,活血散瘀,降火滋陰。

C. 加減法針對病機

  • 骨蒸寒熱:加鱉甲、銀柴胡、地骨皮,清虛熱、退骨蒸。
  • 經閉:加肉桂溫通經脈。
  • 崩漏、倒經:熟地倍量補血,阿膠止血,麥冬潤肺降逆。
  • 帶下:萆薢利濕濁,山藥健脾固腎。

(3)製法與服法用意

  • 雞肉與藥同焙:使藥性融合,增強補益之力。
  • 晨服湯、夜飲酒
    • 清晨陽氣升發,以沸湯送服助藥力上行,調氣機。
    • 夜臥陰血歸肝,以酒行藥勢,活血養營。

三、治療原理綜論

此方以**「補氣養血、調和肝腎」為核心,兼具「清熱、固澀、通絡」**之功:

  1. 滋陰清熱:烏骨雞、熟地、五味子治本虛,鱉甲等治標熱。
  2. 氣血雙補:黃芪、人參配當歸,符合「陰中求陽」之法。
  3. 動靜結合:補藥中佐川芎、丹參,使補而不滯,適用於虛中夾瘀者。

總結而言,此方適合氣血兩虛兼見鬱火或血瘀之證,尤其對婦科慢性虛損及男性精血早衰,有標本兼顧之效。

傳統服藥法


絲毛烏骨雞1只(男用雌,女用雄,溺倒,泡去毛,竹刀剖脅,出肫肝內金,去腸穢,仍入腹內),熟地4兩,北五味(碎)1兩(二味入雞腹內,陳酒、童便各二碗,砂鍋內水煮,旋添至磨爛汁盡),綿耆(去皮,蜜水拌,炙)3兩,於朮(飯上蒸九次)3兩,白茯苓(去皮)2兩,歸身(酒洗)2兩,白芍(酒炒)2兩,五味為粗末,同雞肉搗爛焙乾,骨用酥炙,為粗末,入下項藥:人參3兩(無力者,黨參代),川芎1兩(童便浸,曬),丹參2兩(酒浸,曬)3味研末入前藥中。
骨蒸寒熱,加炙七肋鱉甲3兩,銀柴胡、地骨皮各1兩半;經閉,加肉桂1兩,崩漏下血,倍熟地,加阿膠2兩;倒經血溢,加麥冬2兩;鬱結痞悶,加童便制香附末1兩,沈香5錢;赤白帶下,加萆薢
用於山藥末六兩糊為丸,大便實者,蜜丸亦可,曬乾瓶貯。
清晨沸湯送下3錢,臥時醇酒送下2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氣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膀胱炎肺氣腫咳嗽陰道炎肺結核白帶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胃腸出血腎盂腎炎尿道膿傷子宮頸炎尿中混挾精液小便疼痛吐血

相同名稱方劑


秘旨烏骨雞丸, 出處:《衛生鴻寶》卷五。 組成:絲毛烏骨雞1隻(男用雌,女用雄,溺倒,泡去毛,竹刀剖脅,出肫肝內金,去腸穢,仍入腹內),熟地4兩,北五味(碎)1兩(2味入雞腹內,陳酒、童便各2碗,砂鍋內水煮,旋添至磨爛汁盡),綿耆(去皮,蜜水拌,炙)3兩,于朮(飯上蒸9次)3兩,白茯苓(去皮)2兩,歸身(酒洗)2兩,白芍(酒炒)2兩,5味爲粗末,同雞肉搗爛焙乾,骨用酥炙,爲粗末,入下項藥:人參3兩(無力者,黨參代),川芎1兩(童便浸,曬),丹參2兩(酒浸,曬)3味研末入前藥中。 主治:婦人鬱結不舒,蒸熱咳嗽,月事不調,或久閉,或倒經,産後蓐勞,及崩淋不止,赤白帶下,白淫;男子斫喪太早,勞嗽吐血而致虛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