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虎骨散中包含虎骨,主要原因如下:
- 傳統醫學觀念: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虎骨具有強筋壯骨、舒筋活絡、止痛消腫等功效,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風濕骨痛、關節炎等疾病。此觀念源於古人對虎的強壯、勇猛的印象,並將這種特質聯想到虎骨的藥用價值。
- 文化因素: 虎在中國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視為百獸之王,其骨骼被賦予了神祕的能量和功效。這種文化因素強化了虎骨在中藥中的地位,使其成為珍貴藥材,並被廣泛應用於藥方中。
虎骨散中加入龜板,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 補腎壯骨: 龜板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補腎強筋、益氣固精之效。虎骨散中常因虎骨性溫燥,易傷陰,故以龜板的滋陰之力來平衡,避免燥熱之弊,達到補腎壯骨、強筋健骨的效果。
二、 協調藥性: 龜板能緩和虎骨的燥熱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藥性過於偏燥而傷及正氣,更利於藥效發揮,達到治療目的。
虎骨散中加入何首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益肝腎、強筋健骨: 何首烏性微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健骨的功效。虎骨散主要針對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症,而何首烏可補益肝腎,使筋骨強健,從而減輕疼痛,促進癒合。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何首烏還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跌打損傷常伴隨瘀血腫痛,何首烏可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減輕腫痛,輔助虎骨散發揮更好的療效。
虎骨散中加入白芍,主要是為了緩解虎骨的燥熱之性,避免傷陰。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其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平抑肝陽之功效。虎骨性溫燥,善於祛風通絡,但久服易傷陰耗血。白芍的寒涼之性可與虎骨的溫燥之性相配,起到調和作用,防止虎骨過於燥熱,避免對人體造成損傷。同時,白芍還能滋養肝血,緩解虎骨可能引起的肝腎陰虛。因此,白芍在虎骨散中起到了平衡藥性、保護人體的作用。
虎骨散方劑中包含羌活,乃因其具有疏風散寒、祛風濕、止痛之效。
羌活性溫,味辛,歸膀胱、肝經,善於走竄經絡,能驅散外邪,止痛止癢。虎骨散主治風寒濕痹、筋骨疼痛、四肢麻木等症,而羌活可助虎骨散溫經散寒,祛風濕,止痛,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效果。
此外,羌活亦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末梢血液供應,有助於緩解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引起的疼痛和麻木。
虎骨散中加入當歸,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緩解疼痛: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效。虎骨散主治跌打損傷、骨折疼痛等症,當歸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瘀,緩解疼痛。
- 行氣活血,促進癒合: 當歸具有行氣活血、通經絡的作用,可以促進血液流通,有利於骨折部位的癒合。同時,當歸還能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加速損傷組織的修復。
虎骨散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活血化瘀,舒筋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虎骨散主要用於跌打損傷、筋骨疼痛,而川芎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緩解疼痛,配合虎骨等藥材,發揮更好的療效。
二、疏散風寒,通絡止痛: 川芎還具有疏散風寒、通絡止痛的作用。虎骨散中常加入其他具有溫經散寒作用的藥材,如桂枝、獨活等,川芎可以協同這些藥材,共同發揮疏風散寒、通絡止痛的效果,治療風寒濕痹所致的筋骨疼痛。
虎骨散中包含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通絡,消腫止痛: 川牛膝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消腫止痛之效。虎骨散多用於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症,川牛膝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消散瘀血,達到治療目的。
- 引藥入絡,增強療效: 川牛膝善於引藥入絡,可將其他藥物的藥力引導至筋骨關節處,提高藥效。虎骨散中其他藥物如虎骨、續斷等,皆需藉助川牛膝的引導作用,才能發揮最佳療效。
虎骨散方中加入白芷,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止痛: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祛風散寒、消腫止痛的功效。虎骨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痺、筋骨疼痛等症,白芷能協助虎骨散祛除風寒濕邪,緩解疼痛。
- 通竅止痛: 白芷還具有通鼻竅、止痛的功效。虎骨散中常配合其他芳香走竄之品,如川芎、羌活等,共同發揮通經活絡、止痛的效果。白芷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通竅止痛作用,緩解因風寒濕痺引起的頭面部疼痛。
虎骨散中包含附子,主要原因如下:
- 寒邪入體,需溫陽散寒:虎骨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等症,而附子性熱,能溫陽散寒,驅除寒邪,改善寒濕痹阻所致的疼痛。
- 補益腎陽,強壯筋骨:附子入腎經,能補腎陽,溫煦腎氣,從而增強筋骨的強度,提高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治療筋骨疼痛,恢復肢體功能。
