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後湯

DUAN HO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肺經 23%
胃經 20%
肝經 8%
膀胱經 5%
腎經 5%
大腸經 5%
心經 2%
三焦經 2%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膀胱經
腎經
大腸經
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斷後湯中包含訶子,主要基於其收斂固澀之效。訶子味酸澀,性涼,入肺、大腸經,能收斂肺氣,固澀腸道,止瀉止痢。斷後湯多用於治療久瀉久痢,或脾虛泄瀉,或脾腎陽虛、元氣不固所致的滑精、遺精等症。訶子入藥,能固澀腸道,減少腸道蠕動,使大便成形,同時也收斂肺氣,減少肺氣虛弱所致的滑精等症,因此在斷後湯中起到固澀止瀉的作用。

斷後湯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厚朴味辛、苦,性溫,入脾、胃、肺經,具有燥濕化痰、行氣止痛的功效。斷後湯常用於治療脾虛濕阻、痰飲停滯所致的咳嗽、胸悶、食慾不振等症,厚朴可有效去除痰濕,緩解症狀。
  2. 降逆止嘔:厚朴還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脾胃氣逆、嘔吐、反胃等症。斷後湯亦可用於治療此類症狀,厚朴能有效改善患者胃氣不降的狀況,達到止嘔效果。

厚朴在斷後湯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療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斷後湯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之效。斷後湯主治婦人血瘀經閉、痛經等症,香附可疏通肝氣,調和氣血,緩解疼痛。

2. 燥濕化痰,健脾和胃: 香附亦有燥濕化痰的作用,可幫助清除積聚在體內的濕氣,並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斷後湯中加入香附,有助於改善患者因血瘀導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

斷後湯方劑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理氣化濕: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斷後湯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濕氣較重引起的腹瀉等症,陳皮可助脾胃運化,消散濕氣,促進腸道蠕動,達到止瀉的效果。

二、 調和藥性: 斷後湯方劑中多使用寒涼藥物,如黃連、黃柏等,陳皮的溫性可調和藥性,避免寒涼過度,損傷脾胃陽氣,提高藥物的安全性及療效。

斷後湯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健脾:斷後湯主要針對脾虛濕困所致的腹瀉,而蒼朮性溫燥,能燥濕健脾,利水滲濕,有助於去除脾胃中的濕氣,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從而止瀉。
  2. 升提脾陽:蒼朮還具有升提脾陽的作用,能幫助脾胃氣機上升,促進水濕排出,減少腹瀉的發生。同時,蒼朮也能溫化寒濕,改善脾胃虛寒,進一步提升止瀉效果。

因此,蒼朮在斷後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能燥濕健脾,更能升提脾陽,從而達到止瀉的目的。

斷後湯方劑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1. 調和藥性: 斷後湯多以辛燥之品為主,甘草性甘平,可緩解辛燥之品對脾胃的刺激,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防止藥物過於燥烈而傷及脾胃。
  2. 補益脾氣: 甘草入脾經,具有補脾益氣之功,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幫助患者更好地吸收藥物,提高藥效。

總之,甘草在斷後湯中起到調和藥性、補益脾氣的作用,確保藥物安全有效地發揮療效。

斷後湯中使用半夏,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化痰: 斷後湯常用於治療痰溼阻滯之證,半夏性辛溫,入脾胃經,具有燥溼化痰之功效,可有效祛除痰溼,使脾胃氣機通暢。
  2. 降逆止嘔: 半夏兼具降逆止嘔之效,可緩解因痰溼阻滯導致的噁心嘔吐症狀。斷後湯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痰溼阻滯所致的呃逆、嘔吐等症,半夏的降逆止嘔作用可以緩解患者的痛苦,使病情得到改善。

綜上所述,半夏在斷後湯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其燥濕化痰和降逆止嘔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脾胃虛寒、痰溼阻滯等病症。

斷後湯方中包含豬苓,主要原因有二:

一、 利水滲濕:豬苓性甘淡,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之功效。斷後湯用於治療濕熱下注、淋瀝澀痛、小便不利等症,而豬苓能有效利水滲濕,將體內濕熱排出,改善小便不通之狀。

二、 健脾利濕:豬苓亦能健脾利濕,脾主運化,濕邪困脾則脾失健運,導致水濕停滯。斷後湯中豬苓能健脾利濕,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消除體內濕邪,從而改善小便不利等症。

斷後湯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 澤瀉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能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有助於緩解因濕熱蘊結於下焦而導致的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
  2. 清熱解毒: 斷後湯中常與其他清熱解毒藥物配伍,如黃柏、梔子等,澤瀉的寒涼之性可助其清熱解毒,並減輕藥性燥烈對人體的刺激。

總而言之,澤瀉在斷後湯中起到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助於治療下焦濕熱所致的相關病症。

斷後湯中加入藿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芳香化濕: 藿香性辛溫,氣味芳香,具有化解濕邪、醒脾開胃之效。斷後湯用於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赤白帶下、陰癢等症,藿香可通過其芳香化濕作用,驅散濕熱,改善下焦濕濁的狀態。
  2. 理氣止痛: 藿香還具有一定的理氣止痛功效,可舒緩因濕熱引起的腹痛、腰痛等症狀。斷後湯中常配伍其他理氣止痛藥物,如香附、延胡索等,共同達到止痛的效果。

總而言之,藿香在斷後湯中起到芳香化濕、理氣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濕熱下注所致的各種症狀。

斷後湯中包含蒼耳子的原因是因為其具備了良好的清熱解毒和燥濕作用。蒼耳子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熱毒,減少因感染或炎症引起的症狀。它還具有燥濕作用,對於改善因濕熱引起的病症有良好的效果。蒼耳子的加入能夠提升斷後湯的整體療效,幫助患者改善因熱毒和濕熱引起的各種問題。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斷後湯 」:

**主治功效:**白癜風。嘴脣腫脹,牙縫出血,遍體像被刀刺一樣,感覺口臭。

組成:

  • 訶子:澀腸止瀉、固表止汗、清肺利咽、化痰止咳、降氣除煩。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豬苓:利水消腫、生津止渴、止瀉、止嘔及改善排尿。
  •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
  • 藿香: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
  • 蒼耳子: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總括: 中藥方劑「 斷後湯 」由多種藥物組成,具有複雜的藥理作用。它可以幫助治療白癜風,緩解嘴脣腫脹、牙縫出血、遍體刺痛和口臭等症狀。該方劑應在合格中醫師的指導下服用,以確保安全和有效。

傳統服藥法


訶子、厚朴、香附、陳皮、蒼朮、甘草、半夏、豬苓、澤瀉、藿香、蒼耳子。
水煎半碗服。吐出涎,6-7日方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斷後湯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口臭嘴唇痛牙齦腫脹痛嘴唇紅腫

相同名稱方劑


斷後湯, 出處:《秘傳大麻瘋方》。 組成:訶子、厚朴、香附、陳皮、蒼朮、甘草、半夏、豬苓、澤瀉、藿香、蒼耳子。 主治:白粉瘋。唇腫,牙縫出血,遍體如刀刺,覺口臭。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