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胃和中湯

NUAN WEI HE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會約》卷四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胃經 20%
肺經 16%
腎經 11%
肝經 7%
心經 5%
大腸經 4%
膀胱經 2%
膽經 2%
三焦經 2%
脾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3

方劑組成解釋

「暖胃和中湯」中加入山藥,主要原因有二:

一、 健脾益胃: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健脾益胃、補氣養陰之效。脾胃乃後天之本,為氣血生化之源,山藥能補脾益胃,增強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從而達到溫暖脾胃、和中化濕的目的。

二、 滋陰潤燥: 山藥亦有滋陰潤燥之功效,可緩解胃寒所致的胃痛、胃脹、反酸等症狀,同時亦可滋補脾腎之陰,促進脾胃功能恢復,從而達到和中調和的效果。

「暖胃和中湯」中加入茯苓,是基於其利水滲濕、健脾和中的功效,與方劑的整體作用相輔相成。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中的功效。暖胃和中湯旨在溫暖脾胃、和中止瀉,而茯苓能滲濕利水,有助於去除脾胃濕邪,促進脾胃運化,進而達到和中止瀉的效果。同時,茯苓亦能健脾和中,協同方中其他藥材共同增強脾胃功能,達到暖胃和中的目的。

暖胃和中湯中加入白扁豆,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健脾和胃:白扁豆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消暑化濕的功效。對於因脾胃虛寒導致的胃脘冷痛、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白扁豆能起到溫中和胃、調理脾胃的作用。
  2. 消暑止瀉:白扁豆亦有消暑止瀉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夏季濕熱引起的腹瀉、嘔吐等症狀。在暖胃和中湯中加入白扁豆,有助於提升湯劑的消暑止瀉效果,更加全面地調理脾胃。

暖胃和中湯中加入烏藥,主要基於其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烏藥性溫,味辛,歸脾、胃經,能溫暖脾胃,散寒止痛,對於因寒凝氣滯導致的胃脘疼痛、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烏藥還能理氣行氣,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食物消化吸收,改善胃部不適。因此,將烏藥加入暖胃和中湯中,可以發揮其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雙重作用,達到溫胃和中的目的。

暖胃和中湯加入吳茱萸,主要是因為吳茱萸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

吳茱萸味辛、性溫,入肝、脾、胃經,能溫暖脾胃、散寒止痛,對於寒邪客胃、胃脘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此外,吳茱萸還能降逆止嘔,對於胃氣上逆、呃逆嘔吐等症狀也有幫助。

因此,在暖胃和中湯中加入吳茱萸,可以起到溫暖脾胃、散寒止痛、降逆止嘔的作用,對於胃寒、胃痛、嘔吐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暖胃和中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對於胃寒、脾虛所致的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症狀,陳皮能溫中散寒,促進脾胃運化,改善食慾不振、腹脹等問題。

2. 和中降逆: 陳皮能理氣降逆,對於胃氣上逆所致的噯氣、反酸、嘔吐等症狀,陳皮能起到緩解作用,使胃氣下降,達到和胃止嘔的效果。

因此,暖胃和中湯中加入陳皮,可以有效改善胃寒脾虛、消化不良、胃氣上逆等症狀,起到溫中和胃的作用。

暖胃和中湯中加入草荳蔻,主要由於其藥性溫暖,可達到以下效果:

  1. 溫胃散寒:草荳蔻性溫,能溫暖脾胃,驅散寒氣,對於脾胃虛寒、胃脘冷痛、腹痛腹瀉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2. 行氣止痛:草荳蔻氣味辛香,能行氣止痛,對於胃氣不通、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疏通作用。

綜上所述,草荳蔻在暖胃和中湯中,可以發揮溫胃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胃部不適,促進消化,增進食慾。

暖胃和中湯中加入木香,主要是利用其行氣止痛燥濕健脾的功效。木香味苦性溫,入脾胃經,可疏肝理氣,調和脾胃,對於因寒濕內阻、氣滯血瘀導致的胃脘疼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此外,木香還有燥濕健脾的作用,能促進脾胃運化,增強消化功能,對於脾胃虛寒、食慾不振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因此,在暖胃和中湯中加入木香,可以起到溫胃散寒、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胃寒、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暖胃和中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甘草的藥性:甘草性味甘溫,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解毒生津的功效。其溫和的性質可以緩解胃寒,而補脾益氣的作用則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從而達到暖胃和中的效果。

二、甘草的配伍作用:甘草在中藥配伍中常作使藥,能調和諸藥,使各藥性發揮協同作用。在暖胃和中湯中,甘草可以調和各藥材的藥性,使藥效更加協調,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暖胃和中湯

組成配方:

  1. 甘草:味甘平,入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扁豆: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等功效。

  3. 草荳蔻: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芳香化濕、溫裡散寒、健脾益氣、芳香化濕、行氣止痛之功。

  4. 陳皮:味苦、辛,帰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5. 茯苓: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6. 木香: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7. 山藥: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

  8. 烏藥:味辛、苦,入脾胃、腎經。具有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等功效。

  9. 吳茱萸:味辛,入肝、脾、腎經。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主治功效:

肚子疼痛脹滿,喜歡溫熱的食物,討厭吃東西,脈搏沉而緊。

用法用量:

口服,水煎服,一次1劑,一日1次。

注意事項:

  1. 孕婦慎用。
  2. 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慎用。
  3. 服藥期間忌食生冷、辛辣、油膩食物。
  4. 服藥期間不要飲酒。
  5. 如果服藥後出現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總結:

暖胃和中湯是一個由9種中藥材組成的複方製劑,具有溫裡溫中、健脾益氣、理氣行氣、止痛散寒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肚子疼痛脹滿、喜歡溫熱的食物、討厭吃東西、脈搏沉而緊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山藥(炒)1錢半,茯苓1錢3分,扁豆(炒,研)2錢,烏藥1錢2分,吳茱萸(開水泡1次)7分,陳皮8分,草豆蔻(煨,研)8分,木香3分,甘草(炙)8分。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脾胃。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神經性厭食症食慾不振

相同名稱方劑


暖胃和中湯, 出處:《會約》卷四。 組成:山藥(炒)1錢半,茯苓1錢3分,扁豆(炒,研)2錢,烏藥1錢2分,吳茱萸(開水泡1次)7分,陳皮8分,草豆蔻(煨,研)8分,木香3分,甘草(炙)8分。 主治:腹痛脹滿,喜熱惡食,脈沉緊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