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鼻散

QUAN B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偏寒 (0.5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4%
肺經 24%
胃經 17%
脾經 15%
腎經 8%
肝經 5%
大腸經 5%
心經
肺經
胃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全鼻散方劑中包含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玄參味甘苦性寒,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效。對於鼻腔炎症引起的紅腫、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狀,玄參能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緩解鼻腔炎症。

2. 滋陰潤燥,生津止渴: 玄參還具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的功效,對於鼻腔乾燥、分泌物粘稠等症狀,玄參可以滋潤鼻腔,促進分泌物排出,改善鼻腔乾燥不適。

綜上所述,玄參在全鼻散方劑中發揮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滋陰潤燥的功效,對於治療鼻腔炎症有重要作用。

全鼻散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緩解毒性: 全鼻散方劑多用辛辣藥物,如辛夷、蒼耳子等,以通竅止痛。甘草性甘平,味甘而緩和,可調和藥性,避免辛辣藥物過於燥烈,傷及正氣。同時,甘草具解毒作用,可減輕某些藥物對鼻黏膜的刺激,防止藥物毒性過大。
  2. 補脾益氣,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的功效,可增強人體抵抗力,提高藥物療效。對於因脾氣虛弱、氣血不足導致的鼻塞、鼻淵等症狀,甘草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改善患者體質,促進疾病康復。

全鼻散中包含金銀花,主要是因為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對於鼻腔炎症、腫痛、流涕等症狀,金銀花能有效清熱解毒,消散鼻腔腫脹,緩解疼痛。此外,金銀花還有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細菌的繁殖,幫助炎症消退。因此,金銀花成為全鼻散中重要的藥材之一,以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療效。

全鼻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作用:

  1. 活血化瘀: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可改善鼻腔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對於鼻炎所致的鼻塞、流涕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2. 補血益氣: 當歸性溫,味甘,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益氣、養血調經之功效。鼻炎患者常伴有氣血不足,而當歸可補益氣血,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改善鼻炎症狀。

全鼻散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清熱解毒: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鼻腔乾燥、鼻黏膜炎等症狀,麥門冬可以滋潤鼻腔黏膜,減輕炎症,達到清熱解毒的作用。
  2. 養陰生津,止咳化痰:麥門冬能養陰生津,對於因燥熱引起的鼻腔乾燥、咳嗽、痰多等症狀,麥門冬可以起到緩解作用,促進痰液排出。

因此,全鼻散中加入麥門冬,可以有效地改善鼻腔乾燥、鼻黏膜炎等症狀,並起到滋陰潤肺、清熱解毒、養陰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

全鼻散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改善鼻炎症狀: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固表止汗、生津止渴的功效。對於因氣虛表弱引起的鼻炎症狀,如鼻塞流涕、嗅覺減退、面色蒼白等,人參可以補益肺氣,固護鼻竅,改善鼻炎症狀。

2. 配伍增效,提高療效:

全鼻散中其他藥材如辛夷、蒼耳子等,多具辛溫發散之性,而人參則可補益正氣,起到協調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人參與其他藥材相配,可使藥力更易於到達鼻竅,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全鼻散中加入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 硃砂性寒,具清熱解毒之效,能有效抑制因外感風熱或濕熱引起的鼻腔炎症,減輕鼻塞、流涕等症狀。
  2. 鎮靜安神: 硃砂入心經,有鎮靜安神之功效,能緩解因鼻炎引起的頭痛、頭昏、失眠等症狀,提高患者睡眠質量。

然而,硃砂為重金屬,長期使用或過量使用會對人體造成損害。因此,全鼻散需嚴格遵醫囑使用,不可自行服用或長期服用。

主治功效


全鼻散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全鼻散,據多部古籍記載,主治因誤服輕粉(氯化亞汞,水銀化合物)而導致毒素蓄積於體內,最終毒發於鼻的疾病。此症狀表現為鼻腔有惡臭氣味,鼻部皮膚變黑,嗅覺喪失。 古籍中多將此病狀與楊梅瘡(梅毒)聯繫,但需注意,現代醫學中,輕粉中毒與梅毒是兩種不同的疾病。

方劑組成及治療原理分析:

全鼻散的組成藥物通常包含玄參、金銀花、當歸、麥門冬、人參、甘草,部分古方還加入丹砂。各藥物功效如下:

  • 玄參: 清熱解毒,滋陰降火。針對輕粉毒素的熱毒性質,具有清熱解毒作用,同時滋陰以緩解毒性對機體的損傷。

  • 金銀花: 清熱解毒,消炎利咽。同樣針對輕粉的熱毒,消炎作用可緩解鼻部炎症。

  • 當歸: 活血調經,補血潤燥。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毒素排出;潤燥則可改善鼻部乾燥。

  • 麥門冬: 養陰潤肺,清心除煩。輕粉中毒可能損傷肺陰,麥門冬可滋養肺陰,緩解症狀。

  • 人參: 補氣生津,增強免疫力。補益元氣,提升機體抗病能力,有助於機體抵抗毒素的侵害。

  • 甘草: 調和諸藥,益氣緩急。調和眾藥,使藥物功效協調,並緩解藥物的峻猛之性。

  • 丹砂(硃砂): 古方中多見丹砂(硃砂,硫化汞)的加入,古人認為輕粉(氯化亞汞)乃水銀所燒,而丹砂乃水銀之母,利用「子見母自然相逢,而不肯相離」的原理,以丹砂引導輕粉排出體外。然而,現代醫學已不建議使用丹砂,因其具有一定的毒性。

治療機理總體分析:

全鼻散的治療機理主要在於:

  1. 清熱解毒: 多種清熱解毒藥物共同作用,清除體內積蓄的輕粉毒素及其引起的熱毒。

  2. 養陰潤肺: 補益肺陰,緩解輕粉毒素對肺部的損傷。

  3. 活血化瘀: 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毒素的排出。

  4. 益氣扶正: 提升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

  5. (古方)引導毒素排出: 古方中加入丹砂,意圖引導輕粉排出,但此方法安全性存疑,現代醫學已不提倡。

綜上所述,全鼻散的治療策略是多角度、多靶點的綜合治療,以清除毒素、修復損傷、增強機體抵抗力為主要目標。 需要注意的是,古方中丹砂的使用在現代醫學中存在風險,應謹慎對待。 本分析僅基於古籍記載及中藥藥理學知識,並非現代醫學治療建議,實際應用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傳統服藥法


玄參1兩,生甘草3錢,金銀花1兩,當歸1兩,麥冬5錢,人參3錢,生丹砂末1錢。
水煎服。先用護鼻散,連服4劑,鼻黑之色去,不必憂鼻梁之爛落矣,更用全鼻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全鼻散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全鼻散, 出處:《辨證錄》卷十三。 組成:玄參1兩,生甘草3錢,金銀花1兩,當歸1兩,麥冬5錢,人參3錢,生丹砂末1錢。 主治:楊梅瘡因誤服輕粉藏毒於內,毒發於鼻,自覺一股臭氣衝鼻而出,第2日鼻色變黑,不聞香臭。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