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粥

JU PI ZHOU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7%
肺經 25%
胃經 17%
肝經 12%
大腸經 8%
心經 6%
小腸經 2%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心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橘皮粥」

藥方組成:

  •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 大腹皮:具有理氣行氣、利水消腫、健脾胃等功效。

  • 大米:性平味甘,歸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補脾、益氣生津、清熱利尿、除煩渴、止瀉止痢、強筋骨等功效。

  • 桑白皮: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

  • 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 橘皮: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

功效:

  • 腳氣病。
  • 心胸鬱悶,呼吸急促,食慾不振。

用法: 將生薑、大腹皮、桑白皮、紫蘇葉、橘皮洗淨,切碎,與大米一起煮粥食用。

禁忌:

  • 陰虛火旺者慎用。

總結:

中藥方劑「橘皮粥」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健脾胃、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可以治療腳氣病,心胸鬱悶,呼吸急促,食慾不振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橘皮10-20克(鮮者30克),粳米1-2兩。
順氣,健胃,化痰,止咳。
先把橘皮煎取藥汁,去滓,然後加入粳米煮粥。或將橘皮曬乾,研為細末。
每次用3-5克,調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為粥。一般2-3天為一療程。
本方適用於痰多咳嗽,對陰虛燥咳,或乾咳無痰的病人不宜選用,吐血患者忌服。

方劑組成解釋


橘皮性味辛、苦、溫,入肺、脾經,具有理氣化痰、燥濕健脾的功效。紫蘇葉性味辛、溫,入肺、脾經,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的功效。大腹皮性味苦、辛、溫,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行氣寬中的功效。桑白皮性味苦、甘、寒,入肺、脾經,具有清肺化痰、利水消腫的功效。生薑性味辛、溫,入肺、脾經,具有發散風寒、溫中止嘔的功效。大米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補脾益氣、和胃消食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橘皮粥性溫,陰虛火旺者慎用。
  2. 橘皮粥有滑腸作用,便溏者慎用。
  3. 橘皮粥不宜與溫補藥同用。

相關疾病


腳氣病消化不良神經性厭食症高血脂症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嘔吐咳嗽食慾不振多痰噁心反胃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橘皮粥, 出處:《聖惠》卷九十七。 組成: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紫蘇莖葉1兩,大腹子3枚,桑根白皮1兩半,生薑3分(切),粳米2合。 主治:腳氣。心胸壅悶,氣促不食。

橘皮粥, 出處:《藥粥療法》引《飲食辨錄》。 組成:橘皮10-20g(鮮者30g),粳米1-2兩。 主治:順氣,健胃,化痰,止咳。主治:脾胃氣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咳嗽多痰,胸膈滿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