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胸飲

寬胸飲

KUAN XIONG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熱 (1.7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8%
肝經 18%
心經 15%
肺經 15%
胃經 10%
膽經 7%
心包經 5%
三焦經 5%
腎經 2%
脾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膽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寬胸飲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升發陽氣的功效,能緩解胸悶、脅肋脹痛等症狀,對於因肝氣鬱結導致的胸部不適具有良好療效。
  2. 和解表裏,調和營衛: 寬胸飲多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兼有肝氣鬱結的患者。柴胡能和解表裏,調和營衛,既能疏散風邪,又能疏肝解鬱,使氣血流通,達到治療目的。

寬胸飲中加入鬱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鬱金味辛、苦,性溫,歸肝、脾經。其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可緩解胸悶、脅肋脹痛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達到寬胸理氣的效果。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鬱金亦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可改善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胸痛、瘀血等症狀,有助於緩解胸部不適。

因此,鬱金在寬胸飲中發揮著疏肝理氣、行氣止痛和活血化瘀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寬胸止痛的療效。

寬胸飲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膽經,具有行氣活血、止痛的作用。寬胸飲常用於治療胸悶、胸痛等症,川芎有助於疏通胸中氣血,緩解疼痛。
  2. 活血化瘀: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對於胸部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川芎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川芎在寬胸飲中起到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胸部不適症狀。

寬胸飲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活血化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之效。對於胸部氣滯血瘀所致的胸悶、胸痛、呼吸不暢等症狀,當歸能有效改善血流,緩解瘀阻,起到寬胸理氣的作用。
  2. 補血養血:當歸富含鐵元素,具有補血養血功效,能改善因氣血不足導致的胸部不適。對於體虛氣弱、面色蒼白、心慌氣短等症狀,當歸能起到滋補氣血、增強體質的作用,從而間接緩解胸部不適。

寬胸飲中加入降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降香性辛溫,入脾、胃、腎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痛的功效。對於胸悶氣滯、心悸胸痛等症狀,降香能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2. 溫補心腎:降香溫而不燥,能溫補心腎,改善心氣不足、心腎不交所致的胸悶、心悸、失眠等症狀。同時,降香還能調和脾胃,促進氣血運行,增強體質。

因此,寬胸飲中加入降香,不僅能有效緩解胸悶氣滯等症狀,還能起到溫補心腎的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寬胸飲中加入香附,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歸肝、脾經。其具備行氣解鬱、活血止痛之功效,可有效緩解胸悶、脅肋脹痛等症狀,對於肝氣鬱結所致的胸部不適有較佳療效。
  2. 調和脾胃,助消化: 香附亦可健脾和胃,促進消化,對於因脾胃虛弱、氣機不暢導致的胸悶、食慾不振等症狀,也有改善作用。

因此,香附在寬胸飲中起著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並兼顧調和脾胃的功效,使其成為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寬胸飲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理氣寬胸: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肺、脾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對於胸悶氣滯、咳嗽痰多等症狀,陳皮能起到理氣寬胸、化痰止咳的作用。
  2. 調和藥性:寬胸飲通常會包含多味藥材,陳皮的加入可以起到調和藥性、增進藥效的作用。例如,陳皮可緩解某些藥材的燥性,或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更有效地達到治療目的。

寬胸飲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寬胸:砂仁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解鬱、溫中止痛的功效。對於胸悶氣滯、脘腹脹滿等症狀,砂仁可以通過理氣行氣,解除胸中鬱結,達到寬胸的效果。
  2. 助消化增食慾:砂仁亦可溫脾胃,助消化,增進食慾。對於因氣滯所致的食慾不振,砂仁可以通過溫脾胃,促進消化功能,改善食慾。

因此,砂仁在寬胸飲中,既能理氣寬胸,又能助消化增食慾,是治療胸悶氣滯、食慾不振等症狀的有效藥材。

寬胸飲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之性,可緩解方劑中其他藥材的偏寒或偏熱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減少對人體的刺激,提升藥效發揮。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益氣補脾、緩解胸悶、止咳化痰等功效,與其他藥材搭配,可增強寬胸飲的療效,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胸部脹悶不適,達到治療目的。

寬胸飲中包含延胡索,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 延胡索性味苦辛,微溫,入肝、心包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之效。其能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心悸、失眠等症狀,配合寬胸飲中其他藥材,可更有效地舒暢氣機,改善胸部不適。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延胡索亦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炎症反應,對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胸痛、乳房脹痛等症狀,也具有一定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寬胸飲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肝實胸痛,不能轉側,善太息者」,其病機核心在於「肝氣鬱結,血行不暢」。

  1. 肝實胸痛:指肝氣鬱滯化實,橫逆犯胸,阻遏氣機,致胸脅脹滿刺痛。
  2. 不能轉側:因氣滯血瘀,經絡拘急,身體轉動則牽引痛處,故活動受限。
  3. 善太息:肝鬱不舒,患者以長嘆氣暫緩胸悶,反映氣機壅滯不得宣暢。

此證屬「肝鬱氣滯兼血瘀」,治法當以「疏肝解鬱、活血行氣、寬胸止痛」為主。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疏肝解鬱

    • 柴胡:主入肝經,疏泄鬱滯之肝氣,為解鬱要藥。
    • 香附:理氣寬胸,專治肝氣不舒,與柴胡協力調暢氣機。
    • 鬱金:既行氣解鬱,又活血化瘀,針對氣滯血瘀並存之病機。
  2. 活血行氣止痛

    • 川芎:上行頭目、下行血海,活血兼行氣,通絡以緩胸痛。
    • 延胡索:氣血雙調,擅長止痛,《本草綱目》稱其「專治一身上下諸痛」。
    • 當歸:補血活血,防氣滯日久耗血,兼潤脈道之澀滯。
  3. 理氣寬胸降逆

    • 降香:芳香降氣,散胸中瘀滯,改善氣逆胸悶。
    • 陳皮、砂仁:醒脾和胃,助中焦氣機升降,防肝鬱犯胃。
  4. 調和諸藥

    • 甘草:緩急和中,調和藥性,助延長藥效。

整體配伍思維

  • 以「柴胡、香附、鬱金」解肝鬱為主軸,佐「川芎、延胡索、當歸」活血通絡,配合「降香、陳皮」降氣寬胸。全方氣血並調,標本兼顧,使肝氣條達、胸陽得展,則痛悶自除。

此方體現中醫「木鬱達之」之法,針對肝鬱氣滯所致胸痛,非單純止痛,而是從調暢氣機根本著手,輔以活血,契合「不通則痛,通則不痛」之理。

傳統服藥法


柴胡、鬱金、川芎、當歸、降香、香附、陳皮、砂仁、甘草、延胡索。
疏肝。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可用於肝氣鬱結所致的胸痛、胸悶、脅痛等症。但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心包炎胸悶胸痛前胸上部位疼痛胸骨疼痛肋間神經疼痛容易嘆氣

相同名稱方劑


寬胸飲,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七。 組成:柴胡、鬱金、川芎、當歸、降香、香附、陳皮、砂仁、甘草、延胡索。 主治:疏肝。主治:肝實胸痛,不能轉側,善太息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