總之,附子在虎骨散中起到溫陽散寒、補益腎陽的作用,有助於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等症。但附子性烈,使用時需謹慎,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虎骨散中加入威靈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虎骨散主治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威靈仙性溫,味辛,具有祛風除濕、通經活絡的功效,能有效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與虎骨等藥材相輔相成,加強其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2. 協同虎骨,增強療效: 虎骨本身也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而威靈仙則能增強虎骨的藥效。兩者配合使用,能夠更有效地緩解疼痛,改善肢體麻木等症狀,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虎骨散中包含檳榔,主要是利用其 行氣止痛、消積導滯 的功效。
檳榔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其具有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的作用,能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尤其適用於 跌打損傷、筋骨疼痛 等症狀。同時,檳榔還有 消食導滯 的功效,可以幫助消化積食,促進腸胃蠕動,有利於藥物更好地吸收。
因此,在虎骨散中加入檳榔,可以起到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促進藥效吸收 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的目的。
虎骨散中加入蠶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疏風通絡: 蠶砂性寒,味辛,入肝、脾經,具有疏風散寒、通經活絡之效。虎骨散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等症,蠶砂能有效疏散風寒濕邪,通暢經絡,減輕疼痛。
- 除濕止癢: 蠶砂還具有一定的除濕止癢作用,可用於治療皮膚瘙癢、溼疹等症。虎骨散中加入蠶砂,除了能緩解骨骼疼痛外,還能改善因風寒溼邪引起的皮膚症狀。
總而言之,蠶砂在虎骨散中起到疏風通絡、除濕止癢的輔助作用,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療效。
虎骨散中添加延胡索,是基於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與虎骨、川芎等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疼痛的功效。
延胡索性味苦、辛、溫,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它能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緩解疼痛,並能促進骨折癒合。與虎骨、川芎等藥材配合使用,能加強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疼痛的目的。
虎骨散方中包含皁莢,主要原因如下:
- 祛風濕: 皁莢性寒,味苦,具有祛風濕、消腫止痛之效。虎骨散常用於治療風溼痹痛、筋骨疼痛等症,皁莢可配合虎骨等藥材,增強祛風濕的效果。
- 活血化瘀: 皁莢還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疼痛。虎骨散中加入皁莢,可更有效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症狀。
因此,皁莢在虎骨散中起到輔助作用,協同其他藥材,發揮祛風濕、活血化瘀的功效。
虎骨散方劑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作用。虎骨散以虎骨為君藥,性溫燥,易傷陰血,而生地黃可以起到平衡藥性,防止燥熱傷陰的作用。
- 活血化瘀: 生地黃兼具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虎骨散主治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生地黃可輔助虎骨散活血止痛,加快傷患部位的恢復。
主治功效
中藥「虎骨散」主治功效:風毒之氣走注全身,導致身體骨骼疼痛,有時手腳麻痺不仁,腰部和胯部沉重痠痛,牽拉活動不便。
虎骨散組成:虎骨、龜板、何首烏、白芍、羌活、當歸、川芎、川牛膝、白芷、附子、威靈仙、檳榔、蠶砂、延胡索、皁莢、生地黃。
中藥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檳榔: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
牛膝: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龜板:滋陰潛陽、益腎健骨、固經止血、養血補心。
何首烏:補血、補氣、祛風除濕、益精、解毒、活絡止痛、通便、強筋骨、補益肝腎。
虎骨:強筋健骨、舒筋活絡、補腎壯陽、活絡止痛、續筋接骨、安神益智。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威靈仙:祛風除濕、清熱利尿、通經絡、清熱解毒、活絡止痛。
延胡索: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活絡止痛。
皁莢: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
蠶砂:活血化瘀、通經絡、祛風除濕、和胃化濁、活血通經。
總結:虎骨散是一味中藥方劑,具有強筋健骨、祛風除濕、補腎壯陽、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痹痛、筋骨疼痛、腰痠背痛等症。
傳統服藥法
虎骨5兩,防風5兩,當歸10兩,乳香5兩,僵蠶5兩,全蠍2兩,天麻5兩,桂心5兩,白花蛇10兩,射香5分。
上為散。
每服3錢,豆淋酒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虎骨散有毒,不可過量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虎骨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六。 組成:虎骨、石灰。 主治:狂犬咬。
虎骨散, 出處:《雞峰》卷十七。 組成:虎脛骨1兩半,桂心1兩,川芎1兩,海桐皮1兩,當歸1兩,牛膝1兩,天麻1兩,骨碎補1兩,附子1兩,羌活半兩。 主治:婦人血風攻註,身體疼痛。
虎骨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九○。 組成: 虎骨散(《普濟方》卷二九○。)出處:《普濟方》卷二九○。組成:烏魚骨、龍骨、虎骨(炙)、天靈蓋(燒)各等分。主治:斂瘡。 。 主治:斂瘡。
虎骨散, 出處:《雞峰》卷十五。 組成:虎骨頭2兩,乾地黃2兩,敗龜半兩,乾蠍半兩,琥珀半兩,當歸1兩,威靈仙1兩,牛膝1兩,羌活1兩,肉桂1兩,天麻3分,川芎3分,沒藥3分。 主治:婦人血風走疰,痛無常處。
虎骨散, 出處:《簡易方》引《全生方》(見《醫方類聚》卷二十)。 組成:當歸2兩,赤芍藥1兩,川續斷1兩,白朮1兩,藁本1兩,虎骨1兩,烏蛇肉半兩。 主治:潤筋去風。祛風邪,通血脈。主治:偏枯。由血少氣勝,風邪留於脈絡,榮衛不得運行。半身不遂,肌肉乾燥,漸漸細瘦,時或疼痛。
虎骨散, 出處:《傳家秘寶》卷三。 組成:虎骨8分,敗龜8分(亦酥炙),何首烏5分,芍藥5分,羌活4分,當歸6分,川芎6分,牛膝6分,白芷4分(炒),附子4分,威靈仙(取茸)6分,白檳榔6分,蠶砂、元胡索4分,皂角8分(酥炒),生乾地黃8分。 主治:風毒氣走註,體骨疼痛,或手足(疒帬)痹,腰胯沉重,牽拽不遂。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