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神妙列仙散中包含木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止痛: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其行氣止痛之效,可疏肝理氣,解除胸腹脹痛,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有明顯療效。神妙列仙散中其他藥材如香附、延胡索等也具有行氣活血功效,木香與之相配伍,可增強止痛作用。
- 健脾開胃:木香可健脾胃,增進食慾,對於因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有改善作用。神妙列仙散的組成中,不少藥材如白朮、茯苓等也具有健脾益氣之功,木香的加入可加強此功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神妙列仙散方中包含沉香,其用意深遠。沉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腎經。其氣味芳香,能行氣止痛,溫脾暖腎,化濕止嘔。
沉香在方中主要起到以下作用:
- 行氣止痛:沉香能疏通經絡,行氣止痛,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胸悶、腹痛、嘔吐等症狀。
- 溫脾暖腎:沉香溫暖脾腎,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寒、腎陽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等症狀。
因此,沉香在神妙列仙散中,不僅能緩解病症,更能調理脾腎,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神妙列仙散」方劑中包含茴香,主要由於其具有以下功效:
-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茴香性溫,味辛,能溫暖脾胃,驅散寒氣,對於寒邪客於中焦所致的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效果。
- 行氣止痛,消食除脹: 茴香能行氣消積,對於食積停滯、胃脘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也有顯著療效。
因此,茴香在「神妙列仙散」中起到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消食除脹的功效,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神妙列仙散中加入檳榔,主要原因在於其行氣消積的功效。檳榔味辛性溫,入脾、胃經,能消食積、化痰濕、驅蟲。方劑中加入檳榔,主要是針對食積停滯、脘腹脹滿、噯氣反酸、大便不暢等症狀。
檳榔的藥性較烈,因此在使用時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神妙列仙散中加入萹蓄,主要基於其利水滲溼、清熱解毒之功效,以對應方劑所治療的病證。
萹蓄性寒,味甘淡,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溼、清熱解毒之功效。方劑中加入萹蓄,可以幫助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改善患者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此外,萹蓄還能配合其他藥材,增強藥效。例如,萹蓄與車前子、滑石等配伍,可以增強利水消腫的效果;與黃柏、梔子等配伍,可以增強清熱解毒的效果。
神妙列仙散中包含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熱通便: 大黃味苦性寒,具有瀉熱通便的功效,能清熱解毒,瀉火通便,對於因熱毒壅滯腸胃所致的便祕、腹脹、發熱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活血化瘀: 大黃亦能活血化瘀,對於因血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有緩解作用。在神妙列仙散中,大黃與其他藥物配合,能有效治療因血瘀、熱毒所致的各種疾病。
神妙列仙散中加入麥芽,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 消食健脾:麥芽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健脾、和胃止嘔之效。方中若出現食積停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麥芽可助消化,改善脾胃功能,促進食慾。
- 通乳下乳:麥芽亦有通乳下乳的功效,適用於產後乳汁不足、乳汁不通等問題。方中若出現產婦乳汁分泌不足,加入麥芽有助於促進乳汁分泌,改善哺乳狀況。
神妙列仙散中加入瞿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利水消腫: 瞿麥味甘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方中若出現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瞿麥可協助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改善水腫情況。
- 通淋止痛: 瞿麥亦具通淋止痛作用,可治療尿路感染引起的疼痛、尿頻、尿急等症狀。神妙列仙散可能針對此類症狀,以瞿麥通利水道,緩解疼痛,促進排尿順暢。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妙列仙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範疇廣泛,核心針對「酒食過度」所致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包括:
- 氣機壅滯:飲酒傷胃,濕熱內生,阻遏中焦,表現為胸膈滿悶、胃脘疼痛、肚腹膨脹。
- 濕熱積聚:酒毒與食滯久留,化熱成積,導致嘔吐瀉利,甚則形成「積聚」(類似現代消化不良、脂肪肝等)、黃疸(濕熱燻蒸肝膽)。
- 經絡痹阻:濕熱痰瘀流注肢節,氣血不通,見遍身疼痛、腰腳強跛、手足頑麻。
治療目標以「攻積通滯、行氣利濕」為主,使邪從二便而出,故服藥後「大便如血為效」(可能為積滯瘀熱外排之象)。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行氣導滯:
- 木香、沉香:辛溫芳香,善理三焦氣滯,降逆止嘔,解胸腹脹滿。
- 茴香:溫腎散寒,兼能醒脾,防大黃過寒傷陽。
- 檳榔:破氣下行,驅滯通便,兼能利水。
瀉熱通腑:
- 大黃(酒焙):酒製後瀉下力緩,主瀉濕熱積滯,兼活血化瘀,與檳榔協力通便。
利濕退黃:
- 瞿麥、萹蓄:清熱利濕通淋,導濕熱從小便出,針對黃疸、水腫。
消食解酒:
- 麥芽:健脾消食,專解酒穀之積,輔助大黃、檳榔導滯。
配伍特點:
- 攻補兼施:大黃、檳榔瀉下為主,麥芽、茴香護胃為輔,防攻伐太過。
- 二便分消:瞿麥、萹蓄利小便,大黃、檳榔通大便,使濕熱邪氣雙途外泄。
- 酒為引經:熱酒送服,助藥力溫散,行氣活血,強化通滯效果。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通過「瀉下-利濕-行氣」三聯機制,解除酒食積滯所致的氣血瘀阻與濕熱蘊結。服後「仰面臥」可能為減緩藥力速下,使藥效充分作用於中上焦;「忌葷腥、食粥」旨在減輕脾胃負擔,助藥力專攻積滯。
總結:神妙列仙散以「通」為用,針對濕熱積滯膠結之實證,符合中醫「通因通用」治法,適用於酒毒內傷、形氣未虛者。
傳統服藥法
木香1錢,沈香1錢,茴香(微炒)1錢,檳榔1錢,萹蓄3錢,大黃1兩(微焙炒),麥芽1兩半,瞿麥5錢。
上為末。
每服3-5錢,五更熱酒調下,能飲者多飲2-3杯不妨。仰面臥,手叉胸前,至天明取下,大便如血為效。
忌生冷硬物及葷腥,只吃米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瀉下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妙列仙散, 出處:《丹溪心法附餘》卷三。 組成:木香1錢,沉香1錢,茴香(微炒)1錢,檳榔1錢,萹蓄3錢,大黃1兩(微焙炒),麥芽1兩半,瞿麥5錢。 主治:飲酒所傷,以致遍身疼痛,腰腳強跛,手足頑麻,胃脘疼痛,胸膈滿悶,肚腹膨脹,嘔吐瀉利,及酒食停久而成積聚,黃疸熱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