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血解陽湯

HE XUE JIE YA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點點經》卷四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脾經 14%
腎經 11%
肺經 9%
胃經 9%
心經 9%
三焦經 7%
大腸經 7%
心包經 3%
膀胱經 3%
小腸經 3%
膽經 2%
肝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三焦經
大腸經
心包經
膀胱經
小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和血解陽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滋陰補血: 熟地黃味甘性溫,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方中因陽盛陰虛,導致血虛,故以熟地黃滋陰補血,以達到陰陽平衡。
  2. 調和藥性: 方中含有溫熱藥物,如黃芪、當歸,容易導致燥熱,而熟地黃性溫,可以調和藥性,避免燥熱傷陰。

「和血解陽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涼血滋陰: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涼血滋陰、清熱解毒的功效。方劑中因熱邪熾盛,陽氣偏亢,容易出現血熱妄行,導致出血或發熱等症狀。生地黃能清熱涼血,滋陰降火,緩解熱證,使血脈通暢,達到止血和解熱的作用。
  2. 養陰生津:生地黃能滋陰生津,潤燥止渴。方劑中若因熱邪傷陰,出現津液不足,口乾舌燥等症狀,生地黃可以滋陰養津,補充體液,緩解津液虧損所帶來的不適。

「和血解陽湯」中加入當歸,是基於其補血活血、養血滋陰的功效,以達到以下目的:

  1. 補血活血: 當歸能補益心血,活血化瘀,改善因血虛而導致的陽氣偏盛、熱象明顯等症狀,如發熱、口渴、心煩意亂等。
  2. 養血滋陰: 當歸能滋養陰血,降低體內熱度,緩解陽氣過盛引起的各種不適,使陰陽達到平衡,達到「和血解陽」的效果。

因此,當歸在「和血解陽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通過其補血活血、養血滋陰的功效,達到平衡陰陽、消除熱證的目的。

「和血解陽湯」方劑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肝腎、強筋骨:杜仲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作用。此湯方常用於治療肝腎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胎動不安等症,而杜仲能補益肝腎,改善這些症狀。
  2. 調和氣血:杜仲性溫,能溫補脾腎,促進氣血生化,有利於血虛陽虛的患者。和血解陽湯旨在和血解陽,調和氣血,杜仲的溫補作用也能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和血解陽湯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疏肝解鬱,和解表裏: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和解表裏的功效,可以調節肝氣,緩解肝鬱氣滯導致的胸脅脹痛、心煩易怒等症狀。在和血解陽湯中,柴胡可以協調營衛,使氣血流通,促進血行,並緩解陽熱之邪入侵所致的發熱、頭痛等症狀。
  2. 升陽舉陷,解毒退熱: 柴胡還具有升陽舉陷、解毒退熱的作用,可以扶正祛邪,改善體虛乏力、氣血虧虛等症狀。和血解陽湯中柴胡的加入,可協同其他藥物,清熱解毒,改善血熱妄行、血瘀阻滯等症狀,並促進機體的恢復。

「和血解陽湯」方劑中包含「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滋陰降陽:知母性寒,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降陽之效。此湯劑旨在治療熱病陽盛、陰虛火旺之症,知母可清泄肺熱,滋養腎陰,調節陰陽平衡。
  2. 配伍增效:知母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黃連、黃芩等寒涼藥物相配伍,可加強清熱瀉火之效。同時,知母與生地、麥冬等滋陰藥物相配伍,可滋陰降陽,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和血解陽湯中包含前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清利咽喉: 前胡性微寒,味辛,入肺經,善於疏散風熱,清利咽喉。對於由風熱犯肺引起的咽喉腫痛、咳嗽痰黃等症狀,前胡可起到清熱解毒,宣肺止咳的作用,與方中其他藥物如桔梗、甘草等共同發揮清熱化痰、利咽止痛的功效。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前胡與方中其他藥物如生地、丹皮等共同作用,可起到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對於熱毒壅盛、血瘀阻絡引起的各種病症,如發熱、口渴、咽喉腫痛、舌紅苔黃等,可起到明顯的治療效果。

和血解陽湯中加入黃耆,乃因其具有以下兩項重要作用:

  1. 補氣扶正: 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功效。本方以黃耆補益氣血,扶正祛邪,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抵禦外邪侵襲,改善陽氣虛弱之症。
  2. 促進血脈流通: 黃耆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有助於將血液輸送到四肢末梢,溫煦四肢,改善手足冰冷、面色蒼白等陽虛症狀。

和血解陽湯中加入白朮,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健脾益氣,助陽氣生發:白朮性溫,味甘苦,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的功效。方中因血虛陽浮,故需健脾益氣以生化血液,使陽氣得以固守,避免外散。
  2. 助補氣血,促進藥效:白朮可補氣,與方中其他藥材如黃芪、當歸等相配合,共同達到補氣養血之效。同時,白朮可改善脾胃功能,有助於藥物吸收和運化,促進藥效發揮。

