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石膏散中包含石膏,主要源於石膏的清熱解毒功效。石膏性寒,味甘,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止渴、生津止渴的功效。
石膏散的組成中,石膏往往與其他清熱解毒藥物搭配,用於治療熱病、發熱、口渴、煩躁、咽喉腫痛等症狀,如溫病初起、熱邪犯肺、高熱不退等。石膏的清熱解毒作用,配合其他藥物的功效,可以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石膏散中加入麻黃,主要基於其 解表發汗 和 清熱解表 的功效。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之效,可宣肺透表,驅散外邪,適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發熱,鼻塞流涕等症。石膏散主治熱病,發熱汗出,口渴,脈數,因其主要成分石膏具有清熱瀉火之效,而麻黃加入其中,可以促進發汗,使邪氣隨汗外出,達到清熱解表之目的。
此外,麻黃還能 疏散風寒,通利鼻竅,對於熱病兼有風寒者,更能發揮其協同作用,使療效更佳。
在中藥方劑[石膏散]中,何首烏的應用主要是因為其具有補肝腎、烏髮養顏的功效。何首烏可以幫助改善腰膝酸軟、頭髮早白等問題,對於治療腎虛有一定效果。此外,何首烏還能提供豐富的營養素,有助於身體康復。
石膏散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表,生津止渴:葛根性涼,味甘,入脾、胃經,具有清熱解表、生津止渴之效。石膏散主治外感發熱、頭痛、口渴、脈浮數等症,葛根可以輔助石膏清熱解表,緩解熱邪對津液的損傷,達到生津止渴的效果。
2. 解肌透表,疏散風熱:葛根具有解肌透表、疏散風熱的功效,可以幫助石膏散更好地解除肌表之邪,促進汗出,達到散熱解表的目的。尤其對於風熱表證兼有口渴、咽乾者,葛根的加入更能提升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石膏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傷寒頭痛不可忍者」及「風熱頭痛」,其核心病機為外感熱邪或風熱上擾,導致頭部經絡氣血壅滯不通,發為劇烈頭痛。傷寒初期寒邪化熱,或風熱之邪直接侵襲,皆可引發陽明經氣亢盛,循經上衝而頭痛;「不可忍」強調疼痛程度劇烈,反映熱邪壅盛、氣血逆亂之勢。風熱頭痛則屬外感風熱上攻清竅,常見面赤、發熱、口渴等症,與傷寒熱化頭痛有類似病機。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石膏(3銖)
- 性味辛甘大寒,主入陽明經,善清氣分實熱,尤長於瀉胃火、解肌熱。
- 在此方中,石膏針對陽明經熱邪上攻頭部所致劇痛,通過清熱降火、抑制亢盛之陽氣,達到「熱退痛止」之效,為君藥。
光明朱(1銖,即朱砂)
- 性微寒,質重沉降,能鎮心安神、清熱解毒。
- 其沉降之性可引上炎之火下行,兼治熱擾心神所致煩躁;「光明」之名或暗示其具明目之效,間接緩解頭目脹痛。
丹(1銖,疑為「丹砂」或「丹參」之簡稱)
- 若為丹砂(朱砂別稱),則與光明朱協同增強鎮靜清熱之功;若為丹參,則可活血涼血,疏通頭部氣血瘀滯。
- 此處更可能指丹砂,與光明朱同類,強化清熱鎮痛之力。
滑石(3銖)
- 性寒甘淡,清熱利濕,能通利九竅,引熱從小便出。
- 與石膏配伍,形成「上下分消」之勢:石膏清上焦熱,滑石導熱下行,二者比例相同,體現標本兼顧之思路。
全方配伍特點
此方以「清熱瀉火」為核心,結合「鎮靜降逆」與「通利導熱」:
- 清降並行:石膏清解陽明熱邪,朱砂鎮降浮火,共抑火熱上衝之勢。
- 給邪出路:滑石通利水道,使熱邪從下而泄,避免單純寒涼遏邪。
- 外用點眼:眼為肝竅,與頭部經絡相連,藥物通過目竅直接吸收,快速發揮清熱止痛之效,避開口服對脾胃的寒涼刺激。
延伸思考
此方藥味極簡而力專,四藥均為礦物藥,質地沉重,符合「重可鎮怯」「寒能勝熱」之則。點眼給藥法巧妙利用眼部黏膜吸收,直達頭面部病所,展現古代外治法的精粹。然礦物藥細粉外用需嚴格控制劑量與純度,以防局部刺激。
傳統服藥法
滑石3銖,丹1銖,光明朱1銖,石膏3銖。
上為極細末。
點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石膏散, 出處:《儒門事親》卷十二。 組成:石膏1兩,人參(去蘆)半兩,甘草(炙)半兩。 主治:暑病;熱嗽。
石膏散, 出處:《博濟》卷一。 組成:石膏1兩,麻黃1兩(去根節),何首烏5錢,乾葛3分。 主治:傷寒,頭痛不可忍者;風熱頭痛。
石膏散, 出處:《深師方》引武家黃素方。(見《外台。 組成:石膏2兩(研),甘草1兩(炙)。 主治:柔風體疼,自汗;若暴中風,自汗出如水者。
石膏散, 出處:《普濟方》卷四十四引《經驗方》。 組成:麻黃(去根節)1兩,石膏1兩,何首烏半兩,乾薑7錢半,川芎1兩。 主治:頭疼不可忍。
石膏散, 出處:《普濟方》卷七十。 組成: 石膏散(《普濟方》卷七十。)出處:《普濟方》卷七十。組成:石膏、細辛、柳根各等分。主治:除腐氣,牢牙。 。 主治:除腐氣,牢牙。
石膏散, 出處:《普濟方》卷四十七引《衛生家寶》。 組成:石膏1兩(研),天麻半兩,防風(去蘆)半兩,大青半兩,白附子半兩,僵蠶(去絲嘴,炒令赤)半兩,羌活半兩,麝香1分(别研),甘草1分(炙)。 主治:痰熱蓄於胸中,嘔吐,上熱頭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