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涎丸
HUA XI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楊氏家藏方》卷十七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化涎丸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溼化痰: 半夏味辛、性溫,歸脾、胃、肺經,具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痰溼阻滯,導致唾液分泌過多、口涎增多者,半夏能夠有效地化解痰溼,緩解症狀。
- 降逆止嘔: 半夏除了化痰之外,還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對於痰溼阻滯胃氣,導致嘔吐、噁心等症狀者,半夏能夠降逆止嘔,幫助恢復脾胃功能。
因此,化涎丸中加入半夏,能夠有效地化解痰溼,緩解口涎增多、嘔吐等症狀,體現了中藥方劑中配伍用藥的精妙之處。
化涎丸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止嘔:乾薑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化涎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導致的口涎過多、嘔吐等症狀,乾薑可以溫暖脾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從而止嘔化涎。
2. 助化痰飲:乾薑具有一定的化痰作用,可以幫助痰飲的排除。化涎丸中常配合其他具有化痰止咳功效的藥材,乾薑可以促進痰液的稀釋和排出,進一步達到止咳化涎的效果。
總而言之,化涎丸中加入乾薑,是為了溫中止嘔、助化痰飲,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化涎丸中包含黃連,主要源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黃連性寒味苦,入心、胃、膽經,可有效抑制體內過盛的濕熱之邪,並清除因濕熱所致的痰液,達到化涎止咳之效。
此外,黃連亦可治療因濕熱引起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與化涎丸中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共同達到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
化涎丸中加入桂枝,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化痰:桂枝性溫,具有溫陽化痰之效。化涎丸針對痰多、黏稠、不易咳出之症,桂枝可溫化痰濕,促進痰液排出。
- 散寒止痛:桂枝亦有散寒止痛之功,對於伴隨寒邪引起的胸痛、咳嗽等症狀,桂枝能溫經散寒,緩解疼痛。
綜上所述,化涎丸中加入桂枝,能有效發揮溫陽化痰、散寒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痰多、咳嗽、胸痛等症狀。
化涎丸中加入木香,主要是利用其行氣燥濕的功效。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大腸經。其性溫燥,能燥濕化痰,並行氣止痛,有助於清除痰液,改善因痰濕阻滯所致的口涎過多、痰多咳嗽等症狀。
此外,木香還能健脾胃,有助於脾胃功能的恢復,進一步促進痰液的代謝,達到化涎止咳的效果。
化涎丸中加入巴豆,是利用其峻下逐痰之效。
巴豆性味辛熱,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下、消腫、祛痰之功。其峻下作用能強力刺激腸道蠕動,將積滯痰飲排出體外;而消腫作用則有助於消除咽喉腫痛,利於痰液的排出。
化涎丸主要用於治療痰涎壅盛、胸悶氣喘等症,而巴豆的峻下逐痰之效,能迅速清除積痰,緩解呼吸困難,因此成為方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化涎丸中包含牛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化痰止涎:牛黃性寒,味苦,入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豁痰開竅的功效。對於痰涎壅盛、神志不清等症狀,牛黃能有效化解痰涎,使之排出體外,達到清熱解毒、醒腦開竅之效。
- 利咽開音:牛黃亦具利咽開音的作用,對於因痰涎阻塞聲道而致的聲音嘶啞、言語不清等症狀,能起到化痰開音,恢復正常發聲功能的效果。
化涎丸中添加麝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氣味芳香,能通竅醒神,開鬱豁痰,對於痰涎壅盛、神志不清等症狀具有顯著效果。
- 散結止痛: 麝香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對於因痰涎凝結所致的胸悶、腹脹、疼痛等症狀,具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化涎丸中添加麝香,是為了配合其他藥材,更有效地化痰開竅、止痛散結,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化涎丸中加入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化涎丸多用於治療小兒驚癇、夜啼、口涎過多等症,而硃砂可平息心火,鎮驚安神,改善小兒驚恐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
- 抑菌消炎: 硃砂中的硫化汞具有一定的抑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減輕口炎、咽喉炎等炎症。化涎丸中加入硃砂,有助於消炎止痛,改善口涎過多、口腔潰瘍等症狀。
主治功效
《化涎丸》方劑組成與功效介紹
桂枝:
- 性溫味辛,
- 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
半夏:
- 性溫味辛,
- 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乾薑:
- 性溫味辛,
- 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黃連:
- 味苦,性寒,
-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木香:
- 性溫味辛,
- 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牛黃:
- 性寒,味苦,
- 平肝息風,開竅,清熱解毒,解毒,止咳化痰,清熱瀉火,安神。
麝香:
- 性溫,味辛,
- 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
硃砂:
- 性微寒,味甘,
- 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
巴豆:
- 性熱,味辛,
- 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
《化涎丸》主治功效:
- 各種痙攣疾病,胞絡中涎液過多所致。
傳統服藥法
半夏1兩(生薑汁浸一宿),乾薑(炮)半兩,黃連(去須)半兩,桂心半兩,木香半兩,巴豆10枚(去皮心膜,炒令黃,研細),牛黃1分(別研),麝香1分(別研),朱砂1兩(研細,水飛)。上為細末,次入研者藥,一處拌勻,滴水為丸,如黍米大。
每服3丸至5丸,乳食後溫米飲或煎荊芥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毒,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化涎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七。 組成:半夏1兩(生薑汁浸1宿),乾薑(炮)半兩,黃連(去須)半兩,桂心半兩,木香半兩,巴豆10枚(去皮心膜,炒令黃,研細),牛黃1分(别研),麝香1分(别研),朱砂1兩(研細,水飛)。 主治:諸癇,胞絡涎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