和血解陽湯中加入澤蘭,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澤蘭性味辛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之效。方中加入澤蘭,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阻滯,有利於緩解寒凝血瘀所致的症狀。
  2. 解毒消腫:澤蘭亦具有一定的解毒消腫作用。方中加入澤蘭,可輔助其他藥物,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尤其適用於因寒凝血瘀而引起的局部紅腫熱痛。

因此,和血解陽湯中加入澤蘭,能發揮活血化瘀、解毒消腫的功效,更好地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疾病。

和血解陽湯中加入薑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活血化瘀:薑黃性溫,味辛苦,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和血解陽湯主治血瘀陽虛證,薑黃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狀態,為藥方增強活血化瘀之效。

2. 溫陽散寒:薑黃還具溫陽散寒之效。和血解陽湯中常配伍溫陽藥物,薑黃可與之協同作用,溫暖脾胃,散寒止痛,有助於改善陽虛症狀。

因此,薑黃的加入不僅有助於活血化瘀,更能溫陽散寒,與藥方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治療血瘀陽虛證的效果。

和血解陽湯中加入黃柏,主要是針對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黃柏味苦寒,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癢、解毒的作用。方中加入黃柏,可針對濕熱蘊結、血分瘀滯所致的發熱、口渴、小便赤澀、舌苔黃膩、脈數等症狀,起到清熱瀉火、燥濕解毒的作用,幫助改善患者的症狀,促進疾病的恢復。

和血解陽湯中使用大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熱解毒:大黃苦寒,具有瀉熱解毒之效,可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用於治療熱毒壅盛,陽明經實熱等症,與和血解陽湯中清熱解毒的功效相輔相成。
  2. 通腑導滯:大黃通便瀉下,可促進腸胃蠕動,清除腸道積熱,對於陽明經實熱引起的便祕、腹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有助於改善腸道功能,促進機體恢復。

「和血解陽湯」中添加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熱通便:芒硝性寒,味鹹,入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通便排毒的功效。此方中,芒硝可清瀉腸胃積熱,緩解因熱毒壅盛而導致的便祕、口乾舌燥等症狀。
  2. 引藥下行:芒硝性滑,可引導其他藥物下行,促進藥效直達病竈。同時,芒硝能引導藥液滲透至腸道,增強藥物的吸收,使藥效更加顯著。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介紹:和血解陽湯

組成:

  •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
  • 生地黃:清熱涼血,滋陰補血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杜仲: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
  •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
  • 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 前胡:清化熱痰,止咳化痰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
  • 白朮:補氣利水,健脾胃
  • 澤蘭:活血調經,祛瘀止痛
  • 薑黃:破血消癥,止血理氣
  • 黃柏: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
  • 大黃:清熱利尿,瀉下止血
  • 芒硝:清熱利尿,瀉火瀉下

功效:

飲酒傷害肝臟,就會導致全身麻痺腫脹,四肢筋骨疼痛,手腳屈曲難以伸展,麻木不仁,捏也不會感到疼痛。或者頭部疼痛,或者腹部堅硬,大小便不通暢,脈搏浮數,汗水如雨傾盆。

臨牀應用:

  • 肝硬化腹水
  • 肝炎後肝硬化
  • 肝癌
  • 膽汁性肝硬化
  • 藥物性肝損傷
  • 酒精性肝病
  • 非酒精性脂肪肝
  • 自身免疫性肝病
  • 病毒性肝炎
  • 細菌性肝炎
  • 寄生蟲性肝病

使用注意事項:

  • 本方含有大黃,孕婦及兒童禁用
  • 本方含有芒硝,腹瀉者禁用
  • 本方含有黃柏,脾胃虛弱者慎用
  • 本方含有黃耆,高血壓患者慎用
  • 本方含有薑黃,膽囊疾病患者慎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清淡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服用本方期間,應避免飲酒

總結:

和血解陽湯為中醫傳統方劑,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健脾益氣的功效,適用於肝硬化、肝癌、膽汁性肝硬化、藥物性肝損傷、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毒性肝炎、細菌性肝炎和寄生蟲性肝病等肝臟疾病的治療。服用本方前應諮詢醫師,依醫師指示服用。

傳統服藥法


熟地1錢,生地1錢,當歸1錢半,杜仲1錢半,柴胡1錢半,知母1錢半,前胡1錢半,黃耆1錢半,白朮1錢,澤蘭1錢,薑黃1錢,黃柏1錢,大黃1錢,芒消1錢。
生薑、大棗為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如果有出血傾向者,應慎用。

相關疾病


麻痺四肢麻痺癱瘓腹瀉

相同名稱方劑


和血解陽湯, 出處:《點點經》卷四。 組成:熟地1錢,生地1錢,當歸1錢半,杜仲1錢半,柴胡1錢半,知母1錢半,前胡1錢半,黃耆1錢半,白朮1錢,澤蘭1錢,薑黃1錢,黃柏1錢,大黃1錢,芒消1錢。 主治:酒傷肝,病發周身麻脹,四肢筋痛,手足拘攣難伸,麻木不仁,捏不知痛,或頭疼痛,或腹堅硬,二便脹塞不利,脈浮數,汗潮如雨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