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龍加味湯

DA QING LONG JIA WE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中一得》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中性 (0.9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0%
胃經 16%
脾經 14%
心經 13%
膀胱經 12%
大腸經 5%
肝經 3%
腎經 3%
肺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肝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大青龍加味湯中加入石膏,主要是為了清熱解表、瀉火解毒。

石膏性寒,味甘,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生津斂汗的作用。大青龍加味湯主治外感風寒,表邪束表,肺氣不利,兼有裡熱,證見發熱惡寒、無汗、頭痛、鼻塞、咳嗽、痰稠黃粘、口渴、脈浮緊等。石膏在此方中能清泄肺熱,使邪外出,利氣解表,並能生津止渴,緩解發熱所致的口乾舌燥。

此外,石膏還能起到解毒的作用,對因外感風寒引起的熱毒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大青龍加味湯中添加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解表,發散風寒: 麻黃性溫,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止咳之功效。大青龍加味湯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寒邪束表,肺氣不利,症見發熱惡寒、無汗、鼻塞、咳嗽、痰多而白、脈浮緊等。麻黃可通過發汗,使寒邪從體表散出,達到解表散寒之效。
  2. 促進氣血流通: 麻黃亦有通竅、利水、止咳之功效。大青龍加味湯中加入麻黃,可促進氣血流通,使寒邪得以降解,並改善因寒邪阻滯所致的鼻塞、呼吸不暢等症狀。

大青龍加味湯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桂枝性溫,可溫陽散寒,配合麻黃、杏仁等藥材,增強發汗解表之功,使表寒散解,緩解風寒所致的惡寒發熱、鼻塞流涕等症狀。
  2. 調和營衛:桂枝味甘,具有調和營衛、疏通經絡的作用,可使陽氣運行通暢,避免表寒解表後,陽氣受損,出現寒涼症狀。

因此,桂枝的加入,不僅增強了大青龍加味湯的解表散寒之功,更能平衡寒熱,使治療更加完善。

大青龍加味湯中加入杏仁,主要是因為它具有宣肺止咳的作用。

杏仁味苦性溫,入肺經,能宣肺散寒,止咳化痰。對於寒邪客肺,肺氣不利,症見咳嗽、氣喘、痰多、胸悶等症狀,杏仁可以疏散肺氣,宣通肺竅,使寒邪得以降伏,痰液得以降解,從而達到止咳化痰的功效。

在大青龍加味湯中,杏仁與麻黃、桂枝等藥物配合,可以更好地宣肺散寒,止咳平喘,改善寒邪犯肺引起的呼吸道症狀。

大青龍加味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大青龍加味湯屬於辛溫解表之劑,方中麻黃、桂枝等藥性偏燥烈,容易傷陰耗氣。甘草性甘,味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補益脾胃的作用,可以中和方中辛溫之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防止損傷正氣。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解毒、抗炎、抗過敏等作用,可以增強方中解表、化痰止咳的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同時,甘草還有潤肺止咳的作用,可以緩解麻黃等藥材引起的口乾咽燥等副作用。

大青龍加味湯中加入葛根,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解肌發表,宣肺透表:葛根具備解肌發表、宣肺透表的功效,可疏散風寒,使腠理開泄,有利於排出體內寒邪。此與大青龍加味湯主治外感風寒、表寒証相符,可提升療效。
  2. 升陽解肌,通經活絡:葛根能升陽解肌,促進氣血運行,通經活絡,有助於緩解因風寒阻滯所致的肢體痠痛、關節不利等症狀。此功效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麻黃、桂枝等協同作用,更加強了方劑的解表止痛效果。

主治功效


大青龍加味湯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大青龍加味湯由以下藥味組成:

  • 石膏: 用量六錢,主清熱除煩,止渴消炎,擅長清泄肺胃之實熱。
  • 麻黃: 用量八分,發汗解表,宣肺平喘,開腠理以散邪外出。
  • 桂枝: 用量四分(去皮),溫陽散寒,調和營衛,助麻黃解表散寒,亦能溫通經絡。
  • 杏仁: 用量三錢(去皮尖),潤燥化痰,止咳平喘,使肺氣宣暢,痰液易於排出。
  • 甘草: 用量五分,調和諸藥,益氣緩急,緩和藥性之峻烈,並能補益中焦脾胃之氣。
  • 葛根: 用量一錢五分,升陽止瀉,解酒醒神,本方中或意在輔助升提清陽之氣,引邪外出。

古籍記載:

《醫中一得》記載:「石膏(六錢),麻黃(八分),桂枝(四分去皮),杏仁(去皮尖三錢),甘草(五分),葛根(一錢五分),分兩臨症加減」。此處明確指出了各藥的用量,並強調可根據臨牀症狀進行加減,顯示了中醫辨證論治的靈活性。

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方劑組成及古籍記載,大青龍加味湯的治療原理及主治功效可歸納如下:

  1. 清熱解表: 本方以石膏為君藥,其性大寒,可清泄肺胃之熱。麻黃、桂枝相配伍,雖均為辛溫之品,然麻黃發散之力較強,桂枝則溫陽之力勝之。二者合用可助石膏清熱之力,又能發散在表之風寒,使得邪氣從表而解。此乃兼顧表裡、表裡同治之法。

  2. 宣肺平喘: 麻黃與杏仁同用,一宣一降,相輔相成,能宣暢肺氣,平定喘咳。麻黃可開宣肺氣,杏仁則潤肺化痰,使肺氣宣降有度,從而達到止咳平喘之效。

  3. 調和營衛: 桂枝不僅能助麻黃解表散寒,亦有溫通經絡、調和營衛之功。營衛調和,則機體氣血運行順暢,邪氣難以留滯。

  4. 升陽止瀉(輔助): 本方加入葛根,或意在升提脾胃清陽之氣,對於病程中若出現脾胃虛弱、清陽下陷之象,葛根或可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5. 協調諸藥: 甘草在方中既能調和諸藥之性,又能益氣和中,使全方藥力溫和而有力,不致偏頗。

治療原理:

綜合以上分析,大青龍加味湯的治療原理在於:透過石膏清泄裡熱,麻黃、桂枝發散表邪,麻杏宣肺平喘,甘草調和諸藥,共同作用,達到清熱解表、宣肺平喘之目的。 此方適於外感風寒,內有鬱熱的病症,也就是所謂的表寒裡熱證。此方為寒熱並用,但重在清熱。

適用病症 (古籍記載「癉瘧」):

古文提及主治「癉瘧」,癉瘧指瘧疾發作時,以高熱不退為主,並伴有明顯的內熱症狀。根據現代中醫理解,大青龍加味湯的適應症包括外感風寒,內有鬱熱,症見發熱惡寒,身痛,汗出或無汗,咳嗽氣喘,煩躁口渴等證。

總結:

大青龍加味湯雖名為「加味」,實乃組方巧妙,各藥之間相互協調,共同發揮清熱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適用於外感風寒,內有鬱熱的病症。 臨牀應用時,仍需根據辨證論治原則,靈活加減,方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石膏6錢,麻黃8分,桂枝4分,杏仁(去皮尖)3錢,甘草5分,葛根1錢5分。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大青龍加味湯具有發汗解表、清熱解毒的作用,因此不宜在感冒初期服用,以免加重病情。此外,大青龍加味湯性寒,脾胃虛寒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瘧疾

相同名稱方劑


大青龍加味湯, 出處:《醫中一得》。 組成:石膏6錢,麻黃8分,桂枝4分,杏仁(去皮尖)3錢,甘草5分,葛根1錢5分。 主治:癉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