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腸飲

QING CHANG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胃經 18%
心經 16%
腎經 11%
肝經 10%
大腸經 10%
脾經 8%
膽經 0%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脾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清腸飲」的組成有金銀花、當歸、地榆、麥門冬、玄參、甘草、薏苡仁、黃芩,主要用於治療大腸膿腫。

金銀花性甘寒,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的功效。它可以治療各種癰腫疔瘡、喉痹、丹毒、風熱感冒、溫病發熱等疾病。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地榆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斂瘡、排膿等功效。地榆涼血止血之效顯著,尤宜於下焦血熱所致的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等症;能清熱解毒,治療燙傷、濕疹、瘡瘍腫毒等熱毒壅滯之疾;能清熱涼血,可用於治療熱毒性疾病、出血等症狀;斂瘡之效顯著,可治療外傷出血、瘡瘍腫痛、痤瘡等症;能排膿止痛,促進瘡口癒合,消腫止痛,是治療瘡痍、癰腫、疔瘡、膿瘍等膿血疾病的良藥。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的各種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心肺氣陰兩虛所致的咳嗽、氣喘、心悸、失眠;以及熱病津傷、煩躁、身熱、神昏等症狀。

玄參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玄參中的三萜皁苷、甜菜鹼和多醣等有效成分能清熱解毒,滋陰潤燥,並增強血管張力、降低血管滲透性,有助於緩解炎症反應;玄參還可以促進肝臟解毒酶的活性,促進代謝和排泄有害物質,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另外它也能增血管張力,防滲漏,減積聚;具抗炎、抗氧化作用,緩炎症、氧化損傷。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腎經,功能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薏苡仁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薏苡仁甙、薏苡仁醇等,能夠促進身體的代謝功能,調節脾胃的分泌和消化功能,從而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薏苡仁還具有健脾胃,排膿,利水滲濕,降氣等功效。薏苡仁對於氣滯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總結來說,清腸飲主要成分是金銀花、當歸、地榆、麥門冬、玄參、甘草、薏苡仁、黃芩,主治功效是大腸膿腫。

方劑組成解釋


清腸飲由金銀花、當歸、地榆、麥門冬、玄參、甘草、薏苡仁、黃芩等中藥組成。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抗菌的作用;當歸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地榆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麥門冬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玄參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薏苡仁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的功效;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這些中藥合用,可以清熱解毒,利濕通便,緩解大腸癰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孕婦慎用。
  2. 脾胃虛寒者慎用。
  3. 長期服用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清腸飲, 出處:《辨證錄》卷十三。 組成:金銀花3兩,當歸2兩,地榆1兩,麥冬1兩,元參1兩,生甘草3錢,薏仁5錢,黃芩2錢。 主治:壯水瀉火,活血解毒。主治:大腸癰。腹中痛甚,手不可按,右足屈而不伸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